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海外时间越长,就越是能够受到启蒙和独立思考。通过最近一系列事情,才知道:路上看到和擦肩而过的华人,很有可能是成千上万的间谍中的一个;中文歌 曲里会含有洗脑的暗号;中文电视节目,也可能是某政府的宣传工具。这真是一个危险的世界啊!一不小心就会掉到陷阱里,耽误了融入主流的大事就不妙了。
我终于也渐渐的开始独立思考了,这是好事。不过,一独立思考,就发现了问题:现在的这些被称为逢中必反的斗士们的努力还不够,所谓间谍/歌曲/ 电视,都被限制在中国大陆的范围。斗士们的眼光应该放得远大一些,有这个说法: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读者。大陆的作品,受到简体繁体和背景的限制,两岸三地,并不一样。但金庸作品,无疑是不受以上限制的,所以他如果怀有特殊目的,那么就更加可怕,可以称得上是大规模杀伤武器了。事实如何呢?不妨把金庸其人其事及其作品分析一下吧。
金庸早在中学时就写文章讽刺教务主任,结果被开除,那时已经是小愤青了。后来新中国一建立,金庸就巴巴的赶到北京去讨好当局,想做外交官,足见其思想的反 动。求官未遂,他返回香港在左翼报社做记者,为左翼宣传立下了汗马功劳。不仅如此,他和另一个左翼文人梁羽生一起开创了新武侠小说的流派,通过广大人民喜 闻乐见的形式来宣传左的思想(梁羽生曾改《牛虻》为《七剑下天山》,这里不提)。金庸的 14部作品(《越女剑》不算),每一部经过仔细推敲,都可以发现其隐含的险恶用心。
《书剑恩仇录》《白马啸西风》都提及伊斯兰教的暴力行为,居然还是以同情的笔调写的,有违现在反恐的世界潮流,有为本拉登歌颂之嫌疑;《碧血剑》《雪山飞 狐》都是因其左倾的需要而美化了李自成;《飞狐外传》里大谈阶级斗争,如胡斐批斗凤天南;《侠客行》里主张原教旨主义,嘲笑对于经典加以解释的人们;《天 龙八部》里主张抱残守缺,丑化宋朝改革派;《射雕三部曲》更是以毛泽东的词为题目,内容也暗含对"一代天骄"的描写,怪不得台湾因为名字就把它列为禁书; 《连城诀》看似一般,可是从后记里看得出他的灵感得之于当年的丹阳教案,那是天主教徒遭到杀害的事情,被杀的人当中有没有被梵蒂冈封圣的?金庸的祖父当时 是县官,居然包庇凶手,是个老愤青吧,金庸也因此对西方优越文化的影响冷嘲热讽了一番;《笑傲江湖》有人说是讽刺****的,但从后记里看,南越议会里也 以左冷禅岳不群的对骂和争吵不休,那就是丑化南越的政治制度了,这还了得?难道想说南越不如北越不成?
最大的毒草,就是被称为金庸武侠最高峰的《鹿鼎记》了。这部小说,居然把作者自称一直在寻找的“侠之大者”定位于封建皇帝—康熙,这实在是讽刺。将皇帝说 得如此之好,奉劝世人安于现状,不要改变政体,不要造反。后来中国的宣传部门也以此为发挥,才有了那么多的帝王戏,歌颂盛世。金庸还将钓鱼岛写在其中,配 合第一次保钓运动,这已经是不折不扣的愤青行为了,因此多年后日本领馆被砸事件,他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书中的黄宗羲顾炎武等,更是近代的知识分子,《原 君》等的作品,堪称近代启蒙之作,金庸却用小流氓去调侃他们,在此再次批判他的险恶用心。至于谈到邪教,那个勾结洋人危害中国的东北洪教主,虽说时间有先 后,但难免不被别有用心的人用来指桑骂槐。
由此可见,金庸通过其通俗作品,替中国政府宣传,达到洗脑的效果。不仅如此,他还和央视联手,推出了系列电视剧。央视的背景,大家自然知道,这次不就因此 反对长城台的吗?央视也竭尽炒作之能为此类电视剧宣传,特别是选出了一批PLMM,希望以此形象宣传盛世,掩盖绝大多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悲惨现 实。
写到这里,金庸的罪行已经被揭露得很透彻了,抵制他的作品也是必然的了。最近金庸小说及其相关作品不仅在中港台发挥重要影响,而且居然还侵袭到我们加拿大 来了。连素里市这么偏僻的乡下,竟然也有金庸小说的简体版繁体版新修版,还有影视DVD,样样俱全,真是可怕。建议斗士们去每个公立图书馆门前静坐,直到 图书馆同意撤下这些有害读物为止,然后就可以将之收集起来,挑吉日良辰,当众予以焚毁。如何?
06-05-04
2008年4月21日星期一
本田实是何许人也?
本田实,英文名是Michael Makoto(Mike) Honda。他是日裔美国众议员,因提案美国议会通过要求日本政府就慰安妇问题道歉而成风云人物。
本田生于美国加州,1941年6月27日,但在日军偷袭珍珠港事件后因为其日本血统(祖父母是日本熊本县出身的移民)而连同他的家庭被关入科罗拉多的集中 营,在那里渡过了童年的14个月。此后他成为学校教师,担任过两个中学的校长。然后是教育委员、州议员、国会议员的一路走来。
在这个道歉案上他得到了华裔和韩裔美国人的全力支持,但日本人连同当地的日裔人对他大为恼火,公布了他接受华裔团体比如史维会捐款的情况,连一笔200美 元的捐款也不放过(其实并不多,普通的金额而已)。他在接受韩国报纸采访时坦承:他这么做并不是为了让日本蒙羞,而是希望让日本成为一个能受到赞誉的国 家。
日裔对平反集中营问题起了重要的作用,也因此解决了华裔的人头税问题。但这些日裔活动分子在面对日本当年犯下的罪行是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失声。因此本田的存在几乎是一个异数。
但看本田平时的言行,他还是坚持关注人权和少数族裔权益的。在这点上他有一贯性,坚持了他的原则。
他曾说:移民们不必改名字以求融入,我的名字是本田,还有比这更日本化的吗?
2006年11月,美国历史上第一次选出了穆斯林信仰的国会议员Keith Ellison。他决定在宣誓就职的时候用可兰经。但保守派纷纷谴责他,说是美国而不是你本人可以决定用哪一本经书宣誓。并说他是对美国价值的危险,美国 应该采用更严格的移民政策来阻止江山变色。等等。
本田反对这些保守派的看法。他写了封信针对这种意见,信中说:作为一个二战中被关入集中营的日裔美国人,我觉得你们的这些看法(指禁止穆斯林移民)是特别 具有冒犯性的。你们是不是知道Keith Ellison是出生于美国,他的家族自1742年已经在这里生活,而他是直到上大学时才转向伊斯兰教的?……不能也不应该用关闭边境的做法来阻挡思想和 哲学的传播。与其害怕多元多样性,美国人特别是国会议员,应该欢迎。美国之所以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是因为基督徒,犹太教徒,穆斯林,佛教徒以及其他各种 族裔一起协作,来发展我们的文化和经济。
有人说:人不应该局限于他的种族和语言,他只属于他自己。这话说的容易,做到就难了。
看来本田议员是做到了这一点,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07-08-03
本田生于美国加州,1941年6月27日,但在日军偷袭珍珠港事件后因为其日本血统(祖父母是日本熊本县出身的移民)而连同他的家庭被关入科罗拉多的集中 营,在那里渡过了童年的14个月。此后他成为学校教师,担任过两个中学的校长。然后是教育委员、州议员、国会议员的一路走来。
在这个道歉案上他得到了华裔和韩裔美国人的全力支持,但日本人连同当地的日裔人对他大为恼火,公布了他接受华裔团体比如史维会捐款的情况,连一笔200美 元的捐款也不放过(其实并不多,普通的金额而已)。他在接受韩国报纸采访时坦承:他这么做并不是为了让日本蒙羞,而是希望让日本成为一个能受到赞誉的国 家。
日裔对平反集中营问题起了重要的作用,也因此解决了华裔的人头税问题。但这些日裔活动分子在面对日本当年犯下的罪行是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失声。因此本田的存在几乎是一个异数。
但看本田平时的言行,他还是坚持关注人权和少数族裔权益的。在这点上他有一贯性,坚持了他的原则。
他曾说:移民们不必改名字以求融入,我的名字是本田,还有比这更日本化的吗?
2006年11月,美国历史上第一次选出了穆斯林信仰的国会议员Keith Ellison。他决定在宣誓就职的时候用可兰经。但保守派纷纷谴责他,说是美国而不是你本人可以决定用哪一本经书宣誓。并说他是对美国价值的危险,美国 应该采用更严格的移民政策来阻止江山变色。等等。
本田反对这些保守派的看法。他写了封信针对这种意见,信中说:作为一个二战中被关入集中营的日裔美国人,我觉得你们的这些看法(指禁止穆斯林移民)是特别 具有冒犯性的。你们是不是知道Keith Ellison是出生于美国,他的家族自1742年已经在这里生活,而他是直到上大学时才转向伊斯兰教的?……不能也不应该用关闭边境的做法来阻挡思想和 哲学的传播。与其害怕多元多样性,美国人特别是国会议员,应该欢迎。美国之所以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是因为基督徒,犹太教徒,穆斯林,佛教徒以及其他各种 族裔一起协作,来发展我们的文化和经济。
有人说:人不应该局限于他的种族和语言,他只属于他自己。这话说的容易,做到就难了。
看来本田议员是做到了这一点,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07-08-03
从日本农相自杀谈日美意识的差异
日本农相(农业部部长)松冈利胜于2007年5月28日自缢身亡,是日本二战后第一个在任期内自杀的政客,引起了日本政局的动荡。
松冈是个典型的族议员。这是个日本政坛用的专有名词。一般来说,国家公务员官僚经过一定的工作年限和升迁后可以投身改行做政客或者说客,仍旧为其出身的行业利益集团服务,得到那些集团的全面支持。当选后即被称为族议员。按此定义,出身农林水产省的松冈就是农林族的族议员。
他临死前被反对党纠缠于他事务所的一些有问题的支出账单上。比如,他事务所明明是开设在议员会馆里的,那里的租金和水电费都是免费的,可是他们却申报了巨 额的开销:事务所费2003年2600万日元以上,2004和2005年分别是3100万和3300万以上。其中的水电费是从2001年到2005年共报 了2885万。因此,今年3月5日他被反对党质问:为什么2005年的水电费有500万以上?
其实玩这些花招,弄点小钱,在日本的政坛上是很平常的。但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却是导致他最后死亡的决定性因素。
他当时的回答是:这些开销是真的,没有问题,这里面包括了什么什么的还原水还有暖气费。这个什么什么的还原水指的是特别的矿泉净化水,据说买一瓶就要5000日元,但厂家否认了有来自松冈的订单。当别人问起:暖气费怎么会这么多?难道说你装了100个炉子不成?何况,空调是免费的。他一时间语塞,说:你不会问问别的?结果反对党起哄:你难道是在烧煤炭吗?
在野党不肯罢休,2天后继续追问:你所谓的还原水净水器和暖气装置等不应该是列为水电费,而是消耗品分类。又有人指出,他家乡的2个事务所,没有免费的优 惠,水电费也不过是66万和38万而已,为什么免费的事务所的开销要这么多?在安倍首相的指示下,松冈不再回答,只是说:依法行事,没有问题。结果引来更 多的不满。
3月9日,他回答记者提问:事务所是否用自来水?的时候急不择言,反问到:现在是不是已经没有人喝自来水了(意思是大家都喝净化水)?又闹出了笑话。
此时政府已经决定为了避免支持率下跌无论如何一定要保住他,因此阁僚们为了给他辩护,也出了不少洋相。比如总务大臣曾这么回答:唔,这个嘛,果汁饮料是储备品和消耗品,可以作为政治活动的组织对策费上报;矿泉水和果汁饮料不同,应该作为水电费上报。云云。
当时松冈的心态如何,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但确实有人劝他认个错可以过关,不过他为了遵守首相的命令,拒绝了。安倍想把此事硬挺过关,如同以前厚生大臣(卫生部部长)说女性是生育机器一样,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如此的重压下,才有了松冈寻死的结果。
与此相比,美国政要的做法便完全不同了。前一段时间里闹的纷纷扬扬的世界银行总裁辞职案,就是一个很好的对比。保罗•沃尔福威茨是前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又 被称为伊拉克战争的总设计师。当美国未能找到所谓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时候,他居然毫无愧色的说美国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个指控是一个攻伊的方便理由。
待他到世行做总裁的时候,又闹出了女友丑闻。他以反贪反腐为名进行改革,却与此同时使得他出任世行要职的利比亚裔女伴侣莎哈•丽扎,在一年半间获两次大幅度加薪,并擢升至领取19.3万美元年薪的职位,而且可以豁免个人所得税。此一数目比国务卿赖斯的工资还要高。
他早已与共同生活了30年的前妻离异,在他开始担任世行行长时,他的女友丽扎也在世行工作。世行道德委员会裁定,为了避免利益冲突,丽扎必须离开世行。同 年9月,丽扎被外派到美国国务院任 职,但她的薪资仍由世行发放。后经调查发现,是沃尔福威茨亲自干预,将丽扎的薪资上调了六万美元。
事情传出后,人们纷纷要求他下台。但美国政府借口这是欧洲对他在伊拉克战争中的表现不满而拒绝回应。纠纷也因此持续了很长时间。在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 布什等终于明白只好把他牺牲了,所以他最后还是选择了下台。当然以绝不认错的北美文化特征来说,他一再强调的是自己如何顾全大局而不是做错了什么。
比如,他认为自己下台不是因为为其女友谋求升职,而是媒体在此事件上的大肆炒作。而且世界银行董事会也同意了他的处理女友一事时遵守道德操守并为世行诚心诚意工作的说法。于是他找到了体面的下台阶,平安无事了。这也不会影响到以后的仕途。
由此看来,在对付丑闻问题上,美国方面似乎更为经验丰富且老到,而日本就显得有些落后,还停留在士为知己者死的阶段上,离美国还差一大段距离需要赶上。
07-06-10
松冈是个典型的族议员。这是个日本政坛用的专有名词。一般来说,国家公务员官僚经过一定的工作年限和升迁后可以投身改行做政客或者说客,仍旧为其出身的行业利益集团服务,得到那些集团的全面支持。当选后即被称为族议员。按此定义,出身农林水产省的松冈就是农林族的族议员。
他临死前被反对党纠缠于他事务所的一些有问题的支出账单上。比如,他事务所明明是开设在议员会馆里的,那里的租金和水电费都是免费的,可是他们却申报了巨 额的开销:事务所费2003年2600万日元以上,2004和2005年分别是3100万和3300万以上。其中的水电费是从2001年到2005年共报 了2885万。因此,今年3月5日他被反对党质问:为什么2005年的水电费有500万以上?
其实玩这些花招,弄点小钱,在日本的政坛上是很平常的。但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却是导致他最后死亡的决定性因素。
他当时的回答是:这些开销是真的,没有问题,这里面包括了什么什么的还原水还有暖气费。这个什么什么的还原水指的是特别的矿泉净化水,据说买一瓶就要5000日元,但厂家否认了有来自松冈的订单。当别人问起:暖气费怎么会这么多?难道说你装了100个炉子不成?何况,空调是免费的。他一时间语塞,说:你不会问问别的?结果反对党起哄:你难道是在烧煤炭吗?
