2008年4月13日星期日

南极故事:真实和虚构之间

1983年版的《南极物语》是日本电影史上的名片,作为日本摄影电影(有别于动画片),其票房记录直到20年后才被打破。今年迪斯尼改编了这个故事,改名为《Eight Below》(雪下8只?),也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这个故事,是取材于真实发生的事件。个人认为,真实发生的事件,往往比再创作的故事更能震撼感人。



1957年是国际地球观测年。当时日本正力图提高国际地位,走出战败国的阴影,也趁此良机,要参与测量南极大陆的国际项目,于是有了第一次日本南极观测队 的组队。当时日本使用的观测船叫"宗谷号",和美苏等大国的船只相比,破冰能力极差,同时也因为日本还比较贫困的关系,雪车也会常常出故障。于是他们想到 了代用品:狗拉雪橇。这是因为在著名的1910到11年到达南极点竞争中,阿蒙森用狗拉雪橇战胜了用马匹和雪车的斯考特。

1956年1月,离出发已经一年不到了,探险队急忙赶赴北海道,寻找合适的桦太犬。当时虽有近千头桦太犬存在,但适合于拉雪橇的只有四五十头。其中有3匹 小狗,出生只有3个月,连名字也没有就在当地的鱼市场上被拍卖,探险队买下了他们,起了名字叫:太郎,次郎,三郎。经过半年多的训练,11月,探险队出 发,还带着22条桦太犬(其中20雄,2雌,三郎在训练中丧生)。

1957年1月4日,宗谷号到达南极。但是,由于设备落后,直到24日才到达目的地,建设昭和基地,留下了11人和狗儿们。宗谷号在回程又被困在冰海里, 还靠苏联的大马力破冰船将他们救出困境。昭和基地的人们倒是过着充实的生活,进行探险和建设,至于狗儿们,虽说有病死和走失的,但又有8只小狗出生,非常 热闹,就等着第二次观测队来接班了。

1957年12月,第二次观测队到了南极,可是宗谷号又一次被困在冰海,这次是美国的破冰船救了他们。直到1958年2月8日终于能让小飞机抵达基地。由 于这次日程因冰海受困大大的受到了耽误,所以是终止计划还是强行将第二批队员送到基地,意见没有统一,只有一点是一致的:先将第一批队员撤回来。小飞机载 重只有300公斤,需要数次才能将所有队员和标本资料等运回,也带回了出生不久的小狗和它们的母亲。15头桦太犬留在基地,由于相信第二批队员就会接班, 为了让狗儿们能马上出力,就把他们系在雪橇车上。没有想到的是,暴风刮起,飞机无法执行任务,饮用水也不够了,加上有再次困于冰中的危险,2月24日,终 于做出决定:终止任务,回日本。

留下的狗儿们怎么办?和他们有感情的队员甚至想空投带毒的食物将他们毒死以减少痛苦,就连这样的计划也因为暴风雪而无法执行。回到日本,7月,全队员在大 阪为狗儿们建立了慰灵碑。11月,第3次观测队组队,这次只带3条桦太犬作为宠物。同时,作为母舰的宗谷号也进行了强化,可以停泊直升飞机了。

1959年1月,探险队到达南极后,惊讶的发现,太郎和次郎居然还活着。第一次探险队的队员向他们靠近,心想:是不是已经成了野兽了呢?看他们这么大的个 子,就算被他们咬掉一只手,也是自己活该,谁叫他们抛弃了这些狗儿呢?没想到,太郎和次郎摇着尾巴和他们厮磨亲热,连教他们的命令还记着,这下怎能不让老 队员们热泪盈眶?

其他的狗儿们没有这样的幸运,7头找到尸体,剩下6头失踪。对于太郎次郎兄弟近一年间是如何幸存下来,过着怎样的生活,以及为什么他们留连在基地附近没有 走失,专家的解释是这样的:后来队员们看到过太郎次郎合作捕杀企鹅,同时寒冷地区的狗能够在冬天储存脂肪过冬;两兄弟又是在基地内长大的,把基地当家,有 依恋感,才不远离基地。

此后太郎次郎又参加了1960年第4次探险任务,7月9日,次郎死在南极基地里。1961年5月,太郎终于回到日本故乡养老,为了他船只还专门准备了冷气 室可以让他过赤道时舒服一些。1970年8月11日上午7点30分,太郎因年老自然死亡,时年14岁又7个月(按人的年龄换算已是90岁高寿了)。

1983年以此故事拍摄了《南极物语》,由高仓健主演,忠实再现了主要经过,通过主人公的台词,对要毒死狗儿们的想法进行了反省:其实我们没有权利决定他 们的生死!也发挥了想象力,虚构了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发生的事,其中不少情节也被好莱坞版照搬:极光,海豹等。电影的制作技巧虽然以现在习惯于好莱坞大片 的眼光看,略显落后,但情节合理感人,不愧为名片。2006年的迪斯尼版就相形见拙了,虽说特技是一流水平的,但是放弃狗儿们的理由不够充分,从时代背景 来看都缺乏说服力;其次以好莱坞的风格对真实故事改头换面,可以理解将桦太犬换成爱斯基摩狗,但将15只改成8只,将结局改成1死1失踪6重逢,还是皆大 欢喜了一些。虽然,这更可以让孩子接受,适合于轻松爆米花。不过在日本,《南极物语》也是给孩子看的,更严酷的事实,会促使对生命的意义和尊严的思考吧。 或许,这也是一种文化差异?

新世界,老传说

Terrence Malick是很独特的导演,自78年以来就拍了两部影片,一部是98年的The Thin Red Line,还有就是去年年底的The New World了。他的影片如同探索频道的节目,大量使用实景,天然的声音如风声水声风吹草动,以达到真实的效果。不过这么一来比较容易让观众犯困,就好像看 长长的纪录片一样。

新世界讲的是个老传说,女主角虽然没有名字,但北美几乎都知道那就是著名的印第安公主Pocahontas。美国过去的西部作品中印第安人的形象一般都是野蛮凶残,直到近年才渐渐变得政治正确起来。那为什么Pocahontas的故事却能一直流传至今而且是正面形象呢?

不妨将该故事里涉及到的三个主要人物(Pocahontas,John Rolfe,John Smith)的年表整理如下。

1580年,John Smith诞生,此后成为军人。
1585年,John Rolfe诞生,此后成为种植烟草的殖民者。
1595年,Pocahontas作为当地印第安人Powhatan族酋长的女儿诞生,真名应该是Matoaka,Pocahontas只是外号,应该是淘气的女孩的意思。
1606年,John Smith为英国弗吉尼亚公司工作,到北美探险,发现了现在的弗吉尼亚并命名。
1607年,第一批弗吉尼亚的殖民者登陆,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的殖民小镇:James Town。12月Smith被印第安人抓去,随后被释放。后来Smith回忆道那时是Pocahontas救了他。
1608年,Smith被选为镇上的领袖,管理镇子,他有句名言:不劳者不得食。这年冬天,Pocahontas送食物到James Town,拯救了镇子上的居民。
1609年,英国弗吉尼亚公司派出船只增援补给James Town上的殖民者,John Rolfe也在船上。但船队遇上飓风,被吹到百慕大群岛,10个月后才到达James Town。在这颠簸中Rolfe的第一个妻子和孩子没有幸存下来。
同年,Smith在和当地印第安人冲突中被火药灼伤,回英国治疗,此后再也没有回到弗吉尼亚。
1610年,Rolfe在James Town定居。2年后建立了他的烟草农场。
1612年,有Pocahontas和本族人结婚的说法,不确定。
1613年,两个英国殖民者打听到Pocahontas不知为何居住在波多马克河一带,于是他们设计将她绑架,为了要求她的酋长爸爸释放英国俘虏和付赎 金。结果俘虏虽然被释放,但赎金不够,于是Pocohontas只好呆在James Town。在这一年里,她学习英语并受洗,信了基督教。
1614年3月,英国人和印第安人谈判,Pocahontas表示愿意留在英国人这里。
1614年4月5日,Rolfe和Pocahontas结婚,Pocahontas。有人说他们是真心相爱,有人说这是和印第安人谈判释放她的条件。Pocahontas生了他们的儿子Thomas Rolfe。
同1614年,Smith返回北美探险,发现了现在的缅因州和马萨诸塞州,并将那里命名为新英格兰。
1616年,Rolfe和Pocahontas回到英国,Pocahontas因病去世,埋葬在英国。
1622年,Rolfe去世。很可能是在同一年和当地印第安人冲突中丧生的。
1631年,Smith去世。之前他一直埋头于写作中。