在野党不肯罢休,2天后继续追问:你所谓的还原水净水器和暖气装置等不应该是列为水电费,而是消耗品分类。又有人指出,他家乡的2个事务所,没有免费的优 惠,水电费也不过是66万和38万而已,为什么免费的事务所的开销要这么多?在安倍首相的指示下,松冈不再回答,只是说:依法行事,没有问题。结果引来更 多的不满。
3月9日,他回答记者提问:事务所是否用自来水?的时候急不择言,反问到:现在是不是已经没有人喝自来水了(意思是大家都喝净化水)?又闹出了笑话。
此时政府已经决定为了避免支持率下跌无论如何一定要保住他,因此阁僚们为了给他辩护,也出了不少洋相。比如总务大臣曾这么回答:唔,这个嘛,果汁饮料是储备品和消耗品,可以作为政治活动的组织对策费上报;矿泉水和果汁饮料不同,应该作为水电费上报。云云。
当时松冈的心态如何,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但确实有人劝他认个错可以过关,不过他为了遵守首相的命令,拒绝了。安倍想把此事硬挺过关,如同以前厚生大臣(卫生部部长)说女性是生育机器一样,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如此的重压下,才有了松冈寻死的结果。
与此相比,美国政要的做法便完全不同了。前一段时间里闹的纷纷扬扬的世界银行总裁辞职案,就是一个很好的对比。保罗•沃尔福威茨是前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又 被称为伊拉克战争的总设计师。当美国未能找到所谓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时候,他居然毫无愧色的说美国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个指控是一个攻伊的方便理由。
待他到世行做总裁的时候,又闹出了女友丑闻。他以反贪反腐为名进行改革,却与此同时使得他出任世行要职的利比亚裔女伴侣莎哈•丽扎,在一年半间获两次大幅度加薪,并擢升至领取19.3万美元年薪的职位,而且可以豁免个人所得税。此一数目比国务卿赖斯的工资还要高。
他早已与共同生活了30年的前妻离异,在他开始担任世行行长时,他的女友丽扎也在世行工作。世行道德委员会裁定,为了避免利益冲突,丽扎必须离开世行。同 年9月,丽扎被外派到美国国务院任 职,但她的薪资仍由世行发放。后经调查发现,是沃尔福威茨亲自干预,将丽扎的薪资上调了六万美元。
事情传出后,人们纷纷要求他下台。但美国政府借口这是欧洲对他在伊拉克战争中的表现不满而拒绝回应。纠纷也因此持续了很长时间。在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 布什等终于明白只好把他牺牲了,所以他最后还是选择了下台。当然以绝不认错的北美文化特征来说,他一再强调的是自己如何顾全大局而不是做错了什么。
比如,他认为自己下台不是因为为其女友谋求升职,而是媒体在此事件上的大肆炒作。而且世界银行董事会也同意了他的处理女友一事时遵守道德操守并为世行诚心诚意工作的说法。于是他找到了体面的下台阶,平安无事了。这也不会影响到以后的仕途。
由此看来,在对付丑闻问题上,美国方面似乎更为经验丰富且老到,而日本就显得有些落后,还停留在士为知己者死的阶段上,离美国还差一大段距离需要赶上。
07-06-10
有关罗亚尔女士的拼盘大杂烩
塞格琳•罗亚尔(Segolene Royal)女士是法国政客,现在的社会党总统候选人。围绕着她的新闻不断,仔细看来,倒也可以凑出一个拼盘大杂烩来。
罗女士今年1月访问了中国。围绕她访中的不同报道也成了报道的内容。
中国官方的报道是: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8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到访的法国社会党领导人罗亚尔。
曾庆红说,当前中法关系全面、深入发展,双方政治互信不断深化,战略合作更 加紧密,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保持密切沟通与协调。中方高度重视发展中法关系,愿与法各界人士共同努力,继续保持双方各层次交往,不断扩大经贸、科技、文化等 领域合作,推动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
谈到党际关系,曾庆红表示,中国共C党愿在党际交往四项原则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同法国社会党的对话与交流,为中法关系的全面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罗亚尔说,中国正在快速、和谐发展,这对法国和欧洲都是重要机遇,是对实现一个和平、和谐世界的重要贡献。法国社会党希望进一步深化与中国共C党的交往,加强青年之间的交流,为推动法中互利合作做出积极努力。
西方的报道是:
正在中国大陆访问的法国总统候选人塞格琳•罗亚尔(Segolene Royal)说,中国必须履行其人权问题的国际义务。此间媒体认为罗亚尔希望以此为其外交政策设想加分。
罗亚尔星期一告诉中国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世界各国在保护人权和公民基 本生存权方面应该具有共同的利益” 。民主社会主义者罗亚尔是法国社会党的总统候选人,将在今年四月和五月两轮总统大选中竞选法国总统职位。她对中国副主席的这番话在一天前曾对国际媒体有所 透露。罗亚尔还对曾庆红说,“中国必须停止监禁律师和新闻记者;正是因为中国政府已经签署了国际人权协议,它就更应该认真履行国际承诺” 。
罗亚尔对中国的访问被认为是她总统竞选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国不仅仅被认为是一种威胁----因并入全球化而对法国就业和福利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它同时也因其严重侵犯人权而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
罗亚尔上周六游览了长城,她对记者表示,中国政府既应该下大气力增加国民财富,同时又应该避免贫富不均。
罗亚尔女士在北京期间还会见了中国国务委员唐家璇和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唐、王二人均对中法关系现状表示满意,认为健康的中法关系将有助于中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于是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在误导舆论。其实上面这段西方报道中也有故意遗漏的地方:罗女士还认为法国的司法系统可以学习中国的一套,她说中国的律师告诉她有时候中国的司法运作比法国的快。罗女士还说:在教训别的国家之前,我们应该好好研讨一下比较的内容,比什么,怎么比。这段话其实是遭到了对中国持保守态度的西方媒体的批评。
不仅如此,罗女士最近还成为加拿大的重要新闻之一。因为她接见魁北克省的魁独党领袖安德烈(说到此人也颇为有趣,去年他在竞争党领时评论员说:他年轻,英俊,吸毒,同性恋,所以当选希望最大。我实在不明白什么时候后两个特点成了优点了。)时说:我们法国和你们魁北克享有共识,即魁北克的独立和自由。此话在两国引起巨大风波,加拿大总理因此发表声明: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外国领导人干预别国内政,是非常不恰当滴!(这话好像哪个政府都可以用嘛)
其实法国和加拿大的风波不止于此。当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到魁省的首府蒙特利尔进行国事访问,因为一时冲动当众喊出了魁北克自由万岁的口号,遭到加拿大政府的强烈反弹,提前送客回国。事后,加拿大的名总理当时还只是司法部长的杜鲁多说:我们对法国喊让布列塔尼独立怎么样?戴高乐听后也火冒三丈。看来还是应了那句老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啊。
我查了一下布列塔尼的小资料,是这样的:
布列塔尼是法国西部的一个地区(布列塔尼语:Breizh,法文: Bretagne,威尔士语: Llydaw)。布列塔尼人来源颇为复杂。有一部份人是原始高卢人的后裔,另一部分是英国南部的威尔士人和康瓦耳人的后裔。由于英格兰人的入侵他们往南迁 徙,越过英吉利海峡,到达布列塔尼定居。由英国移居过去布列塔尼的民族,他们本身的语言和当地民族的语言很相近,经过了漫长的岁月的融合,成为现代的布列 塔尼人。英语当中的“布列塔尼”(Brittany)一词的意思就是“小不列颠”,由此可见此地人民和不列颠岛之间的渊源关系。
一直到15世纪,布列塔尼是完全独立的公国,处于法国和英国两个大国的影响下。
…………
时至今日,布列塔尼人当中仍然有一些民族主义者认为,该地区应该获得完 全的政治独立。少数激进分子选择了暴力斗争,布列塔尼解放阵线(Breton Revolutionary Army英语维基百科词条,简称ARB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法国警方认为,2000年4月19日发生在布列塔尼地区一家麦当劳餐馆附近的炸弹爆炸案新闻链接,很可能就是该组织所为。在这次爆 炸中,一名妇女身亡。
看来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不过罗女士的新闻还不止于此。这里又是一段报道:
据英国媒体27日报道,法国喜剧演员热拉尔德•达昂24日冒充加拿大魁 北克总理,致电法国社会党美女总统候选人塞戈莱纳•罗亚尔,征询她对于魁北克省独立的看法,上了当的罗亚尔信口表示:“法国人民不会反对。”她的这番言论 曝光后,惹恼了加拿大人。而罗亚尔的反对者也抓住把柄,称她缺乏政治经验,不适合当选总统。
假总理骗过美女政客
据报道,达昂24日冒称自己是加拿大魁北克总理让•沙雷,拨通了法国社 会党总统候选人罗亚尔的电话。达昂26日在法国电台的节目中说:“我根本不认识魁北克总理,可是显然她也不认识。”结果,达昂只是用一口带有浓重魁北克口 音的法语,便轻易在电话里骗过了“十多个”罗亚尔的助手,随即与罗亚尔展开了长达11分钟的“高峰会谈”。
据透露,当时罗亚尔的心情不错,当被问及她对魁北克省独立自治问题的看 法时,她笑着回答:“这个问题就好比问加拿大人对科西嘉(法属地中海小岛)独立的看法。事实上,法国人并不反对这个想法。”话音未落,似乎察觉不妥的罗亚 尔又补充道:“不过,这话千万别外传,(否则)它将在法国引发风波。”
秘密录音现场直播
由于接听这个“重要电话”,在法国中部举行的一个社会党支持者集会上, 罗亚尔姗姗来迟。为此她在会上致歉说:“我刚刚与魁北克总理通了电话。”让她做梦也没想到的是,电话中连连承诺“保密”的达昂却将对话悄悄录音,随后拿到 当地电台播出。由于“魁独”问题异常敏感,罗亚尔的这番言论立即激怒了加拿大人,加拿大人甚至怀疑法国“秘密推动魁北克独立”。
虽然罗亚尔随后出面澄清,说她没有分裂加拿大的意思,但还是为她即将参 加的总统选战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来自科西嘉南部的中右翼议员洛卡•塞拉对于罗亚尔的“无知”深表不满地指出,罗亚尔近来关于法国核潜艇规模、中东政治问题 等一系列的重大错误,表明她“缺乏领导国家的能力”。
竞选对手出面指责
法国政治分析人士认为,有鉴于达昂历来都是罗亚尔的竞选对手、法国内政部长萨尔科奇的支持者,他此番恶作剧的目的,显然是为转移公众对萨尔科奇政治丑闻的注意力。据悉,有人指责萨尔科奇曾指派秘密警察,大挖其政敌的个人隐私,其中包括罗亚尔的兄弟和她的环境问题顾问。
不出所料的是,萨尔科奇针对此事件落井下石说:“我很惊讶罗亚尔女士的低俗品位。科西嘉(独立)不是一个可以当玩笑的问题,尤其当我在与另一个国家的总理谈话时。我强烈主张科西嘉应当留在法国。”萨尔科奇同时抨击道:“罗亚尔的种种言论表明,她既无知,又无能。”
真是风波不断啊,问题是,她会当上法国总统吗?
罗女士今年1月访问了中国。围绕她访中的不同报道也成了报道的内容。
中国官方的报道是: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8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到访的法国社会党领导人罗亚尔。
曾庆红说,当前中法关系全面、深入发展,双方政治互信不断深化,战略合作更 加紧密,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保持密切沟通与协调。中方高度重视发展中法关系,愿与法各界人士共同努力,继续保持双方各层次交往,不断扩大经贸、科技、文化等 领域合作,推动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
谈到党际关系,曾庆红表示,中国共C党愿在党际交往四项原则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同法国社会党的对话与交流,为中法关系的全面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罗亚尔说,中国正在快速、和谐发展,这对法国和欧洲都是重要机遇,是对实现一个和平、和谐世界的重要贡献。法国社会党希望进一步深化与中国共C党的交往,加强青年之间的交流,为推动法中互利合作做出积极努力。
西方的报道是:
正在中国大陆访问的法国总统候选人塞格琳•罗亚尔(Segolene Royal)说,中国必须履行其人权问题的国际义务。此间媒体认为罗亚尔希望以此为其外交政策设想加分。
罗亚尔星期一告诉中国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世界各国在保护人权和公民基 本生存权方面应该具有共同的利益” 。民主社会主义者罗亚尔是法国社会党的总统候选人,将在今年四月和五月两轮总统大选中竞选法国总统职位。她对中国副主席的这番话在一天前曾对国际媒体有所 透露。罗亚尔还对曾庆红说,“中国必须停止监禁律师和新闻记者;正是因为中国政府已经签署了国际人权协议,它就更应该认真履行国际承诺” 。
罗亚尔对中国的访问被认为是她总统竞选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国不仅仅被认为是一种威胁----因并入全球化而对法国就业和福利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它同时也因其严重侵犯人权而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
罗亚尔上周六游览了长城,她对记者表示,中国政府既应该下大气力增加国民财富,同时又应该避免贫富不均。
罗亚尔女士在北京期间还会见了中国国务委员唐家璇和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唐、王二人均对中法关系现状表示满意,认为健康的中法关系将有助于中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于是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在误导舆论。其实上面这段西方报道中也有故意遗漏的地方:罗女士还认为法国的司法系统可以学习中国的一套,她说中国的律师告诉她有时候中国的司法运作比法国的快。罗女士还说:在教训别的国家之前,我们应该好好研讨一下比较的内容,比什么,怎么比。这段话其实是遭到了对中国持保守态度的西方媒体的批评。
不仅如此,罗女士最近还成为加拿大的重要新闻之一。因为她接见魁北克省的魁独党领袖安德烈(说到此人也颇为有趣,去年他在竞争党领时评论员说:他年轻,英俊,吸毒,同性恋,所以当选希望最大。我实在不明白什么时候后两个特点成了优点了。)时说:我们法国和你们魁北克享有共识,即魁北克的独立和自由。此话在两国引起巨大风波,加拿大总理因此发表声明: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外国领导人干预别国内政,是非常不恰当滴!(这话好像哪个政府都可以用嘛)
其实法国和加拿大的风波不止于此。当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到魁省的首府蒙特利尔进行国事访问,因为一时冲动当众喊出了魁北克自由万岁的口号,遭到加拿大政府的强烈反弹,提前送客回国。事后,加拿大的名总理当时还只是司法部长的杜鲁多说:我们对法国喊让布列塔尼独立怎么样?戴高乐听后也火冒三丈。看来还是应了那句老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啊。
我查了一下布列塔尼的小资料,是这样的:
布列塔尼是法国西部的一个地区(布列塔尼语:Breizh,法文: Bretagne,威尔士语: Llydaw)。布列塔尼人来源颇为复杂。有一部份人是原始高卢人的后裔,另一部分是英国南部的威尔士人和康瓦耳人的后裔。由于英格兰人的入侵他们往南迁 徙,越过英吉利海峡,到达布列塔尼定居。由英国移居过去布列塔尼的民族,他们本身的语言和当地民族的语言很相近,经过了漫长的岁月的融合,成为现代的布列 塔尼人。英语当中的“布列塔尼”(Brittany)一词的意思就是“小不列颠”,由此可见此地人民和不列颠岛之间的渊源关系。
一直到15世纪,布列塔尼是完全独立的公国,处于法国和英国两个大国的影响下。
…………
时至今日,布列塔尼人当中仍然有一些民族主义者认为,该地区应该获得完 全的政治独立。少数激进分子选择了暴力斗争,布列塔尼解放阵线(Breton Revolutionary Army英语维基百科词条,简称ARB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法国警方认为,2000年4月19日发生在布列塔尼地区一家麦当劳餐馆附近的炸弹爆炸案新闻链接,很可能就是该组织所为。在这次爆 炸中,一名妇女身亡。
看来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不过罗女士的新闻还不止于此。这里又是一段报道:
据英国媒体27日报道,法国喜剧演员热拉尔德•达昂24日冒充加拿大魁 北克总理,致电法国社会党美女总统候选人塞戈莱纳•罗亚尔,征询她对于魁北克省独立的看法,上了当的罗亚尔信口表示:“法国人民不会反对。”她的这番言论 曝光后,惹恼了加拿大人。而罗亚尔的反对者也抓住把柄,称她缺乏政治经验,不适合当选总统。
假总理骗过美女政客
据报道,达昂24日冒称自己是加拿大魁北克总理让•沙雷,拨通了法国社 会党总统候选人罗亚尔的电话。达昂26日在法国电台的节目中说:“我根本不认识魁北克总理,可是显然她也不认识。”结果,达昂只是用一口带有浓重魁北克口 音的法语,便轻易在电话里骗过了“十多个”罗亚尔的助手,随即与罗亚尔展开了长达11分钟的“高峰会谈”。
据透露,当时罗亚尔的心情不错,当被问及她对魁北克省独立自治问题的看 法时,她笑着回答:“这个问题就好比问加拿大人对科西嘉(法属地中海小岛)独立的看法。事实上,法国人并不反对这个想法。”话音未落,似乎察觉不妥的罗亚 尔又补充道:“不过,这话千万别外传,(否则)它将在法国引发风波。”
秘密录音现场直播
由于接听这个“重要电话”,在法国中部举行的一个社会党支持者集会上, 罗亚尔姗姗来迟。为此她在会上致歉说:“我刚刚与魁北克总理通了电话。”让她做梦也没想到的是,电话中连连承诺“保密”的达昂却将对话悄悄录音,随后拿到 当地电台播出。由于“魁独”问题异常敏感,罗亚尔的这番言论立即激怒了加拿大人,加拿大人甚至怀疑法国“秘密推动魁北克独立”。
虽然罗亚尔随后出面澄清,说她没有分裂加拿大的意思,但还是为她即将参 加的总统选战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来自科西嘉南部的中右翼议员洛卡•塞拉对于罗亚尔的“无知”深表不满地指出,罗亚尔近来关于法国核潜艇规模、中东政治问题 等一系列的重大错误,表明她“缺乏领导国家的能力”。
竞选对手出面指责
法国政治分析人士认为,有鉴于达昂历来都是罗亚尔的竞选对手、法国内政部长萨尔科奇的支持者,他此番恶作剧的目的,显然是为转移公众对萨尔科奇政治丑闻的注意力。据悉,有人指责萨尔科奇曾指派秘密警察,大挖其政敌的个人隐私,其中包括罗亚尔的兄弟和她的环境问题顾问。
不出所料的是,萨尔科奇针对此事件落井下石说:“我很惊讶罗亚尔女士的低俗品位。科西嘉(独立)不是一个可以当玩笑的问题,尤其当我在与另一个国家的总理谈话时。我强烈主张科西嘉应当留在法国。”萨尔科奇同时抨击道:“罗亚尔的种种言论表明,她既无知,又无能。”
真是风波不断啊,问题是,她会当上法国总统吗?
福特和美国总统制
不久前看一个美国搞笑电视节目,主持人请来了前CBS新闻主播丹•拉瑟(这位资深记者据说是中了小布什手下罗布的蒋干盗书式的计谋而被迫离开CBS),问 了他一个问题:你认为布什是一个伟大的总统还是一个最伟大的总统?观众们哄堂大笑。我当时不明白其中的奥妙,所以第二天请教了本地同事。他告诉我:美国人 对总统是很忠诚也对总统制很引以为豪的,所以他们会认为他们选出的总统一定是伟大的,也就是说,那主持人的问题其实是:你认为布什是最糟糕的还是最优秀的 总统?我这才明白。也理解了当时丹•拉瑟的巧妙回答:我认为布什是一个很伟大的总统。
从这一点出发,才可以理解美国人对不久前去世的前总统福特的比较高的评价。因为大家可能记得福特是唯一一个不经任何选举而当上总统的人物,越南战争也是在 他的任期内结束的,加拿大人也因福特为加拿大被列入西方工业7国出力而感谢他。不过更多的美国人因为他恢复了人们对美国的总统制的信心而感谢他。
1973年10月10日,当时的美国副总统斯皮罗•阿格纽因受贿嫌疑而被迫辞职(据他本人的回忆录说是尼克松总统胁迫他辞职的,否则他就有性命危险)。于 是在美国总统史上第一次出现因副总统位置空缺而不得不由总统提名继任者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一共只有两次,另一次就是福特继任总统时)。没想到在1974年 8月9日,尼克松总统又因为水门事件而下台。自然而然的,福特又继承了总统的空缺。
这接二连三的丑闻动摇了美国人对他们三权分立之一的基石:总统制度的信心。这从福特就任时的谈话可以看出:致美国人民,你们长期以来的噩梦结束了。9月8 日,福特给尼克松无条件的特赦,使得他不必负担任何责任。照福特的说法是总得有人出来结束这一切混乱,也有说法是这是他和尼克松之间的约定,无论如何,福 特因此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和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包括他不得不10月17日自愿出席国会有关的听证会宣誓作证(这也是美国总统史上的唯一一次),甚至使得他在 谋求连任的选举中败北。
现在美国人才开始慢慢的有些理解并感谢他了,因为赦免总统比将总统审判甚至投入狱中对美国更有利。
福特政权的人脉延续至今,不久前辞职的美国国防部部长拉姆什菲尔德也是他任期中的国防部部长,而现任的副总统切尼当年则是他的首席总统辅佐官。不过福特对 现在美国陷入的伊拉克战争有他的看法,他的看法只有在他死后在允许发表。所以人们才知道,福特认为:现在的美国政权在伊拉克问题上犯了错误,错误在于他们 想使得他们的行为正当化。解放人们,给与他们自由的愿望是好的,但美国利益必须放在第一位。切尼是个好幕僚,但他太好斗。福特同意前国务卿鲍威尔说切尼在 伊拉克恐怖主义威胁论上发烧的说法。
人们在记住了这个老总统功绩的同时,又有多少执政的会听他的忠告呢?
06-12-31
从这一点出发,才可以理解美国人对不久前去世的前总统福特的比较高的评价。因为大家可能记得福特是唯一一个不经任何选举而当上总统的人物,越南战争也是在 他的任期内结束的,加拿大人也因福特为加拿大被列入西方工业7国出力而感谢他。不过更多的美国人因为他恢复了人们对美国的总统制的信心而感谢他。
1973年10月10日,当时的美国副总统斯皮罗•阿格纽因受贿嫌疑而被迫辞职(据他本人的回忆录说是尼克松总统胁迫他辞职的,否则他就有性命危险)。于 是在美国总统史上第一次出现因副总统位置空缺而不得不由总统提名继任者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一共只有两次,另一次就是福特继任总统时)。没想到在1974年 8月9日,尼克松总统又因为水门事件而下台。自然而然的,福特又继承了总统的空缺。
这接二连三的丑闻动摇了美国人对他们三权分立之一的基石:总统制度的信心。这从福特就任时的谈话可以看出:致美国人民,你们长期以来的噩梦结束了。9月8 日,福特给尼克松无条件的特赦,使得他不必负担任何责任。照福特的说法是总得有人出来结束这一切混乱,也有说法是这是他和尼克松之间的约定,无论如何,福 特因此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和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包括他不得不10月17日自愿出席国会有关的听证会宣誓作证(这也是美国总统史上的唯一一次),甚至使得他在 谋求连任的选举中败北。
现在美国人才开始慢慢的有些理解并感谢他了,因为赦免总统比将总统审判甚至投入狱中对美国更有利。
福特政权的人脉延续至今,不久前辞职的美国国防部部长拉姆什菲尔德也是他任期中的国防部部长,而现任的副总统切尼当年则是他的首席总统辅佐官。不过福特对 现在美国陷入的伊拉克战争有他的看法,他的看法只有在他死后在允许发表。所以人们才知道,福特认为:现在的美国政权在伊拉克问题上犯了错误,错误在于他们 想使得他们的行为正当化。解放人们,给与他们自由的愿望是好的,但美国利益必须放在第一位。切尼是个好幕僚,但他太好斗。福特同意前国务卿鲍威尔说切尼在 伊拉克恐怖主义威胁论上发烧的说法。
人们在记住了这个老总统功绩的同时,又有多少执政的会听他的忠告呢?
06-12-31
东京审判面面观
东京审判是现代史上的一个大事件。它不仅仅是一场审判,而是一个里程碑,如同纽伦堡审判一样,是第一次对战争罪行进行审判。但和后者不同的是,东京审判并 没有被大多数日本人接受,以致于纠缠至今,也深深影响了日本战后的政治和外交。近年来的靖国神社问题,也是由此而起的。
历史事件不是一个孤立的点,而是有纵线横面,对于争议颇多的事件,更是难以把握全面。我这里也只能尽力整理一下,写一个大概吧。
1945年8月8日,二战结束之际,美苏英法在伦敦通过了《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同年11月20日到第二年9月30日为止,在德国的纽伦堡以密谋罪,破坏 和平罪,战争罪以及反人道罪起诉并审判了22名纳粹战犯,以惩处轴心国的主要战犯,同时也起诉了纳粹党政治集团等组织,要彻底清除纳粹思想。以此为例,东 京审判也就是对日本战争罪行的清算。
东京审判的全部26亿日元费用都由日本承担,于1946年4月29日(这天是昭和天皇的生日)开始起诉,到1948年12月23日(这天是现在的明仁天皇的生日)对7名甲级战犯执行死刑为止。这些日期的选定,看来不仅仅是巧合。
日本从头开始,就对这场审判一直颇为不满,意见很多。比如,法庭规定用英美的法律体系,那就要求法官会英文或当地语言(日语)。但11名法官中,中国的梅 汝敖在中国也不是法官出身,而苏联和法国的法官不会说这两种语言。判决后法国的法官甚至抱怨说众法官从来没有全体聚会商议过。
最后的审判表决结果是以6比5通过,赞成的国家有美国,英国,苏联,中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审判长和菲律宾法官在另外提出异议报告书之后,最终赞 成了判决;荷兰和法国的少数派报告中,对判决内容的一部分表示了反对;只有印度的帕尔法官,提出了全面反对判决的少数派报告。
这个帕尔法官的少数派报告,在提出后即被美军禁止在日本发行,其中的不少观点至今仍然是争议的。比如,帕尔认为:无法判定日本有罪。这是因为如果要审判日 本,那么也应该能够审判盟军诸国;反之,如果战争罪不适用于盟军诸国,将原子弹爆炸以及对日本德国的轰炸排除在外的话,那么也不能只适用于日本。而东京审 判的本身,已经成了只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所谓“胜利者审判战败者”。帕尔还认为,战争以实力论胜负,和正义无关。他提到霍尔的笔记(Hull Note),这是日美开战前1941年11月27日美国国务卿霍尔在日美谈判中提出的最后提案,内容是要求日本撤出一切侵略的地区,这强硬的语气,可以让 人理解为最后通牒。由此又可以为日本阴谋发动战争开脱了。
帕尔为何持有这样的观点,可能和他的背景有关。在被派到东京法庭的时候,他还是英属印度殖民地的法官,判决的时候他已经是分裂独立的印度国家法官了。这是不是影响了他对所谓正义和公平的理解,不得而知。
其实,这一切的争论是多余的。因为,在我看来,东京审判是一个政治决定,从开始就是。其目的与其说是惩罚战犯,不如说是为二战定性,盖棺定论,不光是为了美国,更多的是为了日本,为了那个没有在审判中露面的最重要角色——天皇裕仁。
二战期间,站在正义对立面的轴心三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前两个国家的首脑:希特勒,墨索里尼,都得到了应有的下场。但在日本,谁是能和希,墨相提并论 的战犯?或者说,谁是当时的日本首脑?虽说日本号称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君主只是名义首脑,但被赋予了神格地位的天皇是不同的,这远远不是东条英机之辈能够 相比的。事实上,裕仁也做了不少超过立宪君主权限的事。比如,他曾逼迫首相田中辞职,不久死去,他也极力主张处死叛乱者。战争中重要决策会议包括对美国开 战决定他都参加。如果说,有人能阻止日本走向军国主义深渊的话,那么非天皇莫属了。那些高喊着天皇万岁而战死的日本兵都是裕仁战争责任的证明。
二战后,苏联,中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都将裕仁列为头号战犯,英国首相艾德礼和苏联斯大林甚至致电美军麦克阿瑟,要求绞死裕仁。在麦克阿瑟和裕仁 的首次见面中,据麦的回忆录:裕仁见面时表示,怎么处理他都无所谓,只要好好帮助日本百姓就行了。因此麦深为裕仁的人格所感动,云云。但据裕仁的侍从官回 忆记载,裕仁当时想的是如何不要让天皇制度在他手上断绝。但到底其过程中发生了些什么,迄今仍然是迷。
可以知道的是,美国在占领日本前有很多改造日本的计划,包括让冲绳独立,废除天皇制等。可是后来麦克阿瑟为什么改变了主意?一种推测是:为了迎接已逐渐开 始的冷战,需要一个像日本这样的桥头堡作为防线和基地,而维持天皇制显然要比废除它更容易使日本局势稳定。所以,让天皇逃脱已经是政治决策,东京审判不过 是使得这个步骤更加圆满而已。既然要让天皇脱罪,找个替死的是必然的。
为此,才有了把东条拔高为主谋,号称一切都是瞒着天皇干的等的安排。有这么一个插曲,一次东条在审判中无意中提到天皇决定一切等,当晚美方的检察官到监狱 里要求更改证词,将此删除。另外,东京审判还有一个重要的证人:原陆军少将田中隆吉。他为检察官方面作证,坐实了好几个战犯的罪行,导致死刑判决,甚至直 指东条以至于后者暴怒。田中作证的理由之一据说也正是为了维护天皇制。
在天皇不被惩罚的前提下,中国方面的不少要求还是得到了满足。包括将板桓征四郎和土肥原贤二处死。还有南京大屠杀的责任者松井石根,他作为甲级战犯,所谓 对和平的犯罪以及阴谋罪,并没有成立,在判决中是无罪的,他也不够这个级别。但因阻止和处罚参与屠杀的部下不力,而以乙丙级罪行被判死刑。相信这也是反映 了中国的要求。
美国在东京审判后匆忙决定了开倒车的措施,以防止日本被冷战的另一阵营和平演变,争取过去。 这些措施有允许以前和军国主义有关的被放逐的公务员复职,连被判了有期徒刑的甲级战犯,也允许出狱后从政。比如签署投降书的外相重光葵,在服满7年徒刑后又回到政界担任了外相。
还有一些以甲级战犯名义被逮捕,却被免予起诉释放的人物。其中最有名的是岸信介,他在战后初期担任日本首相达3年之久,并于1979年和另一名免予起诉的 甲级战犯笹川良一一起获得了第一届联合国和平奖,真是讽刺。他的弟弟佐藤荣作也是日本首相,197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他的外孙安倍晋三就是现任的日 本首相。
东京审判的确有不完备的地方,但那些不过是受当时的历史条件的局限,不应该将之割裂开来以现在的标准去要求。而日本的某些人一直纠缠这些不完备的地方,以 图推翻东京审判,将东条等涂抹成殉国者等,却又不敢正视天皇的战争责任(这个问题现在仍然是禁忌)。更重要的,是那些人故意忽略了另一个重要事实:接受东 京审判是日本回归国际社会的前提。
日本战后和西方世界的交战国签订了旧金山和约,1952年生效。虽说华约组织没有在和约上签字,但日本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日本重新回到了国 际社会。在和约第11条写着:Japan accepts the judgments of the International Military Tribunal for the Far East and of other Allied War Crimes Courts both within and outside Japan。这里的“accepts the judgments”表明日本接受东京审判,不过日本人留了个尾巴:将原文模棱两可成接受审判而不是接受判决。成为又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再看昭和天皇在战后的行为,倒像是彻底接受了美国的安排似的,因而和日本右派主张显得格格不入了。他发表的《人间宣言》(即表示他是人不是神)中说:我和 日本国民的关系,是建筑在相互信赖和敬爱基础上的,不是神话和传说决定的。天皇是现人神,日本民族是优等民族,注定要成为世界主宰的那些都是虚构的概念。 从而开始了日本改造的过程。此后他专注于虫子的研究,发现并以他的名字(Hirohito)命名了不少虫子。他对将甲级战犯灵位迁入靖国神社也颇为不满, 可能是考虑到利害关系吧,从此他再也没有参拜过靖国神社。
06-10-03
历史事件不是一个孤立的点,而是有纵线横面,对于争议颇多的事件,更是难以把握全面。我这里也只能尽力整理一下,写一个大概吧。
1945年8月8日,二战结束之际,美苏英法在伦敦通过了《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同年11月20日到第二年9月30日为止,在德国的纽伦堡以密谋罪,破坏 和平罪,战争罪以及反人道罪起诉并审判了22名纳粹战犯,以惩处轴心国的主要战犯,同时也起诉了纳粹党政治集团等组织,要彻底清除纳粹思想。以此为例,东 京审判也就是对日本战争罪行的清算。
东京审判的全部26亿日元费用都由日本承担,于1946年4月29日(这天是昭和天皇的生日)开始起诉,到1948年12月23日(这天是现在的明仁天皇的生日)对7名甲级战犯执行死刑为止。这些日期的选定,看来不仅仅是巧合。
日本从头开始,就对这场审判一直颇为不满,意见很多。比如,法庭规定用英美的法律体系,那就要求法官会英文或当地语言(日语)。但11名法官中,中国的梅 汝敖在中国也不是法官出身,而苏联和法国的法官不会说这两种语言。判决后法国的法官甚至抱怨说众法官从来没有全体聚会商议过。
最后的审判表决结果是以6比5通过,赞成的国家有美国,英国,苏联,中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审判长和菲律宾法官在另外提出异议报告书之后,最终赞 成了判决;荷兰和法国的少数派报告中,对判决内容的一部分表示了反对;只有印度的帕尔法官,提出了全面反对判决的少数派报告。
这个帕尔法官的少数派报告,在提出后即被美军禁止在日本发行,其中的不少观点至今仍然是争议的。比如,帕尔认为:无法判定日本有罪。这是因为如果要审判日 本,那么也应该能够审判盟军诸国;反之,如果战争罪不适用于盟军诸国,将原子弹爆炸以及对日本德国的轰炸排除在外的话,那么也不能只适用于日本。而东京审 判的本身,已经成了只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所谓“胜利者审判战败者”。帕尔还认为,战争以实力论胜负,和正义无关。他提到霍尔的笔记(Hull Note),这是日美开战前1941年11月27日美国国务卿霍尔在日美谈判中提出的最后提案,内容是要求日本撤出一切侵略的地区,这强硬的语气,可以让 人理解为最后通牒。由此又可以为日本阴谋发动战争开脱了。