Pocahontas的儿子Thomas Rolfe生有一女,此后和John Bollings结婚,Bollings家族作为早期的殖民者,是北美的名门望族。当年总统威尔逊的夫人,也出自这一族。

以上应该是真实发生过的。但围绕Pocahontas的故事,总是因为出自种种需要而有夸大甚至歪曲。大英帝国将Rolfe夫妇请回英国,将 Pocahontas称为印第安公主,是为了宣传新大陆的浪漫,要更多的英国人去移民。美国独立后,开始围剿印第安人,迫使他们接受西方的文明,又一次拿 Pocahontas受洗新教为例子,为殖民者的行为正当化。

有趣的是有关Pocahontas和Smith之间的浪漫故事,很多电影也是以此为题材。不过Smith在1616年给皇后的信里才首次提到 Pocahontas救了他的事,使得很多人怀疑此事的真实性,是不是只是为了配合Rolfe夫妇回到英国而作的宣传。同时,考虑到Pocahontas 首次和Smith相遇时不过12岁左右,他们之间实在没有什么浪漫可言。遗憾的是,Pocahontas一直没有学会书写,所以无法听到她自己讲述的故 事。不过人们总是爱听童话般的故事的,也是这故事能流传至今的原因之一吧。

透明的人

Quoyle是个透明的人。所谓透明,指的是他被周围人无视,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小时候他父亲教他游泳不成,使得他险些淹死后,他父亲从此认定他没出 息,开始无视他,而他也渐渐变得乐于躲避在这样的一个角落里,将自己变得透明。待得他全家从加拿大移民到美国,他更是无亲无故,幸好还有个印刷厂的工作可 做(原著中他是个落魄记者)。直到一天,放荡的女子Petal只因需要有个寄身处而突然发现了 他,他也因此而有暂时的现形,也有了女儿。女儿出生后,Petal继续放荡,而Quoyle也恢复了透明的生活,幸好他在女儿面前还是有形的。接下来 Quoyle的命运中发生了重大事件:他父母因不愿承受病魔折磨而选择自杀,什么也没有留给他;他名义上的妻子又和别人出走,遇车祸身亡。Quoyle除 了女儿,一下子失去了一切。即使是那些极少往来的父母,或是毫不关心他的妻子,他们的存在或多或少也能印证Quoyle的存在,但失去了这些人只会使得他 更无法面对生活,变得完全透明。就在此时,他从未见面的阿姨到访,提出一起回到纽芬兰老家去寻找新的生活。

这便是安妮·普鲁的《船运新闻》开头。这部影片遵照了安妮作品的一贯风格,以冷峻和深沉的笔调描写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Quoyle来到了和纽约大都 市生活截然不同的世界,这里人们之间可以通过姓名知道其家史,由此引起的丰富的八卦故事,这也是他从未体验过的。在这种生活下,他已经无法使自己透明,镇 上人人认识他,他也认识人人,他还成了一名当地小报的记者。渐渐的,他变得不再透明,而是可以清楚地看到和知道自己是谁,也开始有了自信,能够面对新的生 活,甚至恋情。

其实Quoyle的经历也有些折射了移民的生活。移民到一个国家,你就成了一个陌生世界里的陌生人,在这个世界里,你没有亲属,没有人认识你,对你受的教 育和文化背景的评价也大幅缩水,面对种种挑战,你是不是也会选择成为透明的存在呢?如果选择了逃避,只会越来越透明,最后会忘了自己是谁,从哪里来的。但 如果选择接受挑战,那么就要记住,你不是一无所有的。你的姓,你的家史都是你的财富,它们见证了你是谁,你不是一个透明的存在。等到你开始学会生活 (LIVE)而不只是活着(ALIVE)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能够使你变得透明的了。你已经开始改变了周围的环境,证实了你的存在。

如同影片里,Quoyle主人公开始还是非常依靠祖传的大房子,那是他的祖先们被放逐后,将原来的住房拖过冰原移过来的,此后便牢牢地钉在了这片土地上。 而影片结束时,房子被风刮倒,Quoyle已经不在乎这个损失了。因为,他开始拥有的无形的财富,远远的比这有形的财富要珍贵。

另一只眼解读名著

说来惭愧,我对世界名著一向头痛,从来是敬而远之。《傲慢与偏见》也是如此,若非拍成了电影,肯定是不会接触的了。2005年版的电影拍得不错,如同欣赏 一曲宁静的田园诗篇,还闻得到牲畜和泥土的气息。不过,可能对世界名著缺乏敬畏吧,我一向喜欢用另类视角来欣赏,这下就看出不同的味道来了。

原来,剧中人物,无论主要还是次要的,没有一个是有正常的职业谋生的!里面两位钻石王老五,靠的是祖传的家业而得到每年固定的收入,女主角一家也是靠人资 助,而赞助她家的那位牧师更是由贵妇人安排的生活。女主角的父母整天只想着如何将他们的女儿嫁出去,获得别人的资财,从而也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如此看来,是不是有这种可能呢:每个人靠祖上遗产,每年获得一定的收入而能维持相应的生活水平,因此除了极少数人之外,几乎没有人需要干活。这难道不是已经很接近于理想中的天堂了吗?

这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实现呢?想象故事发生的时期,应该是大英帝国殖民的巅峰,从海外掠夺了大量财富,国内又正在享受工业革命的成果,所以故事中的人 家,只要是小康水平的,就可以过着天堂般的日子了。这可真令人羡慕啊。不过,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大英帝国让出霸权,已有很久了,现在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我虽然不喜欢以偏概全,但就我接触过的英国人来说,好像他们天堂般的生活还持续着。一个英国客户,保持联系已有几年,根据多次电邮往来,我总结出这个规 律:每次他都是休假前发信,讨论问题,然后告知他将休假数周甚至数月。从他每年发2~3封邮件看,他很可能每年只工作三到四个月。有一次收到他的信,得知 他将休假一个月,其间有问题可以和另一个人联系,云云。我还是按自己的习惯马上回了信,顺便也连同另一位。不料,马上收到他的自动回复,说明他已经开始度 假了;更绝的是我还收到另一位的说明已开始3个月的休假的自动回复!

看着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里过着享福人生的人们,无论怎么宣传北美如何充满生机活力和机会,还是什么地球上最适宜于居住的地区等,都不能让我不去羡慕他们。

人肉炸弹的悲歌

《此刻,天堂》是一部充满了争议的电影。首先以色列不乐意见到这部电影被冠以首次入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巴勒斯坦电影的称号,因为这涉及到是否承认巴勒 斯坦国的问题;其次,因为该片正面描述了巴勒斯坦人肉炸弹的形象,在一片反恐声浪中,炸弹受害者家属,犹太人团体也纷纷抗议,认为光是将此片列入提名就是 向大家传达了一个错误的信号。

但看完片子,却没有发现什么有争议的问题,而是深刻地感受到:本片以相当高超的手法,向人们揭示了巴以冲突的现实。全片中根本就没有暴力镜头,也没有直接关于以色列是如何镇压巴勒斯坦抵抗的描写。

男主角萨伊德和他的好朋友早就志愿报名做人肉炸弹,这天被告知他们已经被选中去以色列特拉维夫执行任务,整个故事就发生在此后的两天里。情节是平平淡淡的 展开,没有紧张,没有惊险。萨伊德在得到通知后,也没有特别激动或者不安,好像早已知道,这天迟早会到来一样。相反地,他还显得特别平静,即使和尚蒙在鼓 里的家人在一起共进晚餐。