帕尔为何持有这样的观点,可能和他的背景有关。在被派到东京法庭的时候,他还是英属印度殖民地的法官,判决的时候他已经是分裂独立的印度国家法官了。这是不是影响了他对所谓正义和公平的理解,不得而知。
其实,这一切的争论是多余的。因为,在我看来,东京审判是一个政治决定,从开始就是。其目的与其说是惩罚战犯,不如说是为二战定性,盖棺定论,不光是为了美国,更多的是为了日本,为了那个没有在审判中露面的最重要角色——天皇裕仁。
二战期间,站在正义对立面的轴心三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前两个国家的首脑:希特勒,墨索里尼,都得到了应有的下场。但在日本,谁是能和希,墨相提并论 的战犯?或者说,谁是当时的日本首脑?虽说日本号称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君主只是名义首脑,但被赋予了神格地位的天皇是不同的,这远远不是东条英机之辈能够 相比的。事实上,裕仁也做了不少超过立宪君主权限的事。比如,他曾逼迫首相田中辞职,不久死去,他也极力主张处死叛乱者。战争中重要决策会议包括对美国开 战决定他都参加。如果说,有人能阻止日本走向军国主义深渊的话,那么非天皇莫属了。那些高喊着天皇万岁而战死的日本兵都是裕仁战争责任的证明。
二战后,苏联,中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都将裕仁列为头号战犯,英国首相艾德礼和苏联斯大林甚至致电美军麦克阿瑟,要求绞死裕仁。在麦克阿瑟和裕仁 的首次见面中,据麦的回忆录:裕仁见面时表示,怎么处理他都无所谓,只要好好帮助日本百姓就行了。因此麦深为裕仁的人格所感动,云云。但据裕仁的侍从官回 忆记载,裕仁当时想的是如何不要让天皇制度在他手上断绝。但到底其过程中发生了些什么,迄今仍然是迷。
可以知道的是,美国在占领日本前有很多改造日本的计划,包括让冲绳独立,废除天皇制等。可是后来麦克阿瑟为什么改变了主意?一种推测是:为了迎接已逐渐开 始的冷战,需要一个像日本这样的桥头堡作为防线和基地,而维持天皇制显然要比废除它更容易使日本局势稳定。所以,让天皇逃脱已经是政治决策,东京审判不过 是使得这个步骤更加圆满而已。既然要让天皇脱罪,找个替死的是必然的。
为此,才有了把东条拔高为主谋,号称一切都是瞒着天皇干的等的安排。有这么一个插曲,一次东条在审判中无意中提到天皇决定一切等,当晚美方的检察官到监狱 里要求更改证词,将此删除。另外,东京审判还有一个重要的证人:原陆军少将田中隆吉。他为检察官方面作证,坐实了好几个战犯的罪行,导致死刑判决,甚至直 指东条以至于后者暴怒。田中作证的理由之一据说也正是为了维护天皇制。
在天皇不被惩罚的前提下,中国方面的不少要求还是得到了满足。包括将板桓征四郎和土肥原贤二处死。还有南京大屠杀的责任者松井石根,他作为甲级战犯,所谓 对和平的犯罪以及阴谋罪,并没有成立,在判决中是无罪的,他也不够这个级别。但因阻止和处罚参与屠杀的部下不力,而以乙丙级罪行被判死刑。相信这也是反映 了中国的要求。
美国在东京审判后匆忙决定了开倒车的措施,以防止日本被冷战的另一阵营和平演变,争取过去。 这些措施有允许以前和军国主义有关的被放逐的公务员复职,连被判了有期徒刑的甲级战犯,也允许出狱后从政。比如签署投降书的外相重光葵,在服满7年徒刑后又回到政界担任了外相。
还有一些以甲级战犯名义被逮捕,却被免予起诉释放的人物。其中最有名的是岸信介,他在战后初期担任日本首相达3年之久,并于1979年和另一名免予起诉的 甲级战犯笹川良一一起获得了第一届联合国和平奖,真是讽刺。他的弟弟佐藤荣作也是日本首相,197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他的外孙安倍晋三就是现任的日 本首相。
东京审判的确有不完备的地方,但那些不过是受当时的历史条件的局限,不应该将之割裂开来以现在的标准去要求。而日本的某些人一直纠缠这些不完备的地方,以 图推翻东京审判,将东条等涂抹成殉国者等,却又不敢正视天皇的战争责任(这个问题现在仍然是禁忌)。更重要的,是那些人故意忽略了另一个重要事实:接受东 京审判是日本回归国际社会的前提。
日本战后和西方世界的交战国签订了旧金山和约,1952年生效。虽说华约组织没有在和约上签字,但日本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日本重新回到了国 际社会。在和约第11条写着:Japan accepts the judgments of the International Military Tribunal for the Far East and of other Allied War Crimes Courts both within and outside Japan。这里的“accepts the judgments”表明日本接受东京审判,不过日本人留了个尾巴:将原文模棱两可成接受审判而不是接受判决。成为又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再看昭和天皇在战后的行为,倒像是彻底接受了美国的安排似的,因而和日本右派主张显得格格不入了。他发表的《人间宣言》(即表示他是人不是神)中说:我和 日本国民的关系,是建筑在相互信赖和敬爱基础上的,不是神话和传说决定的。天皇是现人神,日本民族是优等民族,注定要成为世界主宰的那些都是虚构的概念。 从而开始了日本改造的过程。此后他专注于虫子的研究,发现并以他的名字(Hirohito)命名了不少虫子。他对将甲级战犯灵位迁入靖国神社也颇为不满, 可能是考虑到利害关系吧,从此他再也没有参拜过靖国神社。
06-10-03
加拿大电视节目里的911五周年
加拿大电视台(CBC)和美国电视台纪念911五周年不同的是,更少了爱国主义等的宣传,没有宣扬所谓主旋律的约束,从而更能让我们看到从美国电视台上看不到的内容。
911前夜,CBC播出了两个专辑。一个是谈911毒粉尘的,另一个是谈阴谋论。就我看到的,略为复述如下。
一,毒粉尘
当双子楼轰然倒下时,一切都化为灰烬。这里的“一切”包括了牺牲者,建筑物,办公用品,电脑设备等,一切都被燃烧成白茫茫的灰尘。这种灰尘,是迄今为止从未存在过的东西,对于日以继夜的从事救护的警察,消防人员来说,呼吸进这样的粉尘,到底会有怎样的伤害,不得而知。
在现场拼命工作的人是怎么感觉的呢?救护人员Bill Dahl说:5分钟内你就看不见了因为灰尘进了你的眼睛,你发现你要将灰从口中吐出。当你吸进这灰的时候,它会烧灼你的鼻子,喉咙,眼睛,每个人都在咳嗽。
但是,美国政府对纽约市有迫切的要求: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包括股票交易所重开等。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政治压倒一切,于是环境保护部(EPA)发表了调查 报告:现在的空气没有令人担心的问题,对人体没有造成伤害的危险。事实上正如EPA的高级分析员休•考夫曼所说:如果是经济利益和消防员警察健康之间的选 择,那么总是选择前者的。
于是人们继续紧张的工作。与此同时,公司纷纷准备返回曼哈顿,开始雇用像Alex Sanchez这样的合同工打扫办公室,清除像火山灰一样覆盖的桌面,通风口。
问题是几个月后出现的。在现场工作了近500小时的警探James Zadroga,发现自己开始咳嗽,呼吸艰难,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他于今年1月6日去世。解剖发现,他的肺比常人的重了3倍,那些911的灰尘积累在里 面,使得他的肺再也不能正常工作,直到完全丧失功能。
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消防队员们身上。但是,和911过后不久布什将他们比作英雄完全不同的是:政府拒绝承认他们的问题是由911引起的,因此他们不得不为 此向各级政府申诉,否则就得不到医疗保险和生活费。布什政府开始同意支付1亿7500万美元作为费用,但其后又抽回了1亿2500万。近8千名受害者们继 续奋斗,才把这钱要了回来,但全部的钱也只够用3年的。
正因为政府一贯拒绝承认EPA的报告的失误,不愿承担相关的责任,消极回应受害者们的呼吁,Bill Dahl,600名911后被迫退休消防员救护员中的一个,对布什有如下的话讲:请将George Howard的警徽还给他母亲(注:布什在911后得到牺牲在911的警官George Howard的警徽作为纪念),你不配得到它。我认识George,和他在一起受训。你不配得到它是因为你不配称为公仆,你们对我们所做的一切是错的。
对于清洁工Alex,时间也晚了。他每天要借助一个喷雾器和18种药才能活下来,他的肺里长瘤,又被诊断出结核。他的医疗保险申请仍然被驳回。他才39岁。
二,阴谋论
美国人很喜欢阴谋论说。比如,政府一致的911结论是本拉登的基地干的,阴谋论则是会考虑是否还有特别的背景,美国政府是否参与在内。因此有不少有关书籍 大为畅销,最近有几个年轻人收集了些资料,建立了网站,质疑早已有定论的911事件,他们制作的电视片有过千万的点击量。网站见此:Loose Change。
他们的观点主要有如下几点:
1,双子楼是被炸毁而不是被烧毁的,因为他们通过录像看到在楼坍塌下来之前有爆炸点,有人证明听到爆炸声。
2,双子楼旁的7层楼建筑的可疑坍塌。
3,五角大楼被撞的地方不像是被飞机撞的。
4,联航93航班的可疑的坠落,据称离地3万英尺的高空是不可能接受到清晰的手机信号的。
具体看这里。
对此这样的疑点,CBC又请了另一方的专家进行一一批驳。
为何有阴谋论?因为布什政府直到911过后400多天才决定进行调查,作出定论,而给调查小组的资金和时间又明显不够,所以才让人们怀疑他们是否要故意掩 盖什么。当然,最大的可能是他们要尽量推卸各人要负的责任,但由此自然而然的推论是:如果隐瞒了一件事,那么就有可能隐瞒更多的真相,从而导致了阴谋论的 满天飞了。
06-09-11
911前夜,CBC播出了两个专辑。一个是谈911毒粉尘的,另一个是谈阴谋论。就我看到的,略为复述如下。
一,毒粉尘
当双子楼轰然倒下时,一切都化为灰烬。这里的“一切”包括了牺牲者,建筑物,办公用品,电脑设备等,一切都被燃烧成白茫茫的灰尘。这种灰尘,是迄今为止从未存在过的东西,对于日以继夜的从事救护的警察,消防人员来说,呼吸进这样的粉尘,到底会有怎样的伤害,不得而知。
在现场拼命工作的人是怎么感觉的呢?救护人员Bill Dahl说:5分钟内你就看不见了因为灰尘进了你的眼睛,你发现你要将灰从口中吐出。当你吸进这灰的时候,它会烧灼你的鼻子,喉咙,眼睛,每个人都在咳嗽。
但是,美国政府对纽约市有迫切的要求: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包括股票交易所重开等。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政治压倒一切,于是环境保护部(EPA)发表了调查 报告:现在的空气没有令人担心的问题,对人体没有造成伤害的危险。事实上正如EPA的高级分析员休•考夫曼所说:如果是经济利益和消防员警察健康之间的选 择,那么总是选择前者的。
于是人们继续紧张的工作。与此同时,公司纷纷准备返回曼哈顿,开始雇用像Alex Sanchez这样的合同工打扫办公室,清除像火山灰一样覆盖的桌面,通风口。
问题是几个月后出现的。在现场工作了近500小时的警探James Zadroga,发现自己开始咳嗽,呼吸艰难,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他于今年1月6日去世。解剖发现,他的肺比常人的重了3倍,那些911的灰尘积累在里 面,使得他的肺再也不能正常工作,直到完全丧失功能。
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消防队员们身上。但是,和911过后不久布什将他们比作英雄完全不同的是:政府拒绝承认他们的问题是由911引起的,因此他们不得不为 此向各级政府申诉,否则就得不到医疗保险和生活费。布什政府开始同意支付1亿7500万美元作为费用,但其后又抽回了1亿2500万。近8千名受害者们继 续奋斗,才把这钱要了回来,但全部的钱也只够用3年的。
正因为政府一贯拒绝承认EPA的报告的失误,不愿承担相关的责任,消极回应受害者们的呼吁,Bill Dahl,600名911后被迫退休消防员救护员中的一个,对布什有如下的话讲:请将George Howard的警徽还给他母亲(注:布什在911后得到牺牲在911的警官George Howard的警徽作为纪念),你不配得到它。我认识George,和他在一起受训。你不配得到它是因为你不配称为公仆,你们对我们所做的一切是错的。
对于清洁工Alex,时间也晚了。他每天要借助一个喷雾器和18种药才能活下来,他的肺里长瘤,又被诊断出结核。他的医疗保险申请仍然被驳回。他才39岁。
二,阴谋论
美国人很喜欢阴谋论说。比如,政府一致的911结论是本拉登的基地干的,阴谋论则是会考虑是否还有特别的背景,美国政府是否参与在内。因此有不少有关书籍 大为畅销,最近有几个年轻人收集了些资料,建立了网站,质疑早已有定论的911事件,他们制作的电视片有过千万的点击量。网站见此:Loose Change。
他们的观点主要有如下几点:
1,双子楼是被炸毁而不是被烧毁的,因为他们通过录像看到在楼坍塌下来之前有爆炸点,有人证明听到爆炸声。
2,双子楼旁的7层楼建筑的可疑坍塌。
3,五角大楼被撞的地方不像是被飞机撞的。
4,联航93航班的可疑的坠落,据称离地3万英尺的高空是不可能接受到清晰的手机信号的。
具体看这里。
对此这样的疑点,CBC又请了另一方的专家进行一一批驳。
为何有阴谋论?因为布什政府直到911过后400多天才决定进行调查,作出定论,而给调查小组的资金和时间又明显不够,所以才让人们怀疑他们是否要故意掩 盖什么。当然,最大的可能是他们要尽量推卸各人要负的责任,但由此自然而然的推论是:如果隐瞒了一件事,那么就有可能隐瞒更多的真相,从而导致了阴谋论的 满天飞了。
06-09-11
杂谈双重国籍
一场中东的冲突使得很多人包括我在内吃惊的看到了这样一个现实:黎巴嫩居然有近5万持黎,加拿大双重国籍的居民。黎是法国的前殖民地,持法国护照的也没有 持加拿大护照的多。这下引起众人议论纷纷,指责他们贪图便宜者有之,指责他们没有为加拿大做出贡献者有之,更有人提出了加拿大应不应该有双重国籍的问题。
人们常爱把加拿大和美国相比,其实两国之间差距很大。就国籍问题来说,美国是和原宗主国--英国打了一仗,才赢得独立的,所以取得美国国籍在当时来说就是 终极的背叛英国,有着和原来国家决裂的意味。很长时间里,美国入籍誓词中一直有和原祖国断绝关系的内容。而加拿大则完全不同,因为长期以来隶属于英国,直 到47年由老马田(前总理马田他爹)的法案才提出加拿大国籍在公民取得他国国籍后自动取消,但从没有要求宣誓断绝原祖国关系。
世界不断的发展,美国也渐渐放松了对国籍的管理,虽然决不公开承认双重国籍,但公民取得他国护照甚至参加他国选举,已经不会导致美国国籍的丧失。而加拿大 对取消国籍的限制也早在77年就被取消了。据统计,和71年的60%相比,2001年有70%的移民选择了加入加拿大国籍;与此同时,美国的移民在70年 时为64%,2000年时为40%。因此双重国籍制度能使移民更好的融入当地社会。澳大利亚在2002年也开始承认双重国籍,总理霍华德说:希望澳大利亚 人能成为跨国公司的主管,不受当地国籍的限制。
对于持双重国籍并居住国外的加拿大公民,是有如国会议员特纳这样的意见:他们不住在这里,也不缴税,为什么要由加拿大纳税者负担的加拿大政府对他们负责呢?为什么加拿大的旅游者要和那些一直住在那里的所谓公民一起排队避难呢?