当他俩被装上炸药之时起,他们就不再是普通的人,而是两枚人肉炸弹了。自然还有例行公事般的拍照录像,这里再现了《真实的谎言》中的段子:恐怖分子录像, 录像机却坏了。但这不是简单的再现,而是体现了升华:萨伊德的好友在重复拍摄那些口号式的豪言壮语的时候,忽然想起来,要提醒他母亲,以后去哪个商店买净 水器的滤网才便宜。这显出一丝淡淡的悲哀,又不动声色的揭露了巴勒斯坦人民生活的困境。

女主角苏花是和萨伊德完全相反的,她是为巴勒斯坦斗争而牺牲的大英雄的女儿,地位超然特殊,从小在欧洲受教育。所以她强烈反对这类自杀性攻击行为,而是主 张非暴力的斗争。她还是萨伊德爱恋的对象。在这种关系设定下,在他们的感情擦出火花的同时,他们的观点也是针锋相对。她一再的质问他们:你真的相信有天堂 在等着你吗?得到的回答却是:与其生活在地狱一般的现实中,不如相信尚未可知的天堂。苏花在舒适的环境中长大,自然无法理解这些出生在难民营中,生长在动 荡中的同龄人们。这种强烈的反差,也是本片的高明之处。

本片有无美化人肉炸弹,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如同《慕尼黑》里描述那些特别行动小组尽量避免伤害无辜一样,本片也同样花费了点心思。萨伊德放弃了两次爆 炸的机会,两次都是因为看到小孩在现场。但直到最后,也没有出现血腥的镜头,但萨伊德是坐在一辆公共汽车上,周围没有儿童,却有几个以色列军人。然后是一 片空白,结果是可以想象的。

要说明的是,该片的编剧之一就是以色列人,而以色列电影基金也为该片在以色列发行提供赞助。只有这样的心胸和见识,才能对消除仇恨,增进和解有所帮助吧。

《Crash》导演巨不爽的原因

《Crash》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之后,最不爽的其实不应该是李安,而是另一部同名《Crash》电影的导演David Cronenberg。

同样是加拿大人的David,在96年执导了《Crash》,这部电影因为描述了一群不惜生命危险以再现著名汽车事故现场为乐趣的人们(搁现在他们该重现戴安娜事故了),获得的评价极高。这次他执导《暴力史》,是一部相当有野心的作品,冲着奥斯卡去的。

而Paul Haggis的《Crash》充其量是个低成本的小制作,可以说,正因为没有得奖的野心,所以才满不在乎的取了Crash的片名吧。却成了无心插柳柳成 荫。相比之下,David心理失衡,也是可以理解的。他愤愤不平的说:现在好莱坞的时髦是反布什,反保守,所以俺的电影没有人关注。自然,他又补充道:俺 有机会的话也会这么干的,但俺只是觉得不爽

David的这部《暴力史》其实是一部不错的电影,至少,它对陈馒头是一个很好的教材,教他如何将一部漫画书拍成一部电影。

漫画的特点是黑白分明,对比反差强烈,人物不多,但极其有戏剧性冲突。而电影很好的再现了这些特点:

一开始描述了主人公Tom的生活环境,他和家人的和谐的生活,他所在的宁静的小镇,他开的小咖啡馆,一副小乡村的景象。然后发生了变化,因为来了2个暴徒,要杀人抢劫。戏剧变化再次发生,Tom突然如武林高手般的身手矫捷,干净利落的干掉了他们,一举成为当地英雄。

戏剧性的变化不断发生,小镇上出现了大都市来的黑帮分子,认定Tom是隐姓埋名的黑帮Joey,要跟他了结昔日的恩怨。Tom当然一口否认,说他们认错人了,但他的家人开始怀疑:Tom真的还是那个Tom吗?

这开场的一波三折,情节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展开,演员的表演也很到位,含蓄得体,但决不夸张。特别是男主角Viggo,将这个被逼入困境的中年人Tom的内 心挣扎演绎得非常出色。和题目相呼应的是影片中不时出现的暴力镜头,但Tom在这些镜头中的厮杀总是不由得让人将作为Family Man的Tom重叠起来,感受到他以杀止杀,结束暴力的愿望,耳边好像听到这首:How do I say goodbye to yesterday的歌。

影片的结尾也恰到好处,没有多余的镜头,只是让我想到Viggo演的那部:The Return Of The King。

如此一部作品,输给《断背山》,倒也算了,输给抄了他旧作名字的一部随意之作,又同是Canucks,难怪他不爽了。

锅盖头是这样炼成的



锅盖头(jarhead)是对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的称呼,源于他们光头的样子。自第一次海湾战争后,我们看到现代战争的印象只是如同计算机游戏,只是战斗 机起飞,寻找目标,锁定,轰炸,完成任务。已经不知道地面部队是怎样的情形了。而《锅盖头》是一部描述那时海军陆战队经历的片子。

主角作为一个爱国青年,到了新兵训练营,剃了光头,学会下级服从上级,不需要自己思考后,分配到部队。然后他要忍受老兵们的欺凌,好在他还有幸被选中成为一个狙击手,又适逢美伊开战,马上被派赴战场,报效祖国的机会到了。但,一切却还刚刚开始。

刚抵达沙漠,就进行了战场动员,激励士气,但离正式开战,还得进行漫长的等待。这期间,就是每天大量喝水,排泄,以适应沙漠生活。除此之外就是要学会如何 打发无聊了。当然可以想念女友或妻子,但这时候战士们有力无法使,有精无处泄,于是只有动手解决问题。这部没有裸露镜头的影片被定为R级,正是充满了这类 脏话和描述的原因。

空虚无聊是可怕的,偏偏军营生活还是这么纪律严明的枯燥,不容有半点违规和差错。服从命令,在骄阳直射下穿着生化防护服打橄榄球;因犯错受罚,清洁粪桶。如果没有钢铁般的意志是无法通过这些考验的。

好不容易等到了开战,却无仗可打,另一个“锅盖头”点明了真相:陆军永远没有空军快,空军早已摧毁了一切,所以他们只有躲避自己人的炮火,看着骇人的被烧 焦的尸体,闻着刺鼻的烈焰浓烟,默默行军的份了。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战争不久就结束了。他们居然没有打过一枪,于是把子弹都用在了狂欢上。

看着这情形,我不禁想:如果战争没有就此结束,而是就这么进行下去,如同现在这样,这些锅盖头们会变成什么样子?突然间,我好像有些明白那些在伊拉克犯下虐俘,暴力等罪行的士兵们的心情了。

事后诸葛亮评78届奥斯卡结果

第78届奥斯卡评选结束,尘埃落定。对于这个排排坐,吃果果的结果,有人表示惊讶,有人表示不出所料。偶只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评论一番。

奥斯卡不同于金球奖,后者是由美国九十多位记者评选,而奥斯卡则是全球近六千名电影界人士(其中一千多是演员)的投票结果。看起来奥斯卡奖更加难以预测,其实还是有些规律可循的。大致说起来有如下几个:

一,忌讳重复。
《Walk The Line》里Joaquin Phoenix使出十八般武艺,全部是自己演唱,极为出色的演出了传奇歌手Johnny Cash,为何不能得奖?《Capote》的Hoffman太过出色的表演固然是原因,但主持人讲的笑话也点明了一个关键:今年我们看到了一个白人版的 《Ray》。的确,成名歌手童年时的心灵创伤,吸毒挣扎等,无疑看到了去年《Ray》的影子。

宫崎骏《哈尔的移动城堡》和其他两部动画片相比,从情节安排上来说,是高出一筹的,质量也不分高下,为何落选?原因应该是,只会对宫大师的世界奖励一次,而不是两次。人们每次都看到了同一个世界观的描述。但为什么《人兔》能得奖呢?那就是第二条规律了。