对此我不能同意。因为我不支持任何将公民划分等级的做法,这会导致后患无穷。如果这些双重公民选择了放弃黎巴嫩国籍的话,就没有议论了吗?还会有,有人会问:为什么这些从不缴税的可以和我们这些辛苦纳税的一样享受公民待遇?要知道,美国公民到哪里都是要给美国政府缴税的。
再往后呢?有近100万的加拿大公民生活在美国,他们不缴税给加拿大,但如果都选择回加拿大过退休生活的话,必然要给加拿大医疗系统带来沉重负担。10多 年前,省医疗支出占总支出的20%,现在已经到了40%,预测10多年后要到60%。是不是有人会对此也提出意见呢?如果这样类推,那么有人对于我们这样 的移民有看法也变得顺理成章了。
所以,我不能支持特纳议员的观点。
以上的一些观点资料源自麦克林的这篇文章:
O Canada, do we stand on guard for thee?
06-08-11
人们常爱把加拿大和美国相比,其实两国之间差距很大。就国籍问题来说,美国是和原宗主国--英国打了一仗,才赢得独立的,所以取得美国国籍在当时来说就是 终极的背叛英国,有着和原来国家决裂的意味。很长时间里,美国入籍誓词中一直有和原祖国断绝关系的内容。而加拿大则完全不同,因为长期以来隶属于英国,直 到47年由老马田(前总理马田他爹)的法案才提出加拿大国籍在公民取得他国国籍后自动取消,但从没有要求宣誓断绝原祖国关系。
世界不断的发展,美国也渐渐放松了对国籍的管理,虽然决不公开承认双重国籍,但公民取得他国护照甚至参加他国选举,已经不会导致美国国籍的丧失。而加拿大 对取消国籍的限制也早在77年就被取消了。据统计,和71年的60%相比,2001年有70%的移民选择了加入加拿大国籍;与此同时,美国的移民在70年 时为64%,2000年时为40%。因此双重国籍制度能使移民更好的融入当地社会。澳大利亚在2002年也开始承认双重国籍,总理霍华德说:希望澳大利亚 人能成为跨国公司的主管,不受当地国籍的限制。
对于持双重国籍并居住国外的加拿大公民,是有如国会议员特纳这样的意见:他们不住在这里,也不缴税,为什么要由加拿大纳税者负担的加拿大政府对他们负责呢?为什么加拿大的旅游者要和那些一直住在那里的所谓公民一起排队避难呢?
对此我不能同意。因为我不支持任何将公民划分等级的做法,这会导致后患无穷。如果这些双重公民选择了放弃黎巴嫩国籍的话,就没有议论了吗?还会有,有人会问:为什么这些从不缴税的可以和我们这些辛苦纳税的一样享受公民待遇?要知道,美国公民到哪里都是要给美国政府缴税的。
再往后呢?有近100万的加拿大公民生活在美国,他们不缴税给加拿大,但如果都选择回加拿大过退休生活的话,必然要给加拿大医疗系统带来沉重负担。10多 年前,省医疗支出占总支出的20%,现在已经到了40%,预测10多年后要到60%。是不是有人会对此也提出意见呢?如果这样类推,那么有人对于我们这样 的移民有看法也变得顺理成章了。
所以,我不能支持特纳议员的观点。
以上的一些观点资料源自麦克林的这篇文章:
O Canada, do we stand on guard for thee?
06-08-11
你有多加拿大人?
自从到了加拿大,整天听到什么主流意识,融入主流什么的,耳朵都快生出老茧了。其实那些所谓的主流宣传,不少还是夹杂了私货的。什么是主流?想大多数加拿大人所想,做大多数加拿大人所做,也就差不多了,没有那么神秘的核心团体和高不可攀的障碍。
这一期《麦克林》杂志就有一篇不错的文章:How Canadian are you?应该翻译成你有多加拿大人?吧。这文章是基于社会学家Reginald Bibby的研究项目。自1975年以来每5年举行一次。第7次也就是这次,是在2005年7月到11月间进行的,按照1600名问卷的回答做出的。从这文章的标题和内容可以看出,判断你加拿大人度的标准也就是看你的想法和习惯和这些普通的加拿大人有什么不同。从这些加拿大人日常关心的问题的回答,也可以看到30多年来社会意识的变迁,很有参考价值。摘录整理如下(数字都是百分比数):
价值观,什么是最重要的:自由,90;家庭,83;被爱,82;做加拿大人,62;成功的职业,51;参与社区,15。
教育孩子什么是最重要的:为自己行为负责,92;礼貌,85;关心他人,80;好的举止行为,79;让世界变得更好,67。
最担心的:时间不够,47;钱不够,39;健康,37;孩子,35;孤独,20。
2005年里相当严重的问题:医疗,86;环境,83;油价,79;恐怖主义,59;美国的影响,58。
同10年前相比,现在更缺额外可以使用的钱,54。
一天睡7到8个小时,65;只睡6小时,21。
每天看2到4小时电视,21;每天1到2小时,49。
努力工作不一定就是升迁的保证,50。
如果付额外的钱的话,我们有权使用私营医疗,28;不怎么同意,41。
对别人和对自己孩子的要求不同。同意别人离婚,70%,对自己孩子离婚,41%同意;同意别人非婚性行为,65%,对自己孩子,53%;同意别人同居,73%,对自己孩子,53%同意;同意别人私生子,57%,对自己孩子,33%。
49%的妇女认为应该全面禁止色情资料,1/3的男性也这么认为。虽说30多年来比例变化不大,但色情资料的定义已经变了,以前连花花公子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都算在内,现在却是指儿童色情或者含暴力行为了。
看到周围什么样的人使我们不安?性侵犯者,96;酒精中毒者,71;前精神病人,63;再生福音派的基督徒,31;警察24;穆斯林,18;犹太人,5。
社会意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流动的,主流的流应该是意识流吧。比如,1975年,三人中就有一人认为妻子不应该上班,如果丈夫能养活她的话;现在只是10人中的1人了。
30年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婴儿潮一代的影响,当年只占社会一部分的这一代现在成了主体,他们的价值观也成了主流。他们将自由放在价值的第一位,高于其他一切。正因为这么看重自由,加拿大人也倾向于给与他人自由,自由的生活方式,开始变得多元起来。
同样的倾向也反映在家庭观上。30年前,理想的家庭像只有一个:母亲,父亲,和1.7个孩子。但有研究认为,如果一个人在成功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他也倾向 于重复类似的家庭生活,反之亦然。婴儿潮一代生长的家庭经历了离婚,单亲等各种变化,所以认同30年前理想的少了(现在10人中只有6人认同)。同样的态 度也扩展到不同种族甚至同性的关系。比如75年婴儿潮的人们有81%认同不同肤色的结合,相对于全体加人的55%;而现在则是92%对94%了。(美国在 1990年时只有48%的赞同)对于同性婚姻,已有一半的同意,另有22%的虽不同意,但认可这是公民权利之一。对于同性家庭的领养问题,也有61%的同 意。
这些变化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女性。加拿大人之所以变得更加宽容,不断增加的女性在公共社会的影响也是原因之一。比如对同性行为,75年时男的只有33% 同意,而女性有52%;2005年时,男61,女70;对于同性婚姻,男39%,女56%。这些倾向也影响了更年轻的一代,现在83%的18到34岁的女 性同意同性问题。
这里不可避免的要谈到加拿大和美国的不同。加拿大人普遍不将问题绝对化,只有稍对一些和稍错一些,而美国人则坚持认为对错分明。这都源于宗教信仰的不同。 虽说两国都是基督徒占了绝大多数,但在美国有约1/3的人认为他们是再生福音派,相对之下,加拿大只有8%。因为再生福音派的信徒们坚持所谓传统的家庭价 值,所以这福音派的人数的巨大不同,就形成了美加之间的差异。
57%的加拿大人认为妇女可以以家庭低收入无法抚养更多的孩子为由选择流产,美国只有41%的同意。
同意同性关系,加60,美38;婚前性行为,加80,美64;只要需要就可以合法堕胎,加43,美27;移民对国家有好处,加78,美64。
在美国,有着巨大影响的清教徒似的意识将性认定为禁忌和羞耻,才是Janet Jackson的露胸事件被大作文章,如果在加拿大,则最多是一笑了之吧。
看数据中加拿大人对再生福音派的基督徒的不安远远高于穆斯林就可以知道为什么美国现政府是如此不受加拿大人欢迎了,小布什就被当作再生福音派的象征。其实 大多数加拿大人即使是基督徒也主张宽容,对原教旨主义者都没有好感,所以才会反对安省使用穆斯林法典做民事调解,也反对原教旨基督徒们反同性婚姻和堕胎问 题,因为这是政教合一的企图。
最后再引用一个数据作为结尾:
75%的加拿大人反对这个观点:加拿大应该只管加拿大的事,让其余的地方自己管自己。
这应该就是维护国际和平和自愿者那样的白求恩精神吧。
读到这里,你觉得你有多加拿大人呢?
06-06-30
这一期《麦克林》杂志就有一篇不错的文章:How Canadian are you?应该翻译成你有多加拿大人?吧。这文章是基于社会学家Reginald Bibby的研究项目。自1975年以来每5年举行一次。第7次也就是这次,是在2005年7月到11月间进行的,按照1600名问卷的回答做出的。从这文章的标题和内容可以看出,判断你加拿大人度的标准也就是看你的想法和习惯和这些普通的加拿大人有什么不同。从这些加拿大人日常关心的问题的回答,也可以看到30多年来社会意识的变迁,很有参考价值。摘录整理如下(数字都是百分比数):
价值观,什么是最重要的:自由,90;家庭,83;被爱,82;做加拿大人,62;成功的职业,51;参与社区,15。
教育孩子什么是最重要的:为自己行为负责,92;礼貌,85;关心他人,80;好的举止行为,79;让世界变得更好,67。
最担心的:时间不够,47;钱不够,39;健康,37;孩子,35;孤独,20。
2005年里相当严重的问题:医疗,86;环境,83;油价,79;恐怖主义,59;美国的影响,58。
同10年前相比,现在更缺额外可以使用的钱,54。
一天睡7到8个小时,65;只睡6小时,21。
每天看2到4小时电视,21;每天1到2小时,49。
努力工作不一定就是升迁的保证,50。
如果付额外的钱的话,我们有权使用私营医疗,28;不怎么同意,41。
对别人和对自己孩子的要求不同。同意别人离婚,70%,对自己孩子离婚,41%同意;同意别人非婚性行为,65%,对自己孩子,53%;同意别人同居,73%,对自己孩子,53%同意;同意别人私生子,57%,对自己孩子,33%。
49%的妇女认为应该全面禁止色情资料,1/3的男性也这么认为。虽说30多年来比例变化不大,但色情资料的定义已经变了,以前连花花公子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都算在内,现在却是指儿童色情或者含暴力行为了。
看到周围什么样的人使我们不安?性侵犯者,96;酒精中毒者,71;前精神病人,63;再生福音派的基督徒,31;警察24;穆斯林,18;犹太人,5。
社会意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流动的,主流的流应该是意识流吧。比如,1975年,三人中就有一人认为妻子不应该上班,如果丈夫能养活她的话;现在只是10人中的1人了。
30年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婴儿潮一代的影响,当年只占社会一部分的这一代现在成了主体,他们的价值观也成了主流。他们将自由放在价值的第一位,高于其他一切。正因为这么看重自由,加拿大人也倾向于给与他人自由,自由的生活方式,开始变得多元起来。
同样的倾向也反映在家庭观上。30年前,理想的家庭像只有一个:母亲,父亲,和1.7个孩子。但有研究认为,如果一个人在成功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他也倾向 于重复类似的家庭生活,反之亦然。婴儿潮一代生长的家庭经历了离婚,单亲等各种变化,所以认同30年前理想的少了(现在10人中只有6人认同)。同样的态 度也扩展到不同种族甚至同性的关系。比如75年婴儿潮的人们有81%认同不同肤色的结合,相对于全体加人的55%;而现在则是92%对94%了。(美国在 1990年时只有48%的赞同)对于同性婚姻,已有一半的同意,另有22%的虽不同意,但认可这是公民权利之一。对于同性家庭的领养问题,也有61%的同 意。
这些变化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女性。加拿大人之所以变得更加宽容,不断增加的女性在公共社会的影响也是原因之一。比如对同性行为,75年时男的只有33% 同意,而女性有52%;2005年时,男61,女70;对于同性婚姻,男39%,女56%。这些倾向也影响了更年轻的一代,现在83%的18到34岁的女 性同意同性问题。
这里不可避免的要谈到加拿大和美国的不同。加拿大人普遍不将问题绝对化,只有稍对一些和稍错一些,而美国人则坚持认为对错分明。这都源于宗教信仰的不同。 虽说两国都是基督徒占了绝大多数,但在美国有约1/3的人认为他们是再生福音派,相对之下,加拿大只有8%。因为再生福音派的信徒们坚持所谓传统的家庭价 值,所以这福音派的人数的巨大不同,就形成了美加之间的差异。
57%的加拿大人认为妇女可以以家庭低收入无法抚养更多的孩子为由选择流产,美国只有41%的同意。
同意同性关系,加60,美38;婚前性行为,加80,美64;只要需要就可以合法堕胎,加43,美27;移民对国家有好处,加78,美64。
在美国,有着巨大影响的清教徒似的意识将性认定为禁忌和羞耻,才是Janet Jackson的露胸事件被大作文章,如果在加拿大,则最多是一笑了之吧。
看数据中加拿大人对再生福音派的基督徒的不安远远高于穆斯林就可以知道为什么美国现政府是如此不受加拿大人欢迎了,小布什就被当作再生福音派的象征。其实 大多数加拿大人即使是基督徒也主张宽容,对原教旨主义者都没有好感,所以才会反对安省使用穆斯林法典做民事调解,也反对原教旨基督徒们反同性婚姻和堕胎问 题,因为这是政教合一的企图。
最后再引用一个数据作为结尾:
75%的加拿大人反对这个观点:加拿大应该只管加拿大的事,让其余的地方自己管自己。
这应该就是维护国际和平和自愿者那样的白求恩精神吧。
读到这里,你觉得你有多加拿大人呢?