二,补偿心理。
《人兔》小组当年制作的名片《小鸡快跑》非常出色,就故事的原创性来说,远远比《人兔》要高明,可惜当时还没有动画片奖,只好现在做补偿。

George Clooney这次共有3个提名:最佳导演,剧本,男配角。他得了男配角奖后上台说:完了,看来俺最佳导演是泡汤了。说明他明白这个奖项的补偿性,当然还有为了补偿他拍《Syriana》时猛吃Pasta增肥所做的牺牲。

三,粗茶淡饭。
小制作往往能压倒大片。如去年的《百万宝贝》,今年5部最佳影片候选中只有《慕尼黑》可以算是大制作。因为,大片看得多了,未免有些倒胃口,好在大片自有它得奖的项目,像什么最佳视觉效果,混音等。

四,众口难调。
这里对《断背山》没有得最佳影片奖说两句。如开始所说,奥斯卡是全世界近6千名电影工作者选出的,同性恋的题材和种族冲突的题材相比,还是后者比较容易被 大多数人接受。大家可以选出演同性恋的演员为最佳男主角,如今年的Hoffman和当年的汤姆汉克斯,但能否接受以正面描写同性恋为主题的电影,看来还需 要一段时间。

好的电影,是值得经久回味的。大家有兴趣不妨去IMDB去调查一下,看95年评出的最佳电影《阿甘正传》和《The Shawshank Redemption》,现在在读者投票的排行榜上相差多少。时间会证明一切的。

“狗屎人生”的感悟

尼古拉斯•凯奇很会为自己找到角色定位:陷于困境或者落魄的中年人。他也的确将这一系列角色诠释得很好,《The Family Man》中的钻石王老五,《Matchstick Man》中的骗子,以及这部《The Weather Man》里的气象播音员。简直可以说是美国版的《男人辛苦》了。

电影和实际生活相比,当然简化了很多。至少,主人公David不需要担忧温饱,他在工作上的烦恼只是:选择二十多万年薪的市电视台工作还是选择一百二十多万年薪的全国电视台工作。这真可以算得上是奢侈的烦恼了。而他之所以还在这两者中犹豫不决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家庭问题。

他要面对很多家庭问题:大文豪的父亲得了晚期癌症;他妻子和他分居,即将离婚;他儿子吸毒惹麻烦,需要辅导员;他女儿过度肥胖。David并不是对这些问 题熟视无睹,而是相反,他极力努力要解决这些问题:写小说给父亲看,为了获得他的认可,让他高兴;和妻子一起参加心理咨询,力图挽救婚姻;鼓励儿子走上正 路;陪女儿参加运动锻炼减肥。结果如何呢?全部事与愿违,无论他怎样努力的去尝试,却没有一件行得通。所有这些失败中,有的是他本性决定,命该如此;有的 纯粹是意外,只是他运气不好。但都聚在一起,那你也会忍不住和他一起喊出了F和S的词了。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如果遭遇不顺,那么就会更加烦恼,有挫折感。人到中年,不仅是要事业有成,而且还要有和谐的家庭。他需要大家承认他是:有出息的儿 子,理想的丈夫,受尊敬的父亲。要达到这一切有多难?David好像一直处在随时可能失去这些的边缘,你可以感受到他无望的挣扎,不由得产生同情之心。

电影要告诉我们什么?我想,是要借着主人公对人生际遇的感悟,让我们学会面对自己的人生,哪怕是“狗屎人生”。年轻的时候,有梦想,有理想,机遇多,也有 塑造出各种自己的可能性。但到了中年,就没有别的可能了,唯一能做到的是,接受自己现在的样子,要明白:这就是自己的人生。只有接受了,才会不再纠缠于尚 未泯灭的幻想之中,开始好好活在自己的人生之中。

Nicolas Cage和Michael Caine在影片中均有出色的表演,或许,对于他们的水平级别来说,只是正常发挥吧。但我是一直欣赏他们的演技的,而且,对于影片给同样处于中年的我带来的这些感悟,更是感谢。

天才杜鲁门的人生转折点

这里所说的杜鲁门不是美国总统的那个,而是现代美国文学家的杜鲁门•卡波第。本片描述了杜鲁门人生中的转折点:撰写非虚构小说《冷血》的过程

如果不做点功课,实在是难以看懂这部影片,因为主人公通篇用的是尖锐的南方口音的英文,对于ESL的我来说难度很高。

杜鲁门当然是天才,他在11岁接受入学智商测试时得分215,然后在17岁时成为《纽约客》的撰稿人。他不仅才气过人,生活上也一样与众不同:公开自己同性恋的身份,以一口阿拉巴马腔成为文人圈子里的明星。

1959年11月15日在堪萨斯州发生一起谋杀案,富裕的农场主Herb Clutter一家四口被杀,轰动一时。其实案件本身并不复杂,很快就告破了:两个诈骗犯Richard Hickock和Perry Smith,一次在被关押时听到这个农场主很有钱,于是决定上门行劫。但Clutter一家并没有很多现金在家里,二人失望之余,将这一家全部杀害。不久 二人被捕,判处绞刑后执行。

当时才出版了《提芬妮早餐》的杜鲁门却被这300字的报道吸引,要以此为写作的题材。他兴冲冲的约了他孩提时代的好友,著名女作家哈普•李(《杀死一只知 更鸟》作者)一起前往。此后的几年中,杜鲁门一直很勤奋的采访有关人等,但没想到的是,他更陷入了同情二犯之一的Perry的情绪中。

Perry Smith有一半印第安人血统,有着悲惨的遭遇:父亲遗弃了家庭,酗酒的母亲和他的兄妹们自杀,此后又遭到孤儿院里修女们的虐待,学校里受到校长和其他高 年级学生的欺凌。这时常使他陷入噩梦中。Perry的遭遇却使得杜鲁门不由得产生了角色代入,因为杜鲁门也是自小父母离婚,在阿拉巴马州被他母亲的亲戚们 带大,随后他母亲再婚,他回到母亲身边,他母亲最后也是自杀。和杜鲁门不同的是,Perry一直运气不佳,尽管在朝鲜战争中获得过铜星奖章,他仍认为别人 在跟他过不去,退伍后也始终处于各种麻烦之中。

作为天才的杜鲁门,感受也比常人敏锐得多。他当然明白完成作品的重要性,却又忍不住要去关怀Perry。杜鲁门爱耍计谋,撒谎,比如他宁愿花钱叫搬运工当 着哈普的面来恭维他,这也是他人格中的一部分。在面对Perry时,他却感到了困难。他想欺骗Perry,说小说没有完成,说他会请律师帮忙,说他会在执 行死刑时到场。但每一次都是说的那么的艰难,以致于到后来他要选择逃避,根本无法面对Perry。

《冷血》作为小说是成功的,67年还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值得一提的是:SH*T一词在该片中首次出现。但这段经历却对杜鲁门的影响极大,他此后沉溺于酗酒和毒品,59岁时死于服药过量。在《冷血》一书后,他再也没有完成任何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演员Philip Seymour Hoffman将杜鲁门演活了,可以说是一个人撑起了一台戏。以前他以配角为主,主要演些憨厚或头脑简单的形象。没想到这次完全不一样,说话尖声尖气,满 口阿拉巴马口音,忽而敏感,忽而虚伪,忽而高调,忽而沮丧,将角色演绎如此自如的挥洒,看来本届奥斯卡男主角就是在演同性恋的两位(另一个是 Brokeback Mountain的Heath Ledger)之间产生了。

走出罗生门的斯导

斯皮尔伯格大师好久没有佳作出现了。合格线以上的作品当然不少,但以大师的地位严格要求的话,近年来可以说是几乎没有。2005年他好不容易拍了《世界大 战》,人们却只记得阿汤哥到处发飚的形象。好在斯导这年比较勤奋,大家可以看他的《慕尼黑》能否给人带来惊喜了。

一提到慕尼黑的黑九月事件,大家自然想到至今没有解决的阿以冲突,也会想到斯导的犹太裔背景。虽然斯导再三声明,他将以和过去完全不同的视角向大家展示这段历史,是否值得相信呢?斯导是不是也要局限于他的背景,只是讲出了罗生门中的一个故事而已呢?

看得出斯导想有所作为,力图突破的地方。比如,安排了巴解组织成员和主人公率领的暗杀小组对话的一幕。这里并没有妖魔化这些巴勒斯坦人,而是让他们说出 了:我们父辈没有杀过一个犹太人,为什么是我们民族受到连累?还表达出了他们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都要建国的决心。特别是说道为此要生很多孩子的时候,让 我想到那些才从纳粹集中营里获得自由,就奔赴许诺之地以色列的犹太人,却被当时的英国殖民者们阻拦在离耶路撒冷还有一段距离的小岛上,在那段形同关押的时 期,这些大屠杀幸存者们也是生了很多孩子。

影片中可圈可点处不少,它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些道理:长期处于暗杀恐怖分子中的特工,最后也会变成和恐怖分子差不了多少;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但对方随后会以更凶恶的敌人取代被干掉的。

片中描写几次刺杀事件的情形,是力图描绘出主人公小组的善的一面:面对第一个目标时几乎无法开枪;竭力阻止了误杀第二个目标的女儿;因为意外导致暗杀第三 个目标时误伤了众多的无辜。但看得多了,会使人不由得想到:这些行动,意外太多,是不是也能够适用于那些恐怖分子的场合呢?这难道才是斯导真正想表达的?

慕尼黑事件的整个过程被分成数个片段,每次都以主人公的噩梦形式在影片中出现。直到最后,才看出,人质全体被杀是个意外,至少,不是最初就计划好的。

整部电影看完,不得不赞一句:不愧为斯导,电影的质量是有保证的。至少,斯导没有被围困在罗生门里。但这是否是大师级的佳作,却是另一个问题了。

围绕这部电影的争议就在主人公Avner的可信度上了。这应该是基于Yuval Aviv的故事。此人做过纽约市的出租车司机和保安,声称他以前是以色列摩萨德的特工,执行暗杀恐怖分子的任务,真伪莫辨,但他故事在84年成为畅销书。在美国颇受欢迎,还被改编成电视剧。

近年来普遍的看法是此人的故事并不可靠。比如提到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出场,这在Aviv只是一个低级特工的场合下是不现实的,那些摩萨德前头头们也否认了 他的存在。自然,这对于爱好阴谋论的读者观众们来说,无非是提供了旁证而已。Aviv后来在泛美航空公司的爆炸案里也露了一小脸,拿出了CIA的阴谋论, 但也是被证明缺乏可信度。

斯导将影片建筑在这样一个不太可靠的故事上,看来主要还是为了迎合大众猎奇的口味,但其眼光未免有些令人失望了。

生,死,爱在非洲

现在非洲的不少地方,如同被上帝遗弃的土地:战乱,腐败,艾滋病,哪一样都足够摧毁一个民族或国家,却还没有看到被拯救的希望。除了当地的人们,还有谁会愿意到这片土地上来呢?

Justin是个外交官,性格温和内向,爱好园艺,他来到非洲,是因为工作需要;Tessa却是个热情奔放的理想主义者,她来到非洲,是因为她关注那些挣 扎着生活着的人们,觉得她能为他们做些什么。Justin和Tessa是夫妻,相互却了解得并不多,因为,他们的结合更多的好像是出于Tessa希望能方 便的获取到肯尼亚签证的需要。

此后,在这片非洲的土地上,Justin和Tessa经历了生,死,还有爱的体验。

生与死,是这么 的平常。运送援助物资的人们恪守一条准则:见死不救。即使看到小女孩即将遭到不幸,即使Justin以巨款相求,也绝对不救。人们成批的死去,因为疾病, 战争,暴力,和医药界的新药。但在这种环境中孩子们又不断地出生,做母亲的年龄也越来越小。这些孩子们,到底有没有明天?

Justin和Tessa在这里失去了他们的孩子。此后Tessa也死于大公司的阴谋。那么Justin呢?

Justin对Tessa的了解,只有等到她死后才真正开始。

起先他只知道她热情,她事事关心,但出于对她的爱和尊重,对于她的很多事,他并不过问。Tessa被杀后,Justin终于有了机会更多的了解他的妻子。 他才知道,Tessa在如同革命者般不顾一切,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表面下,隐藏了一个多么挚爱他的心。Tessa不愿Justin陷入任何危险中,所以不 让他知道任何她的秘密。

得知了这些秘密后,Justin怎么办呢?他要让Tessa知道,他也是同样深爱着她的。所以,他要把Tessa没有做完的事完成,了却她的心愿。即使有艰难险阻在前,甚至是生命危险,他也不在乎。因为,对Justin而言,死亡只是让他和Tessa重逢而已。

Tessa生前是否知道Justin也是这么深爱着她?应该是的,所以她才会这样极力避免让Justin牵涉进来。

对于这样深深相爱的两个人来说,的确没有什么能够让他们隔开的了。

爱国者VS爱国者

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时期,如果军人不公开谴责他的父亲和家族的政治倾向,就不能在部队里呆下去;如果你不公开表明你的政治立场支持政府,就会失去工作;如果 是同名同姓的人有问题,你也会惹出麻烦来。你过去几十年的历史都会被调查,因为你可能是危害国家的敌人。听上去像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但这却发生在美国麦卡 锡的时代。

《Good Night, and Good Luck.》讲述的就是这个时代的两个爱国者之间的故事。

记者莫罗当然是爱国者,二战中,他从欧洲战场,冒着生命危险,向美国本土广播,让美国人民知道战争情形,吸引了数百万忠实的听众,包括罗斯福总统;麦卡锡 也应该是爱国者,他在二战前已经成为威斯康星州最年轻的地区法官,却没有利用特权来免除兵役,而是主动报名参战,在南太平洋战区执行任务,还因作战勇敢而 获奖章。

电影却不是讲述他们战争中的英雄事迹,而是以黑白纪实的手法,再现了战后,作为CBS电视新闻主播的莫罗,和作为共和党参议员的麦卡锡之间的交锋。其中所有麦卡锡的镜头都是取自真实资料片,而莫罗的节目也是原文照搬,所以这是一部介于记录片和故事片之间的电影。

电影从麦卡锡的权力巅峰时期开始,略去了他如何得到这权力的过程。1950年2月9日,在一次讲演中麦卡锡向听众出示了一份文件,声称这是在国防部工作的 共產黨员或者亲共的205人的名单(其中57人是党员)。其实这份名单虽然存在,但其中还混有酗酒和工作能力不够的人物,并不是都和共產黨有关。事实上麦 卡锡自己对这份名单并不是很清楚,所以才会在几天后说成是81人,又变回57人,等等。可是在当时对笼罩在冷战阴影下的大多数美国人来说,是很令人震惊 的,恐惧策略发挥了作用。此后麦卡锡一再指责多年来的共產党政府对共产主义者的压制不力,以此武器,在选举中帮助共和党获胜。共和党也借助他的力量,将他 任命为调查委员会委员长,可以攻击反对党和自由派人士。此后麦卡锡委员会的权力逐渐扩大,从国家图书馆禁书,调查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到审查军队。

麦卡锡应该是出于爱国热忱,自以为在对邪恶力量进行圣战吧。要让自己国家变得更加安全,想象阶级敌人就在身边,多可怕?那只好时刻提高革命警惕性,把敌人 都抓出来。他和他的手下们常用的手段之一是:先对被调查对象进行预审,专挑软弱胆小的,然后公开询问,可以达到恐吓的效果。但他是否也有些过于沉溺于这些 权力的威风之中而忘乎所以了呢?