06-06-30
想要握住公仆的手—本地时政研究17
公仆这词应该是从英文Public Servant来的吧。既然是仆人,那么作为主人的我们--纳税人,自然觉得地位高于他们了。且慢,现在人人平等,不可以有这种意识,何况,还有高薪养廉 这一说,现在的所谓公仆,也就是公务员,可有着我们主人不敢想象的优厚待遇。
就拿我们素里来说,在2003年时就有24位公仆年收超过10万,比如:
计划总管Murray Dinwoodie,$172, 661.21
工程总管Paul Ham, $155,936.65
市法律顾问Craig MacFarlane, $145,571.06
财政总管Vivienne Wilke,$143,802.74
消防总管Len Garis,$127,957.75
公园总管Gerry McKinnon,$124,112.17
公园运行管理Owen Croy,$115,540.37
其中最突出的是Umendra Mital,素里市府总管,2003年时的年薪是$204,900,连同其他福利在内,则有$250, 626.52了。可以和他相比的是温哥华市总管的Judy Rogers,2003年年薪是$203,486.09。有人以温哥华市公仆(多于7000人)比素里(1200人)多来指责Umendra收入过高,但 素里市议员不这么看,他们说:俺们付给Mital的每一分都值得。
这位Mital是个什么人物?他原来是曼省自然资源代理部长,99年开始担任素里市总管,起薪是15万。Mital一直是素里前市长的心腹,和议会关系也 极好。即使他和当地商人亲密关系被揭露:他妻子投资于一家公司,而这公司又要投标素里市项目,形成利益冲突,后来又得知这家公司事实上还承包了他在白石镇 房子的建设。占市议会多数的前市长那派还是让他轻松过关了。当时的议员Dianne Watts女士虽表示不满,但也不可奈何。
不过一朝天子一朝臣,前市长下台后,Mital也要辞职了,因为上台的正是那位对他不满的Dianne。可是,公仆们的辞职不同于我们普通打工族的辞职, 他们可以得到优厚的退职补贴。这在Mital和素里市签订的合同里早就写好了的:退职后应得18个月的工资,加上每工作一年就得到额外一个月的工资。这样 理论上他可以拿到2年的工资作为退职金。
他实际所得的是接下来2年里每两个星期得到10,908$,总共是565,230$,按年薪220,635$计算。汽车支出:13,200;7周休假:29,700$;4周加班:16,972$;电器支出:3,108$。
真是让人羡慕。其实他也不需要像新移民那样面临找工作的考验,因为虽说他在素里市政府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是5月底,但他早已在3月初开始就烈治文的一家公司上班了。这么多年公仆生涯给他带来的人际关系是无价的。
让人羡慕的公仆何止是素里市总管?菲沙医疗管理机构FHA因为管理问题终止了和CEO Bob Smith的合同,为此付出的代价是40万加币。这还不是记录,2001年FHA终止了前南菲沙地区CEO Pat Zanon的合同,代价是70万加币。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切都是合乎法规的。如同那位有名的造币厂(MINT)头头David Dingwall因为薄荷口香糖(MINT)丑闻辞职后对他领取高额退职金时说的名言:I'm entitled to my entitlements. 我也不知道怎么翻译这句话好,俺就是配得到俺配得到的东西?
如果是私人公司,老百姓也无话可说。问题是,这些都是公仆啊,他们配得到的(Entitlement)可都是我们的税金啊。真想握住这些伸向我们口袋里的公仆的手,深情地问:你们怎么还没拿够啊?
06-06-17
就拿我们素里来说,在2003年时就有24位公仆年收超过10万,比如:
计划总管Murray Dinwoodie,$172, 661.21
工程总管Paul Ham, $155,936.65
市法律顾问Craig MacFarlane, $145,571.06
财政总管Vivienne Wilke,$143,802.74
消防总管Len Garis,$127,957.75
公园总管Gerry McKinnon,$124,112.17
公园运行管理Owen Croy,$115,540.37
其中最突出的是Umendra Mital,素里市府总管,2003年时的年薪是$204,900,连同其他福利在内,则有$250, 626.52了。可以和他相比的是温哥华市总管的Judy Rogers,2003年年薪是$203,486.09。有人以温哥华市公仆(多于7000人)比素里(1200人)多来指责Umendra收入过高,但 素里市议员不这么看,他们说:俺们付给Mital的每一分都值得。
这位Mital是个什么人物?他原来是曼省自然资源代理部长,99年开始担任素里市总管,起薪是15万。Mital一直是素里前市长的心腹,和议会关系也 极好。即使他和当地商人亲密关系被揭露:他妻子投资于一家公司,而这公司又要投标素里市项目,形成利益冲突,后来又得知这家公司事实上还承包了他在白石镇 房子的建设。占市议会多数的前市长那派还是让他轻松过关了。当时的议员Dianne Watts女士虽表示不满,但也不可奈何。
不过一朝天子一朝臣,前市长下台后,Mital也要辞职了,因为上台的正是那位对他不满的Dianne。可是,公仆们的辞职不同于我们普通打工族的辞职, 他们可以得到优厚的退职补贴。这在Mital和素里市签订的合同里早就写好了的:退职后应得18个月的工资,加上每工作一年就得到额外一个月的工资。这样 理论上他可以拿到2年的工资作为退职金。
他实际所得的是接下来2年里每两个星期得到10,908$,总共是565,230$,按年薪220,635$计算。汽车支出:13,200;7周休假:29,700$;4周加班:16,972$;电器支出:3,108$。
真是让人羡慕。其实他也不需要像新移民那样面临找工作的考验,因为虽说他在素里市政府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是5月底,但他早已在3月初开始就烈治文的一家公司上班了。这么多年公仆生涯给他带来的人际关系是无价的。
让人羡慕的公仆何止是素里市总管?菲沙医疗管理机构FHA因为管理问题终止了和CEO Bob Smith的合同,为此付出的代价是40万加币。这还不是记录,2001年FHA终止了前南菲沙地区CEO Pat Zanon的合同,代价是70万加币。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切都是合乎法规的。如同那位有名的造币厂(MINT)头头David Dingwall因为薄荷口香糖(MINT)丑闻辞职后对他领取高额退职金时说的名言:I'm entitled to my entitlements. 我也不知道怎么翻译这句话好,俺就是配得到俺配得到的东西?
如果是私人公司,老百姓也无话可说。问题是,这些都是公仆啊,他们配得到的(Entitlement)可都是我们的税金啊。真想握住这些伸向我们口袋里的公仆的手,深情地问:你们怎么还没拿够啊?
06-06-17
教师罢工有感
人们对去年秋天BC省教师非法罢工记忆犹新,现在又传来了85%以上教师投票同意罢工的消息。上一次罢工,老师们拿班级人数做文章,声称他们也是为了学生 而斗争,赢得了大家特别是很多尚未续约的其他公共事业部门工会的支持;这次情况不同,政府釜底抽薪,先立法通过班级人数限制,夺取了老师们的拿手武器,使 得这次斗争只剩下为自己涨工资的理由,然后以奖金为诱饵(这一招已经招降了很多工会),多管齐下,逼迫老师们就范。工会于是要求教师们团结起来准备再进行 罢工。一时间,大家议论纷纷。
我去年曾写过一篇 我对教师罢工以及一些相关问题的看法的文章,引来一些争论,甚至有人说我是站在工会一边的,可能是我的表达能力不够的原因吧。这里试着再解释一下我的观点。
不同的社会按照不同的游戏规则行事。那么政府和工会之间是怎样玩游戏的呢?按照劳资谈判的制度,教师工会和作为政府一方的学校管理局才能坐下来讨价还价。 如同打牌一样,双方手里都需要有王牌,这样才能平等的玩。政府手上的牌是立法,立法通过决议,比如强迫老师复工,接受合同等;工会手上的牌就是罢工了,这 是他们唯一的牌。当然在达成协议前还要有试探,察言观色,探对方的底牌,比如这次政府开价4年8%,老师要求3年24%,就是符合俗话说的"漫天开价,就 地还价"。但是双方是否有达成合意的可能,要看哪一方做好让步的准备了。前一次罢工时,民意在教师这边(和华人的民意略有不同),所以政府也不能太过强 硬;这一次的情况不同,虽然教师们可以说他们只是仿效议员们为自己一年加薪15%(未遂)的做法,老百姓则感觉厌烦了。这次的舆论调查也显示:支持教师罢 工的比率和上次相比低多了。这一点想必教师工会不会不感受得到,也应该能影响到他们真正付诸于行动的决心吧。
不过我认为重复已有的争论是没有意义的,如果双方都是在劳资交涉制度下按照游戏规则行事,那么根本就没有什么可以谴责的,就是要旗帜鲜明地为自己争取利 益,用尽一切可用的手段,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这也应该是规则之一吧,看那些议员们如何慷慨地为自己加薪就知道了。所以要解决这个老问题,除非完全撤销现 有的公共事业部门的雇员包括教师,连同所谓的公仆们的加薪制度,按照通货膨胀率和工作年份来计算加薪幅度,也可以省却很多纠纷。
问题是,这个方法的可行性不高。因为在加拿大,工会成员很多,连同他们的家庭成员在内,占人口比较大的一部分,比率足够高,高到使你无法改变现状,只好看着这劳资纠纷的闹剧年年上演,又无可奈何,只能想:哪天咱也入工会了,也一定要行使一下这罢工的权利,损人不利己。
06-06-09
我去年曾写过一篇 我对教师罢工以及一些相关问题的看法的文章,引来一些争论,甚至有人说我是站在工会一边的,可能是我的表达能力不够的原因吧。这里试着再解释一下我的观点。
不同的社会按照不同的游戏规则行事。那么政府和工会之间是怎样玩游戏的呢?按照劳资谈判的制度,教师工会和作为政府一方的学校管理局才能坐下来讨价还价。 如同打牌一样,双方手里都需要有王牌,这样才能平等的玩。政府手上的牌是立法,立法通过决议,比如强迫老师复工,接受合同等;工会手上的牌就是罢工了,这 是他们唯一的牌。当然在达成协议前还要有试探,察言观色,探对方的底牌,比如这次政府开价4年8%,老师要求3年24%,就是符合俗话说的"漫天开价,就 地还价"。但是双方是否有达成合意的可能,要看哪一方做好让步的准备了。前一次罢工时,民意在教师这边(和华人的民意略有不同),所以政府也不能太过强 硬;这一次的情况不同,虽然教师们可以说他们只是仿效议员们为自己一年加薪15%(未遂)的做法,老百姓则感觉厌烦了。这次的舆论调查也显示:支持教师罢 工的比率和上次相比低多了。这一点想必教师工会不会不感受得到,也应该能影响到他们真正付诸于行动的决心吧。
不过我认为重复已有的争论是没有意义的,如果双方都是在劳资交涉制度下按照游戏规则行事,那么根本就没有什么可以谴责的,就是要旗帜鲜明地为自己争取利 益,用尽一切可用的手段,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这也应该是规则之一吧,看那些议员们如何慷慨地为自己加薪就知道了。所以要解决这个老问题,除非完全撤销现 有的公共事业部门的雇员包括教师,连同所谓的公仆们的加薪制度,按照通货膨胀率和工作年份来计算加薪幅度,也可以省却很多纠纷。
问题是,这个方法的可行性不高。因为在加拿大,工会成员很多,连同他们的家庭成员在内,占人口比较大的一部分,比率足够高,高到使你无法改变现状,只好看着这劳资纠纷的闹剧年年上演,又无可奈何,只能想:哪天咱也入工会了,也一定要行使一下这罢工的权利,损人不利己。
06-06-09
从护士Nayirah的故事说开去
16年前的1990年10月,Nayirah护士给全世界讲了一个很震撼人心的故事。那是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年仅15岁的科威特难民Nayirah作 证,在她还是科威特市医院护士时,看到伊拉克占领军冲进医院,将保温箱里的婴儿取出放在冰冷的地上,任其死去。这个故事被媒体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报道,对美 国政策形成也有重要的影响力。当时的老布什总统在此后5星期里就6次引用了这故事,在国会中有6名众议员承认这故事足够让他们支持对伊拉克的战争,而7名 参议员在辩论中提到了这个故事,最后参议院是以52对47的票数通过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的决议的。
当时尚在中国的我,也通过中国的电视新闻,得知了这个故事。可是又怎想象得到,这故事彻头彻尾就是精心编造,设计并演出的呢?
事实是,是科威特流亡政府雇佣了Hill & Knowlton公司,为了赢得美国的军事行动支持。事后Hill & Knowlton又从美国政府获得1400万美元的作为宣传战争的报酬,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当时在华盛顿办公室的头头是Craig Fuller,也是老布什总统的好朋友和前部下。其实根本就没有Nayirah护士这个人,她是由科威特王族驻美大使Saud Nasir al-Sabaah的女儿扮演的,后来那个医院的真正的护士们也否认了Nayirah的存在,更不要说这个虚构的故事了。
Lauri Fitz-Pegado,后来成为商务部长助理,撰写了这个故事并指导了所谓Nayirah的演技,也准备了在联合国的作证。她的活跃不限于此,2003年还为真伪莫辨的拯救美国女兵Jessica Lynch的故事书作宣传。
那么这个Hill & Knowlton公司又是什么呢?这是个著名的搞公关的公司,成立于1927年,现在在全世界有1100名雇员。该公司最擅长的就是做宣传,迎合政府搞好 公共关系的需要,一小时收费可达350美元。他们的几个有争议的著名的宣传成果除了这个Nayirah护士故事外,还有:
1953年,受雇于烟草工业,对付香烟致癌的科学发现。他们的做法是在各大报纸杂志上宣传,误导读者相信吸烟和生癌没有可以证实的联系。
1994年,受雇于著名的防晒霜制造商Coppertone,帮助扩大销售。他们夸大了臭氧层的故事,使得人们普遍相信:使用Coppertone的产品可以防晒,防止皮肤癌。
不过该公司好像生意范围很大,有批评说他跟中国,秘鲁,印尼,以色列,埃及这类所谓人权落后国家也照做生意不误,1991年从这些国家得到的收入也有1400万。
Nayirah护士的故事能够畅行无阻,还得益于另一个政客:众议员Tom Lantos。因为是他向国会介绍了Nayirah护士。他这么做,也不是没有好处的。Tom Lantos当时还是国会人权组织的主席,而这组织的办公室,正是由Hill & Knowlton公司免费提供的。Tom Lantos现在仍是活跃的政治家,最近的新闻是他在国会义正词严的斥责中国政府对新闻的控制和捏造了。
06-06-08
当时尚在中国的我,也通过中国的电视新闻,得知了这个故事。可是又怎想象得到,这故事彻头彻尾就是精心编造,设计并演出的呢?
事实是,是科威特流亡政府雇佣了Hill & Knowlton公司,为了赢得美国的军事行动支持。事后Hill & Knowlton又从美国政府获得1400万美元的作为宣传战争的报酬,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当时在华盛顿办公室的头头是Craig Fuller,也是老布什总统的好朋友和前部下。其实根本就没有Nayirah护士这个人,她是由科威特王族驻美大使Saud Nasir al-Sabaah的女儿扮演的,后来那个医院的真正的护士们也否认了Nayirah的存在,更不要说这个虚构的故事了。
Lauri Fitz-Pegado,后来成为商务部长助理,撰写了这个故事并指导了所谓Nayirah的演技,也准备了在联合国的作证。她的活跃不限于此,2003年还为真伪莫辨的拯救美国女兵Jessica Lynch的故事书作宣传。
那么这个Hill & Knowlton公司又是什么呢?这是个著名的搞公关的公司,成立于1927年,现在在全世界有1100名雇员。该公司最擅长的就是做宣传,迎合政府搞好 公共关系的需要,一小时收费可达350美元。他们的几个有争议的著名的宣传成果除了这个Nayirah护士故事外,还有:
1953年,受雇于烟草工业,对付香烟致癌的科学发现。他们的做法是在各大报纸杂志上宣传,误导读者相信吸烟和生癌没有可以证实的联系。
1994年,受雇于著名的防晒霜制造商Coppertone,帮助扩大销售。他们夸大了臭氧层的故事,使得人们普遍相信:使用Coppertone的产品可以防晒,防止皮肤癌。
不过该公司好像生意范围很大,有批评说他跟中国,秘鲁,印尼,以色列,埃及这类所谓人权落后国家也照做生意不误,1991年从这些国家得到的收入也有1400万。
Nayirah护士的故事能够畅行无阻,还得益于另一个政客:众议员Tom Lantos。因为是他向国会介绍了Nayirah护士。他这么做,也不是没有好处的。Tom Lantos当时还是国会人权组织的主席,而这组织的办公室,正是由Hill & Knowlton公司免费提供的。Tom Lantos现在仍是活跃的政治家,最近的新闻是他在国会义正词严的斥责中国政府对新闻的控制和捏造了。
06-06-08
12.30加币的代价—本地时政研究16
说人去店里不付钱吃白食是吃霸王餐,现在大温地区的油价上涨,又有了霸王油的说法,英文是Gas and Dash。这意思无非就是利用加油站可以先加油再付钱的做法,加完了油就一踩油门,溜之大吉。
遇见这种事,加油站该怎么办?店员是冲出来记下车牌号,但如果是失窃车的话就无可奈何了。损失由谁负责?很多店员只能自认倒霉,自掏腰包了事。
2005年3月初,Maple Ridge的一个Esso加油站就经历了这样的事件。一名16岁的少年驾着一辆偷来的车,载了一个15岁的乘客,偷了油就跑。24岁的店员Grant De Patie赶忙冲出来想阻止,结果被撞倒,一路被拖了7.5公里而死。加油站显示少年偷的油价值12.30加币。
Grant De Patie这么做有他的理由,他以前在另一个加油站打工时也遇上同样的事件,他没有追出去,却被老板要求支付差额,他拒绝了,也因此失去了工作。12.30不是个大数字,但他还是在乎的。要说明的是,这个Esso加油站没有强迫店员自赔的规矩。
Grant De Patie家就在附近,他还是素里长大的。他一面打工,一面梦想可以回到学校继续学习。他的死给他的家人带来了很大的打击,但他的家人表示:我们很愤怒, 但不仇恨,仇恨不会使我们的孩子复活。他父母此后致力于要求省府立法,提高工作地方的安全,要求加油站实施先付款的制度,可惜至今仍然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至于这个今年17岁的少年罪犯,按法律因年龄没有公开他的名字和照片。据他的辩护律师说,他的生活一直很悲惨,他由染上毒瘾的单身母亲带大,他母亲的男朋 友经常当着她的孩子们的面前打她。而他自13岁起就被送到领养人家,他也经常逃课并睡在他祖母或他朋友们的家里。悲剧发生的那天正是他从领养的家里出逃的 并喝得酩酊大醉的时候。
该少年被以二级谋杀罪起诉,但司法交易成功,以一般杀人罪认罪。检察官希望判他至少入狱8年,外加终身不得驾驶。法庭判决结果:有期徒刑9年(扣除已经关押的14个月,实际上只需服刑7年又3个月),10年不得驾车。
此后有多少具体措施防止此类悲剧发生呢?好像迄今为止还没有,最近的一个例子是本月素里的一个加油站发生加霸王油事件,店员被撞倒,幸好没有生命危险。
06-05-16
遇见这种事,加油站该怎么办?店员是冲出来记下车牌号,但如果是失窃车的话就无可奈何了。损失由谁负责?很多店员只能自认倒霉,自掏腰包了事。
2005年3月初,Maple Ridge的一个Esso加油站就经历了这样的事件。一名16岁的少年驾着一辆偷来的车,载了一个15岁的乘客,偷了油就跑。24岁的店员Grant De Patie赶忙冲出来想阻止,结果被撞倒,一路被拖了7.5公里而死。加油站显示少年偷的油价值12.30加币。
Grant De Patie这么做有他的理由,他以前在另一个加油站打工时也遇上同样的事件,他没有追出去,却被老板要求支付差额,他拒绝了,也因此失去了工作。12.30不是个大数字,但他还是在乎的。要说明的是,这个Esso加油站没有强迫店员自赔的规矩。
Grant De Patie家就在附近,他还是素里长大的。他一面打工,一面梦想可以回到学校继续学习。他的死给他的家人带来了很大的打击,但他的家人表示:我们很愤怒, 但不仇恨,仇恨不会使我们的孩子复活。他父母此后致力于要求省府立法,提高工作地方的安全,要求加油站实施先付款的制度,可惜至今仍然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至于这个今年17岁的少年罪犯,按法律因年龄没有公开他的名字和照片。据他的辩护律师说,他的生活一直很悲惨,他由染上毒瘾的单身母亲带大,他母亲的男朋 友经常当着她的孩子们的面前打她。而他自13岁起就被送到领养人家,他也经常逃课并睡在他祖母或他朋友们的家里。悲剧发生的那天正是他从领养的家里出逃的 并喝得酩酊大醉的时候。
该少年被以二级谋杀罪起诉,但司法交易成功,以一般杀人罪认罪。检察官希望判他至少入狱8年,外加终身不得驾驶。法庭判决结果:有期徒刑9年(扣除已经关押的14个月,实际上只需服刑7年又3个月),10年不得驾车。
此后有多少具体措施防止此类悲剧发生呢?好像迄今为止还没有,最近的一个例子是本月素里的一个加油站发生加霸王油事件,店员被撞倒,幸好没有生命危险。
06-05-16
小童绑架案的背后—本地时政研究15
以下引自星岛报道:
温哥华警方(2006年5月)7日晚出动大批警员,包围素里市一幢高层公 寓,成功救出两个据称被人从本拿比家里掳走的小童。被警方包围的大厦,位于素里市101道(101Avenue)13800号屋段。据一个目击者表示,7 日晚他在遛狗时,看见10至15辆警车疾驰至这幢公寓前,警车只亮起车灯而没有响警号。警员到场后如临大敌,立即封锁大厦四周,并着令附近的人群离开。随 后警方证实,在这幢公寓内找到两个遭掳走的小童,两人都平安无事。至于案件的详情,警方就拒绝透露,只表示在今次行动中拘捕了至少一人。
此后星岛虽有后续报道,但是却漏了不少重要的情节。这里找到一些本地社区的报道,算是补充吧。
被绑架的两个小孩的父亲名字是Dong Nguyen。1992年,当时是20岁的难民的Dong在东温因殴打他人致死而被判刑一年。2001年,Dong又因种大麻,持有大麻,贩毒和违法用电 被定罪。今年5月7日,Dong在本拿比的住宅遭人侵入,他的8岁的女儿Diamond和6岁的儿子Viat被绑架,被索要20万赎金。有说法说这和 Dong经营的赌场债务纠纷有关,但他本人坚决否认。
绑匪在绑架了这两个孩子后,开车到了素里市,找到一个公寓的地下停车场随便停了下来,又因事离开了一会儿。这短短的一会儿,使得整个事件发生了重大变化。
Sherrold Haddad和他妻子Marina返回他们的公寓住所,停车时注意到了这辆黑色的林肯车。Sherrold能够注意到这个是有他的原因的:他是位于152 和104处的Flag Chevrolet车行的老板,而原来车位上的棕色车正是经他卖出的,现在的这辆却是黑的。他再注目那车,发现车后箱有动静,原来是Diamond扳动了 后箱里的开关,箱盖弹起,Haddad夫妇也吃了一惊。不过他们很快恢复镇静,马上把孩子们带离停车场,并用手机报警。警察在绑匪驶离公寓前赶到,25岁 的温哥华越南裔居民Hieu Thanh Nguyen被捕。警察现在还在搜寻另外两个白人绑匪同伙。
Sherrold Haddad所经营的Flag Chevrolet车行在素里颇为著名,因为只要一到素里就可以看到他车行的那面大旗迎风飘扬,像是一大景观。这已经是一个月来他第二次上了本地新闻了。 前一次是4个加国士兵在阿富汗阵亡,全国掀起了该不该降旗的议论。素里市长哇呲女士原准备降旗纪念的,却因受到退伍老兵协会的压力而作罢。但 Sherrold Haddad却决定将他车行的大旗降下来,向为国捐躯的士兵们表示敬意,他说:与其遵守从前的常规,不如尊重现在人们想致敬的心情。
06-05-15
温哥华警方(2006年5月)7日晚出动大批警员,包围素里市一幢高层公 寓,成功救出两个据称被人从本拿比家里掳走的小童。被警方包围的大厦,位于素里市101道(101Avenue)13800号屋段。据一个目击者表示,7 日晚他在遛狗时,看见10至15辆警车疾驰至这幢公寓前,警车只亮起车灯而没有响警号。警员到场后如临大敌,立即封锁大厦四周,并着令附近的人群离开。随 后警方证实,在这幢公寓内找到两个遭掳走的小童,两人都平安无事。至于案件的详情,警方就拒绝透露,只表示在今次行动中拘捕了至少一人。
此后星岛虽有后续报道,但是却漏了不少重要的情节。这里找到一些本地社区的报道,算是补充吧。
被绑架的两个小孩的父亲名字是Dong Nguyen。1992年,当时是20岁的难民的Dong在东温因殴打他人致死而被判刑一年。2001年,Dong又因种大麻,持有大麻,贩毒和违法用电 被定罪。今年5月7日,Dong在本拿比的住宅遭人侵入,他的8岁的女儿Diamond和6岁的儿子Viat被绑架,被索要20万赎金。有说法说这和 Dong经营的赌场债务纠纷有关,但他本人坚决否认。
绑匪在绑架了这两个孩子后,开车到了素里市,找到一个公寓的地下停车场随便停了下来,又因事离开了一会儿。这短短的一会儿,使得整个事件发生了重大变化。
Sherrold Haddad和他妻子Marina返回他们的公寓住所,停车时注意到了这辆黑色的林肯车。Sherrold能够注意到这个是有他的原因的:他是位于152 和104处的Flag Chevrolet车行的老板,而原来车位上的棕色车正是经他卖出的,现在的这辆却是黑的。他再注目那车,发现车后箱有动静,原来是Diamond扳动了 后箱里的开关,箱盖弹起,Haddad夫妇也吃了一惊。不过他们很快恢复镇静,马上把孩子们带离停车场,并用手机报警。警察在绑匪驶离公寓前赶到,25岁 的温哥华越南裔居民Hieu Thanh Nguyen被捕。警察现在还在搜寻另外两个白人绑匪同伙。
Sherrold Haddad所经营的Flag Chevrolet车行在素里颇为著名,因为只要一到素里就可以看到他车行的那面大旗迎风飘扬,像是一大景观。这已经是一个月来他第二次上了本地新闻了。 前一次是4个加国士兵在阿富汗阵亡,全国掀起了该不该降旗的议论。素里市长哇呲女士原准备降旗纪念的,却因受到退伍老兵协会的压力而作罢。但 Sherrold Haddad却决定将他车行的大旗降下来,向为国捐躯的士兵们表示敬意,他说:与其遵守从前的常规,不如尊重现在人们想致敬的心情。
06-05-15
东京审判60周年的两篇社论
2006年5月3日是东京审判60周年纪念。这对日本对世界都是个重要的日子。这里翻译两篇日本报社的社论,供参考。一篇是朝日新闻(偏左),一篇是读卖 新闻(偏右),这里特地略去报社名,让大家可以自己判断是谁写的哪一篇。虽说有新闻中立的说法,但报社的倾向,无一不在社论中体现出来。
第一篇:
通过国民自己追究战争责任
60年前,即1946年5月3日,是远东国际军事审判(东京审判)的开庭日。如何评价这个审判,是个问题。日本的"现在"仍然围绕着60年前的"历史"而争论不休。
在东京审判里,以美英苏为中心的"联合国"起诉了28名所谓甲级战犯,除去在审判中死去的,25名被告都被判有罪。其中,包括被判绞刑的原首相东条英机等7人在内的14人现在在靖国神社受祭祀。而小泉首相对这个靖国神社的参拜,又在国内外引起了各种摩擦。
对东京审判一直有不少疑问。比如甲级战犯名单的选定标准。名单中有即将开庭前才应苏联的要求被加入的前外相(外交部长)重光葵。重光葵在战后重新回到政治界,又担任过外相,他死去的时候联合国还为他默哀以表敬意。名单中也有竭力避免日美开战,战争末期又致力于早期停战的原外相東郷茂徳。
东京审判,对于审判一方的"资格"也有不少疑问。
处于审判和起诉地位的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开始的时候被断定为侵略国而被国际联盟除名。而且是撕毁了日苏中立友好条约参战,将60万日军俘虏抓到西伯利亚,其中数万人因此死亡。当时简直就是违反国际法规的"现行犯"。
同样,审判"日本的侵略"的英国法国荷兰,当时也处于"再次侵略"亚洲的状况。荷兰和印度尼西亚独立军签订停战协议的是在东京审判判决后的第二年,1949年。而法国直到1954年大败后,才断了侵略越南的念头。
是不是有必要重新验证"联合国"的"战犯"选定标准和参与东京审判的国家的合理性呢?
话虽如此,在那场战争中300万以上的日本国民死亡,给其他国家也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对此,国家的决策者们的责任是极其重大的。到底是谁,要负怎样的责任?
战争刚结束时,日本曾希望自己追究战争的责任问题,比如東久邇内阁的战犯审判构想,幣原内阁的战争调查会等。就算是日本自己审判,东条原首相等也一定是"有罪"的吧。但这些动向都被"联合国"阻止了。
报社现在正在进行二战系列验证的连载,读者的关心出乎我们意料。我们一定要继续这个工作,作为对读者期待的回答。
第二篇:
开庭60周年,你知道东京审判吗?