麦卡锡的这种爱国行为并不是没有人反对。早在50年就受到同样是参议员,而且是当时唯一女性参议员缅因州玛格丽特的《良心的宣言》的谴责,另外有6名参议员也署名。此后便是本片中描述的莫罗的事迹了。

莫罗在开始制作针对麦卡锡的节目时已经有了承受报复打击的准备,但还是毅然地去做了。于是,电视观众看到在麦卡锡控制的调查行动中,本文一开始的情形。莫 罗这么做,也是基于他的爱国信念。莫罗相信,如果他所爱的国家比对抗的另一方更先进文明的话,应该是更宽容更自由,而不是所作所为向对手靠拢,这只会让对 方宽心。正因为这样,莫罗才有勇气挺身而出,面对麦卡锡的手段。有趣的是,莫罗很好的利用了电视媒体的特点,将麦卡锡过去的言行整理后公开,指出他自相矛 盾的地方。这种争论方法,是他的首创吧。

麦卡锡果然被激怒,他还上了电视,向公众指责莫罗,翻他的老底,提出一大堆捕风捉影的指控。不幸的是,他遇上了电视开始普及的时代,却没有学会好好的利用 这一新的媒体的力量,而是遭到了反弹。因为他那穷凶极恶的样子被全国人民看到,使大家觉得,好像他的嘴脸和他声称反对的那一方,并没有多大差别,于是人气 立刻降到了极低,他也从权力巅峰开始走上下坡路。

1954年12月2日,美国参议院以65对22通过了对麦卡锡的谴责案。此后麦卡锡开始酗酒,1957年5月2日因酒精中毒引起的急性肝炎死亡,当时49岁。莫罗在1965年因吸烟过多引起的肺癌去世,也只有57岁。看来这二位都是不太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

1995年,Venona档案解密,人们才发现,当年麦卡锡所掌握的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机密,Venona档案揭示了更多的苏联在美国间谍活动的真实情况。但麦卡锡给人们带来的阴影,远比这些间谍活动给美国造成的影响更大吧。

莫罗对麦卡锡,爱国者们的争斗告一段落了。为什么事隔这么多年,还要制作这样一部电影呢?现在,美国有一部《爱国者法案》,人们感受着恐怖分子随时会袭击的恐惧,是不是和当时的情形一样呢?在声称自己热爱美国的这些爱国者当中,谁是麦卡锡型的?谁是莫罗型的呢?

青山为证

李安于93年拍摄的《喜宴》一片中,正面描述了同性恋问题。但那是一部中国味极浓的影片,如同里面的场景一样,并没有离开唐人街多远。而且随处可见喜剧色彩还有那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可能是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也可能是当时种种的局限吧。

安妮普鲁是个极为低产的作家,70多岁了才出版了8本书。从她的自传中可以看到,她对家族历史以及当地风情的关注。这可以使读者从小说中感受雄伟的自然风光的同时,了解到其中生死在这片土地上的普通人的故事。

当李安将安妮普鲁的《怀俄明系列故事》之一《断背山》搬上银幕时,会是怎样一个结果呢?

安妮普鲁写这个故事,并不是基于真人真事,而是从同性恋是当地牛仔们的禁忌话题中得到的灵感:如果有这么两个人存在,那么他们在当时的环境中,会是什么样 子的呢?李安对这个故事显然十分重视,他对改编小说非常谨慎,甚至对其中的对话都一字未改,使得我们可以欣赏到原汁原味,土得掉渣的德州对话。

真实生活中的牛仔们并非如那些经典西部枪战片里描述的那种上马对战下马决斗抱得美人回的所谓枪手的浪漫,相反,是终日放牧,忍饥挨冻的枯燥生活方式。《断 背山》前半部分,1963年20岁不到的Ennis和Jack相遇,到断背山上放羊。电影的确是比较真实地再现了这种两人相依为命,风餐露宿的生活。

在这段生活中发生的两人之间的感情,可以当作是年轻人的一时冲动,就这么过去了。事实上他们也正是想这么做的,娶妻生子,就这么过下去,既可以将此淡忘, 也符合当地传统严酷的环境。但事与愿违,四年后的重逢,使得他们感到:那段相濡以沫的日子,使得他们相忘于江湖的愿望成为了不可能。此后的20年,在他们 人生中发生了很多变化:成家,离婚,事业,争吵,斗殴。唯一不变的,就是他们的感情了。他们的感情,不以上述变化而变化,甚至连生死也没有能够使得这感情 发生改变。到了电影结束处,很多人已经不得不承认:他们之间的这种感情,正是爱情!

电影中唯一见证了他们的爱情的,就是那雄伟的落基山脉。从他们相遇,到一年一次的相聚,在断背山中,他们才真正做回了自己。青山无语,但并不是无情。因为,当观众知道在沉默的大山中,有过这么一个牛仔故事的时候,是不是会觉得青山的轮廓也变得柔和一些了?

现代唐璜的迷失之旅

Bill Murray早年以演喜剧片为主,在当他以一种在陌生环境中感受到格格不入的淡淡幽愁的表情出现在《迷失在东京》里的时候,大家才发现,原来他演这类角色 也挺不错的。去年,他再接再厉,以类似的角色,又演了一出很小资的电影:Broken Flowers。

这次,主角换成了事业小有成就的中年单身汉,却因不想结婚,负起家庭的责任来,而被那些和他交往过的女友都称为唐璜(Don Juan)。且称他为老唐吧。这天老唐接到封匿名的粉红色的信,来自于他20年前的女友。信中声称:20年前分手后她生了他的儿子,现在这19岁的孩子出 于好奇来找他了。老唐被这突然袭击有点懵头了,于是为了弄明白究竟是谁是怎么一回事,在他邻居的热心帮助下,他踏上了寻找旧爱们的旅途。

注意:在你按下“更多内容”后,你将会看到很多剧情,以至于会影响你的欣赏,请慎重!

老唐的名字其实是Don Johnston,和影星Don Johnson很接近,所以才有经常需要向别人解释他名字中多了T的情形。但他也真的是认可了唐璜,平时在家无事也是看电影《唐璜》。

老唐的邻近是个业余福尔摩斯,让老唐回忆出20年前的5个女友名字后,居然全部被他找到(其中一人已经去世),然后还帮他计划好路线图安排旅馆租车等。在 互联网普及的时代,一切就是这么方便。临走时,邻居还谆谆教导:每次都要带上粉红的花束。老唐的5次访问(他邻居连墓地地址都给他找到了),每次都给他带 来不同的感受。

第一个女友对他印象不错,现在又是孀居,两人居然重拾旧爱,欢好了一番,给他的旅途添上了一笔温馨的颜色。第二个女友虽然也是对他有些怀念,但她有自己的 家庭事业,两人还是举止有礼的。第三个女友已经全无当年的影子,性情也大变,对他的感情也荡然无存。至于第四个,可能是老唐心中也没有好印象吧,这是唯一 一个没有买花只是在路边採了一把野花充数,果然,她对他也同样没好气,导致老唐被人暴打。可怜的老唐,包着伤口,在最后的女友的墓地上放了一束花,结束了 这次的旅程。

回来后,老唐的确茫然若失,就像真的得到了儿子又失去了他似的,或者,根本就是哪一个过去的女友的恶作剧?他不知道。但在此时,他却看到了一个在他家附近 的陌生少年,心中忍不住涌现的亲情使他给少年买吃的,聊天。不料,当老唐提起父亲话题时,把少年吓跑了。但就在老唐追少年未果,在路中心发呆时,旁边驶过 一辆车,一个长得和他极其相像的少年(注:正是这个演员的儿子所饰演)怔怔的盯着他。这下,老唐真的迷失了……

真相到底如何,电影没有告诉大家。只是,老唐找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隐约让大家体会到了一些心情而已。唉,我也小资了一把。

漫画无极

我曾经是,现在还是个武侠小说迷。那些经典作品,光听几个书中的名字和名词就能在眼前浮现出一幅幅的画面:张丹枫,张无忌,令狐冲,楚留香,萧秋水,唐 门,侠客岛,……但曾几何时,却出现了另一类的小说,浮现出来的是:无名,惊云,聂风,神,倾城!故事背景也越来越模糊,是否是发生在中国也不知道了。后 来才知道,这叫漫画,这应该是从美国到日本再传到港台的。美国最有名的就是Marvel漫画了,超人,蝙蝠侠,蜘蛛人,X战警都是里面的角色。

漫画当然只是这个产业的一部分,从此可以派生出各类游戏,人物模型,收集卡片,浸浸然成为一种时髦文化了。赶时髦当然还要拍电影,于是在现代三维动画特技 的支持下,出现了一批以上述Marvel漫画英雄们为主角的影片,每一部都非常卖座,还拍了续集。连李安也插了一脚,以《理智和情感》的风格拍了《绿巨 人》。看来这是名导演的标准之一了,所谓进得厅房下得厨房,就是要既能拍艺术片也能拍卖座的通俗漫画片。

在这种潮流下,我看了《无极》。国内是怎样铺天盖地的宣传,我并不清楚。但影片看了开头,就觉得不错。因为我也喜欢看这类漫画片,情节简单,人名也好记, 就这么几个:倾城,昆仑,鬼狼,无欢,光明。一看就知道是风云系列的。画面也好看,色彩斑斓,电脑特技可以打及格分。值得一提的是,韩国的张东建和日本的 真田广之的台词都是他们自己的发音,虽然有些咬牙切齿,但和《艺妓》里三位中国女星相比,已经是字正腔圆到非常印象深刻的程度了。为了他们的努力,也值得 一看了。当然,我也明白,被好莱坞承认的亚洲导演只有张陈二人,所以他们想借此作敲门砖,也是可以理解的。

看完后还是觉得不错,适合于边吃爆米花边轻松欣赏,不会有感情的大起大落,剧中人哭的时候你可以笑,他们笑的时候你也可以笑。我可以预测到所有的基本情节 发展,知道光明的部下在骗他,知道光明要死了,知道倾城会付出真情……唯一没料到的是泻停封的那个翘起大拇指的兵器,网上有人说期待他竖起中指的,我没有 这么恶毒。

虽然是部不错的片子,我不会去影院看,因为这只是一部可以算是及格的中国制作的漫画娱乐片,而去年我只去电影院看了哈利波特4和金刚。说到底,数千万美元的娱乐片到底不能和数亿美元的片子比,你可以看得出钱花在什么地方的。

什么?你说这无极是艺术片?有没有搞错?


一次感受温情的旅行

二十多年前,一部在日本只能算是二级片《追捕》登陆中国,但从此主演高仓健却成为男子汉的象征,把奶油小生们打得永不翻身。如今他已是74岁的高龄,却一 反他一贯的硬汉形象,主演了张艺谋的《千里走单骑》,演绎了一出感受得到人情温暖的好片,展露了他温情的一面。张艺谋还请了《铁道员》的导演降旗康男执导 占全片20%的日本戏,在这样出色两国的演职员们的合作下,才有了这么精彩的影片。剧中,高田的单身云南之旅也是一次感受温情的旅行。

旅行的起点是日本。日本的场景都是以灰冷色为主,不知道是否是故意这样安排的。高田和他儿媳对话时总是不自在,两人无法目光直视,只有在通过手机对话时才稍微好了一些。他儿媳在医院楼顶打电话时,背后的新宿超高层的楼群是否也象征了他们心中的隔阂?

高田决定单独去中国拍摄云南艺人李加民的《千里走单骑》,弥补他儿子的遗憾,却没有料想到他即将面临的是怎样的困难。日本人的习性是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也不愿意别人给自己添麻烦。只 有从这点出发才能理解高田的心情。他当初想得很好,钱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人与人之间是交易的关系,他可以付钱给旅行社,付钱给业余导游丘林,这一切还在他 的控制中。但其后遇到的困难却使得他不得不卸下所有的负担,要克服语言文化上的障碍,以真心打动别人。他恳求当地领导时的眼泪,更多的是出自不得不给别人 添麻烦的又袒露出真情的窘迫。

令人感受到温暖的是此后的变化:丘林退回了他付的报酬而愿意无偿服务;主任为他打通关系;导游也为他不分日夜的帮忙。这正是他表明真相和大家有了交流后的 结果。待到此后石头村的村民们的出现,更使得高田的心情如同当地的蓝天一般的晴朗了。高田感受到了语言不通时的孤独,也感受到了当地人们单纯善良的心。那 个长桌宴席也真的是够印象深刻的。

高田遇上扬扬的那段,如同他找回儿子一般。只有在此之后,他才醒悟到要体会别人的心情。分手时的眼泪,也有一部分是感谢因此而得到的感悟吧。正如高田儿子所说的:拍摄《千里走单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旅程中感受到的人情温暖,这是都市化发展过程中开始变得少见的。

片中高仓健仍然是沉默寡言,甚至连通过手机对话时都是说话极少,但后来想来,这是恰到好处。相反地,他却数次流泪,又让人觉得这是多么的自然。演技已经到 了最高峰。而张艺谋特地安排的这些群众演员,从犯人,狱警,主任,到村民,导游,无一不是精彩的本色表演,再次让人感受到张对中国国情的理解。

看完此片,如同陪着高田一起经历了一次这样心灵的旅行,温暖的感觉持续了很久。真是一部好片。

因反恐之名

1974年10月5日,Guildford,Surrey。一个酒吧里发生爆炸,5人被炸死,另外有四五十人被炸伤。

住在大温地区的人们不要误会了,这不是发生在素里市的桥福地区。:)

这是在北爱尔兰共和军IRA最活跃的时候,发生在英国的真实事件。Guildford地区两个军人常去的酒吧都被放置了炸弹,只有1个爆炸,5名死者中, 1人是平民泥水匠,另外4人是没有当班的军人。人们被这一系列的爆炸案所震惊,自然形成了要求警方迅速破案的压力。警方也不负众望,于当年12月,逮捕了 3男1女(此后被称为Guildford4人帮)的北爱尔兰人,指控其中的Gerry Conlon为主犯,宣布破案。Gerry的父亲Guiseppe,为了帮助他儿子,从贝尔法斯特赶到英格兰,却连同Gerry的阿姨一家全部共7人作为 爆炸协从犯被逮捕(被称为Maguire7人帮)。

警察能够如此迅速的破案,得益于当时的反恐法。此法规定了警察有权在拘留任何人长达7天而不需要任何正式的手续,在此期间也剥夺了受关押者的所有权利。7 天,是太长了还是太短了?警察似乎有足够能力在7天之内迫使犯人招供,也包括了屈打成招(这并不局限于肉体折磨,还包括了精神上的)。 Guildford4人和Maguire7人正是这样的冤案的典型。

从没有证据显示Guildford4人和IRA有任何关系,他们本身也不过是些游手好闲的混混,根本不符合恐怖分子的特征。尽管他们在法庭上声明他们是屈 打成招,被迫签押的,但还是在1975年10月被判有罪。在宣读他们的无期徒刑判决时,法官甚至表达了对因不能判决他们叛国罪从而可以绞死他们的遗憾。 Gerry的父亲被判12年,后来死在狱中。

1977年2月,在另一起爆炸案中受审的4个IRA成员要他们的律师提起对Guildford爆炸案四个无辜的人受刑的关注,但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4个人对此事件的参与,事实上他们也从未公开承认过,IRA至今也没有透露到底是谁干的。

Guildford4人曾经上诉,但被驳回。1987年,法院签署了备忘录,说这四个人不像是恐怖分子,但没有足够的证据推翻原判。1989年一名侦探发 现Guildford4人之一的Patrick Armstrong的原始审讯打字记录被大量修改添加过。这样的涂改使之和在法庭呈上的笔录和打字记录极其一致,反而显示了审讯的笔录是伪造的,泄漏了警 方伪造证据的罪行。就此而言,已经证明了警方在说谎,整个案子被撤销。Guildford4人终于在无辜服刑15年后,获得了自由。4人中的Paul Hill还被控杀害一名英国士兵,因为他在Surrey警察局里认罪,所以89年他只是获得了假释。1994年针对Paul的指控也被撤销。

Maguire7人中,Gerry的父亲因病狱死,他的阿姨以及他当时只有14和16岁的堂弟妹们后来也得到了无罪释放,因为指控他们使用爆炸物的物证也 被发现是假的。Gerry据说从英国政府那里得到了40到50万英镑的赔偿。后来他出版了自传《Proved Innocent》,后被好莱坞拍成影片《In the Name of the Father》。这部影片,以Gerry父子的感情为线索,深刻描述了在国家,命运前个人的无奈和挣扎,实在是一部感人的作品。

影片中一个场景揭示了整个背景:一个协助了迫使这些人招供的爱尔兰警察找到他的上司,告诉他他发现了原来这些人是无辜的,但他上司只是冷冷的说:They all did it

在整个过程中,尽管被证明了这是一起彻头彻尾的冤案,却没有一个警察因此遭到降职或者革职。

2005年2月9日,英国首相布莱尔签署了声明,向这些仍然活着的受冤者道歉:对于这些成为遭受折磨,非公正待遇的人们,我感到非常抱歉,,,,他们有权得到公开平反。

当年的反恐法从74年开始执行到89年为止,到了2000年又被反恐法2000版所替代。原法中大部分条款都在新法中得到继承,包括允许将嫌疑人拘禁14天。

2005年7月7日,伦敦遭到恐怖分子的自杀炸弹袭击。11月9日,布莱尔首相企图通过新的法案,该反恐法案将允许拘禁嫌疑人长达90天。322名议员投 票反对,291名议员赞成该法案,执政党中49个反叛议员加入反对行列。但国会同时也支持了他的修正案,将14天期限延长为28天。

女人,面对的不仅仅是一座矿山

这张照片是真实生活中的女主角Lois Jenson在《North Country》的海报前留影。



1974年起美国政府迫使铁矿公司开始雇佣20%的女性及少数族裔工人。75年3月25日,单身母亲,仍靠政府福利生活的Lois开始在明尼苏达北部的 Eveleth矿山作为第一个女工上班。当地的男性持保守观念,认为女人只能呆在家里而不是和他们一起工作,因此给与Lois及她的女同事们难以忍受的性 骚扰。而女工们因为害怕失去工作只能默默忍受。1984年,终于到了忍无可忍的时候,Lois于10月5日向明尼苏达州人权部门投诉,一周后她的车胎就因 为报复而被扎破。1987年1月,州政府认定,矿山对此负有责任,应向Lois赔偿11000美元。但矿山方面拒绝。这使得Lois用了14年的时间,耗 费了她的身心健康,和Eveleth矿山斗争。

1988年3月,经过遭受近50名律师的拒绝后,她最终找到了Paul Sprenger做她的律师。8月,她向地区法院起诉,并得到另外两个女同事的支持。而其他的女工们,却因为恐惧而拒绝协助,相反地还签署了请愿书证明没 有性骚扰发生过。1991年12月,地区法官允许这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性骚扰的集体诉讼案。更多的女工们加入了这场诉讼,连同那些以前曾经反对Lois 的。

1992年1月,Lois停止在矿山工作,她不久连同其他一些诉讼人被诊断为因精神创伤而不能继续工作。1993年5月14日,地区法院裁定:Eveleth矿山对此负有责任,应该制定防止性骚扰的政策,教育职工。但Lois的斗争还远远没有结束。

1993年夏天,退休的联邦法官Patrick McNulty被指派负责决定女工们应得赔偿的金额。他却是个老脑筋而且自身也有性骚扰问题的家伙。Eveleth方面的首席律师虽然也同样是女性,但她 却决定了以人身攻击为主的辩护政策,尽量减少矿山方面的损失。在这个老法官的允许下,她调用了这些女工从出生开始的所有健康医疗资料,在此后的80天审判 里,使得这些女工们不得不忍受所有有关性方面的毫无遗漏的提问,其目的无非是想证明这是这些女工们的错,而不是在矿山方面。事后,一个女工说:这如同在法 庭上遭受强奸。

这审判过程中,老法官常常打瞌睡,只有在女工们受折磨审问时才会精神矍铄的醒来,兴致勃勃地听着。1996年3月,老法官认定这些女工们不过是在夸张,裁定她们每人应得10000美元。此后不久,不知何故,老法官因为在商店里偷东西而被捕。

老法官的裁决于1997年12月被第8巡回法庭推翻,裁定要由陪审团进行重新审判。1998年12月30日,在审判开始前一天,15名女工和Eveleth矿山达成和解,得到350万美元的赔偿。

在此期间,矿山付出了1500万美元作为法律费用,起诉人之一的Pat Kosmach因病去世。

以上是真实生活中发生的故事。

《North Country》就是根据这个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保留了事件的大纲,但加入了更多的人性的冲突,丰富了角色。故事一开始,人们可以看到女主角的大概生活:中学时生下孩子,随后的婚姻也不顺利,不得不到矿上打工为生。这会不会使得有些人得出自己选择的结果,活该!的结论呢?:)随着情节的展开,知道了更多的故事之后,人们才会对她有进一步的了解,关注她的命运,这才是影片的高明之处。

Lord of war 和 Warlord

看了以下这幅海报,是否有些头晕?:)



这是影片《Lord of War》的海报。如画面所表示的,它讲的是一个军火商人的故事。一开始,主人公就说:地球上每12个人中就有一个持枪的,我们的工作就是想法将另外11人 也武装起来。然后在显示片名和演职员的过程中,画面上却是表现了一粒子弹是如何在军火工厂里成形,成品,被包装,出货,装入集装箱,运到非洲,卸货,被当 地军人拿去,放入步枪里,然后--------便是射入一个孩子的头里。

这部影片中主人公力图表现他所从事的职业不过和大家所从事的一样普通。他可以这样来找出合理化理由:不是枪杀人,而是人杀人;卖枪和卖烟没有什么两样,都 是卖对人体有危害的东西,所不同的是,前者还有一个安全装置可以控制;卖枪给自由世界所不齿的那些非洲军阀们也没有问题,因为美国总统相信敌人的敌人是朋 友,美国政府不便公开做的事他便代做了。当然顺便也赚些钱,养活家里。他可是有很多家人,要照料,在家庭问题上他的确也尽了努力,照顾没有出息的弟弟,养 活父母,忠于妻子,虽有逢场作戏,但始终没有变心。

自然,这一行也有其特殊的风险,同行的竞争,会导致流血,危险的不可预测的顾客,也会带来惊险。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不与警察进行暴力对抗,而是进行 斗智。在非洲上空的那段就很精彩,国际刑警迫降他那满载军火的飞机,人赃俱获的话就可以抓他了,但他却让飞机停在了公路上(使得警察无法马上赶来)。他就 利用这短短的10余分钟的时间,打开货舱门,使非洲难民们抢走了所有的武器,等到警察赶来时已经什么也没有留下了。更为精彩的是,经过一个晚上,整个飞机 也被难民们拆光了,什么也没有留下,一切都消失在非洲的草原上。

影片借他的一个大客户,西非的一个受过美国教育的军阀(Warlord)的口点明了题目:人说我们是Warlord,我看你才真正配得上是Lord of war。其实如果没有这些军火商,那些大规模的战争和屠杀是不可能发生的。这个军阀也有意思,他安排2个美女服侍主人公,但主人公却因无法在方圆100里 内找到安全套而作罢,更有趣的是,当他问这两个女的:你们有爱滋吗?得到的回答居然是:这种不知道明天是否能活命的情况下,谁会关心10年后才会有的问 题?

据说此片源于真实的故事,也因为是如此的真实反映了军火商的生活吧,剧组和军火商们的关系都相处得不错,连片中用到的武器都是他们提供的真货(好像如果用道具的话费用会更高,真是讽刺)。

反映这样一个题材,时间跨度又大,很多时候只好用旁白来过渡。这些旁白是精彩,如上面的例子,可圈可点处不少。但影片的进行倒是缺乏精彩了,一些情节太过戏剧化,也使得影片逊色。

这部片子,不属于美国主旋律的片子,而是归类于离经叛道的那种,所以值得为它喝彩。借用主人公最后的台词做结束:人们说我们是军火贩子,其实最大的军火贩子就是联合国的五大常任理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