距离审判日本战争领导者的远东国际军事审判(东京审判)开庭到今年5月3日正好是60周年。
这个审判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审判日本的侵略战争罪行,追究政治家及军部的责任,历经2年半,25人有罪,东条英机原首相等7人被处绞刑。
这7个人加上判决前病死以及服刑中死亡的7人,共14人后来被当作战死者在靖国神社受到祭祀。在小泉首相参拜问题上争论的甲级战犯,就是指这次审判中的日本领导者们。
近年来,围绕参拜问题也引出了对审判的正当性的重新认识问题。
对东京审判有疑问也是事实。有人指出不能以后来制定的"反和平罪"和"反人道罪"来审判以前的罪行。不追究投下原子弹的联合国的行为,审判团全部由联合国方面组成。选定被告的标准也是模糊不清。
另一方面,也有正面评价。通过审判,首次得知日军的虐杀和关东军的阴谋等。连同纽伦堡对纳粹的审判,成为用国际法审判战争罪行的先例。
这样两种评价混杂在一起,如何看待东京审判,无疑是战后我们面对的难题。
可以看得出的是现在将审判的正当性政治化,企图推翻当时的决定的不现实的想法。
这个审判,对于战后的日本来说是两种意义上的政治决定。
国际上,通过1951年的旧金山和平条约,日本接受东京审判的判决,重新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员。在和平条约里还有众缔约国基本上放弃了对日本战争赔偿的要求,由此日本也接受了联合国的战后处理。
在国内,使甲级战犯承担了战争责任,从而也使得其他人免受追究。其中就有昭和天皇。
如果坚持审判是不正当的立场,那么就和主张重新进行战后处理一样。也就是再次开始讲和的交涉,重新构筑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各国的关系。然后是自己审判战争犯罪。
这样的事情可能吗?可以以历史问题的视角讨论审判的局限性问题。但玩弄文字游戏,将其与现实的政治混同起来,不是一个负责的政治家的态度。否定审判,也不能使日本逃脱过去的责任。
最近的舆论调查的结果令人惊讶。70%的人,特别是二十多岁的人中有90%,不知道东京审判的内容。而且,越是对东京审判和战争知道的越少,越是认同靖国神社存在的合理性。
不知道历史,就无法判断过去。首先要做的就是正视历史。以东京审判60周年为机会,再次考虑这一事件的重要性。
06-05-03
第一篇:
通过国民自己追究战争责任
60年前,即1946年5月3日,是远东国际军事审判(东京审判)的开庭日。如何评价这个审判,是个问题。日本的"现在"仍然围绕着60年前的"历史"而争论不休。
在东京审判里,以美英苏为中心的"联合国"起诉了28名所谓甲级战犯,除去在审判中死去的,25名被告都被判有罪。其中,包括被判绞刑的原首相东条英机等7人在内的14人现在在靖国神社受祭祀。而小泉首相对这个靖国神社的参拜,又在国内外引起了各种摩擦。
对东京审判一直有不少疑问。比如甲级战犯名单的选定标准。名单中有即将开庭前才应苏联的要求被加入的前外相(外交部长)重光葵。重光葵在战后重新回到政治界,又担任过外相,他死去的时候联合国还为他默哀以表敬意。名单中也有竭力避免日美开战,战争末期又致力于早期停战的原外相東郷茂徳。
东京审判,对于审判一方的"资格"也有不少疑问。
处于审判和起诉地位的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开始的时候被断定为侵略国而被国际联盟除名。而且是撕毁了日苏中立友好条约参战,将60万日军俘虏抓到西伯利亚,其中数万人因此死亡。当时简直就是违反国际法规的"现行犯"。
同样,审判"日本的侵略"的英国法国荷兰,当时也处于"再次侵略"亚洲的状况。荷兰和印度尼西亚独立军签订停战协议的是在东京审判判决后的第二年,1949年。而法国直到1954年大败后,才断了侵略越南的念头。
是不是有必要重新验证"联合国"的"战犯"选定标准和参与东京审判的国家的合理性呢?
话虽如此,在那场战争中300万以上的日本国民死亡,给其他国家也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对此,国家的决策者们的责任是极其重大的。到底是谁,要负怎样的责任?
战争刚结束时,日本曾希望自己追究战争的责任问题,比如東久邇内阁的战犯审判构想,幣原内阁的战争调查会等。就算是日本自己审判,东条原首相等也一定是"有罪"的吧。但这些动向都被"联合国"阻止了。
报社现在正在进行二战系列验证的连载,读者的关心出乎我们意料。我们一定要继续这个工作,作为对读者期待的回答。
第二篇:
开庭60周年,你知道东京审判吗?
距离审判日本战争领导者的远东国际军事审判(东京审判)开庭到今年5月3日正好是60周年。
这个审判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审判日本的侵略战争罪行,追究政治家及军部的责任,历经2年半,25人有罪,东条英机原首相等7人被处绞刑。
这7个人加上判决前病死以及服刑中死亡的7人,共14人后来被当作战死者在靖国神社受到祭祀。在小泉首相参拜问题上争论的甲级战犯,就是指这次审判中的日本领导者们。
近年来,围绕参拜问题也引出了对审判的正当性的重新认识问题。
对东京审判有疑问也是事实。有人指出不能以后来制定的"反和平罪"和"反人道罪"来审判以前的罪行。不追究投下原子弹的联合国的行为,审判团全部由联合国方面组成。选定被告的标准也是模糊不清。
另一方面,也有正面评价。通过审判,首次得知日军的虐杀和关东军的阴谋等。连同纽伦堡对纳粹的审判,成为用国际法审判战争罪行的先例。
这样两种评价混杂在一起,如何看待东京审判,无疑是战后我们面对的难题。
可以看得出的是现在将审判的正当性政治化,企图推翻当时的决定的不现实的想法。
这个审判,对于战后的日本来说是两种意义上的政治决定。
国际上,通过1951年的旧金山和平条约,日本接受东京审判的判决,重新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员。在和平条约里还有众缔约国基本上放弃了对日本战争赔偿的要求,由此日本也接受了联合国的战后处理。
在国内,使甲级战犯承担了战争责任,从而也使得其他人免受追究。其中就有昭和天皇。
如果坚持审判是不正当的立场,那么就和主张重新进行战后处理一样。也就是再次开始讲和的交涉,重新构筑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各国的关系。然后是自己审判战争犯罪。
这样的事情可能吗?可以以历史问题的视角讨论审判的局限性问题。但玩弄文字游戏,将其与现实的政治混同起来,不是一个负责的政治家的态度。否定审判,也不能使日本逃脱过去的责任。
最近的舆论调查的结果令人惊讶。70%的人,特别是二十多岁的人中有90%,不知道东京审判的内容。而且,越是对东京审判和战争知道的越少,越是认同靖国神社存在的合理性。
不知道历史,就无法判断过去。首先要做的就是正视历史。以东京审判60周年为机会,再次考虑这一事件的重要性。
06-05-03
我所知道的Surrey
BC省的Surrey市,不知道谁将它翻译成“素里”的, 就发音而言,应该是“奢瑞”才接近(而完全同名,也是得名原因的英国Surrey郡,中文名却是“萨里”,一点也不一致)。BC的新西敏市是由英国女王维 多利亚命名的,如同在英国的新西敏市和Surrey郡隔了一条泰晤士河一样,BC的新西敏市和Surrey之间隔了一条菲沙河,Surrey由此而得名。 素里到1993年才成为一个市,在大温地区是很年轻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网站并不把它列在大温地区(Greater Vancouver)而是列在菲沙河谷(Fraser Valley)的原因。
作为年轻的城市,素里的道路是横平竖直,除了少数例外,其余的路名都以数字排列,非常简单:从西到东,数字变大的是Avenue;从南到北,数字变大的是 Street。所以在素里不容易迷路。素里的范围,南北方向从0号Avenue开始(有意见说白石镇不应该包括在内),116Ave结束;从西到东,从 120号Street开始,到196St结束。素里是大温地区最大的城市,人口也接近40万,几乎要赶上老大温哥华了。
作为较晚发展的城市,素里没有得到国家,省政府的太多的关照,所以问题很多。首先是医院太小,只有一个医院,那是在人口只有20万(现在的一半)的时候建 立的,所以常常是人满为患,引起不少纠纷。其次是公共交通不发达,很多地方不是没有公共汽车,就是班次相隔时间长,只有在素里市区中心以及周围部分,才算 是可以的,因为那里有天车SkyTrain,围绕SkyTrain还有不少公共汽车终点站,还算比较方便。
还有就是城市不如其他地方发达,因此很多人需要过菲沙河去上班,引起了交通问题。跨过菲沙河将素里和其他大温城市连接起来的有三座桥:Alex Fraser桥,在三角洲市,这座桥是斜拉索桥;破太陋Patullo桥,那是三十年代建造的,不堪重负,也不适应于现在的交通状况,因为上下桥需要减速 到30左右,车线过窄,很多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往往在这里出车祸,被有的人称为死亡率很高的桥,有人建议设立中间隔离板,有人建议干脆重建,尚未有结论; 破特慢Portman桥,是横加1号公路的一部分,六十年代建造,也已经不能适应人口日益增多的情况,特别是人们趋向于选择在郊区安家,甚至比素里还远的 兰里或者阿波斯福等,所以破特慢桥的堵车也是大温地区的一景,有待省府的Gateway计划,在冬奥会时希望有所改善。
简单聊一下我所知道的几个素里地区。按从北到南,也就是从上到下的方向。
Fraser Heights。这个地区很有意思,因为1号公路隔开了它和素里其他地区,只有152和160St两条路可以到达,所以成为一个相对宁静的小区。而且当地 社区极力维持这样的环境,所以除了独立房屋外,没有公寓楼和城市屋的建筑,甚至不允许大型连锁店开张,就为了图个清静。代价就是:交通极为不便。著名的私 校Pacific Academy(PA)也在这里。PA附近的地区,因为重视孩子教育的台湾移民较多,又被称为台湾村。
Guildford。这是素里最繁华的地区,从100Ave到105Ave包含了152St最热闹的一段,著名的Guildford MALL在此,主要连锁商店一应俱全,完全可以和其他地区的大MALL媲美。还有大统华,图书馆也在此附近。在英国,Guildford是Surrey郡 的首府,就可以知道Guildford的重要性了(不知道又是谁把Guildford翻译成“桥福”:>)。这里新的独立屋不多,但城市屋和公寓新 旧都有不少,价位和其他大温地区相比还是可以接受的。
Whalley。这是素里犯罪率较高的地区,可以和温东相比。有人说是90年代初新西敏那里驱赶犯罪分子,将他们都逼到这里来的原因,有待考证。其实原来 素里市想开发这一带的,还造了好几幢高楼,还有一个台湾城,可能是台商的资金。不知何故,开发停滞,就剩那几幢高楼孤零零的耸立着,楼价到现在也没有恢复 到才建造时的价位。而那台湾城,也被印度人买下来继续开发了。不过最近韩国人买下了一些地,要造5幢36层楼的大厦,楼花颇为畅销,地价有所恢复。同时, 警察也开展了香饵钓车抓盗车贼的运动,结果可能像以前新西敏那样,将问题向兰里或者三角洲方向推(的确现在兰里和三角洲的失车率大幅上升了)。
Surrey中心。顾名思义,就是素里的市中心,包含了另一条繁华大街136St又称King George。这里有SkyTrain车站,大型商场,市政府,还有SFU的一部分教室。新的大统华刚刚开张,看来是选中了这片地方的潜力。
Fleetwood。这片地区相对比较大,沿152St还算可以,商场已经不多了,发展还不够成熟和平衡。但有大批新的独立屋和城市屋正在开发,届时社区建设起来后,估计会有一番新面貌出现。
Newton。这里南亚移民极多。素里全体人口中有近30%的是印巴裔,20%左右是锡克教徒,但大多数是集中在这里及Whalley地区,这些地方估计比例估计翻倍都不止,他们心很齐,所以才会连年选出印巴裔的议员吧。
最后说一下吃。我在几年内还没有找到象样点的中餐馆, 日餐馆倒有几个还不错,希望进驻素里华人多了,会有所改变吧。还记得才来素里的时候,大统华里的肉菜都不够新鲜,价格也偏贵,所以常去高贵林去买菜。但近 年来变化颇大,货物质量都有了极大提高,看来是华人居民增多的结果吧。我已经近两年没去过高贵林了,还听说高贵林大统华的员工也纷纷被调到素里来,这下还 开了第二家大统华,可见素里还是有发展前途的。
以上是我所知道的素里市大概情况。
06-04-11
作为年轻的城市,素里的道路是横平竖直,除了少数例外,其余的路名都以数字排列,非常简单:从西到东,数字变大的是Avenue;从南到北,数字变大的是 Street。所以在素里不容易迷路。素里的范围,南北方向从0号Avenue开始(有意见说白石镇不应该包括在内),116Ave结束;从西到东,从 120号Street开始,到196St结束。素里是大温地区最大的城市,人口也接近40万,几乎要赶上老大温哥华了。
作为较晚发展的城市,素里没有得到国家,省政府的太多的关照,所以问题很多。首先是医院太小,只有一个医院,那是在人口只有20万(现在的一半)的时候建 立的,所以常常是人满为患,引起不少纠纷。其次是公共交通不发达,很多地方不是没有公共汽车,就是班次相隔时间长,只有在素里市区中心以及周围部分,才算 是可以的,因为那里有天车SkyTrain,围绕SkyTrain还有不少公共汽车终点站,还算比较方便。
还有就是城市不如其他地方发达,因此很多人需要过菲沙河去上班,引起了交通问题。跨过菲沙河将素里和其他大温城市连接起来的有三座桥:Alex Fraser桥,在三角洲市,这座桥是斜拉索桥;破太陋Patullo桥,那是三十年代建造的,不堪重负,也不适应于现在的交通状况,因为上下桥需要减速 到30左右,车线过窄,很多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往往在这里出车祸,被有的人称为死亡率很高的桥,有人建议设立中间隔离板,有人建议干脆重建,尚未有结论; 破特慢Portman桥,是横加1号公路的一部分,六十年代建造,也已经不能适应人口日益增多的情况,特别是人们趋向于选择在郊区安家,甚至比素里还远的 兰里或者阿波斯福等,所以破特慢桥的堵车也是大温地区的一景,有待省府的Gateway计划,在冬奥会时希望有所改善。
简单聊一下我所知道的几个素里地区。按从北到南,也就是从上到下的方向。
Fraser Heights。这个地区很有意思,因为1号公路隔开了它和素里其他地区,只有152和160St两条路可以到达,所以成为一个相对宁静的小区。而且当地 社区极力维持这样的环境,所以除了独立房屋外,没有公寓楼和城市屋的建筑,甚至不允许大型连锁店开张,就为了图个清静。代价就是:交通极为不便。著名的私 校Pacific Academy(PA)也在这里。PA附近的地区,因为重视孩子教育的台湾移民较多,又被称为台湾村。
Guildford。这是素里最繁华的地区,从100Ave到105Ave包含了152St最热闹的一段,著名的Guildford MALL在此,主要连锁商店一应俱全,完全可以和其他地区的大MALL媲美。还有大统华,图书馆也在此附近。在英国,Guildford是Surrey郡 的首府,就可以知道Guildford的重要性了(不知道又是谁把Guildford翻译成“桥福”:>)。这里新的独立屋不多,但城市屋和公寓新 旧都有不少,价位和其他大温地区相比还是可以接受的。
Whalley。这是素里犯罪率较高的地区,可以和温东相比。有人说是90年代初新西敏那里驱赶犯罪分子,将他们都逼到这里来的原因,有待考证。其实原来 素里市想开发这一带的,还造了好几幢高楼,还有一个台湾城,可能是台商的资金。不知何故,开发停滞,就剩那几幢高楼孤零零的耸立着,楼价到现在也没有恢复 到才建造时的价位。而那台湾城,也被印度人买下来继续开发了。不过最近韩国人买下了一些地,要造5幢36层楼的大厦,楼花颇为畅销,地价有所恢复。同时, 警察也开展了香饵钓车抓盗车贼的运动,结果可能像以前新西敏那样,将问题向兰里或者三角洲方向推(的确现在兰里和三角洲的失车率大幅上升了)。
Surrey中心。顾名思义,就是素里的市中心,包含了另一条繁华大街136St又称King George。这里有SkyTrain车站,大型商场,市政府,还有SFU的一部分教室。新的大统华刚刚开张,看来是选中了这片地方的潜力。
Fleetwood。这片地区相对比较大,沿152St还算可以,商场已经不多了,发展还不够成熟和平衡。但有大批新的独立屋和城市屋正在开发,届时社区建设起来后,估计会有一番新面貌出现。
Newton。这里南亚移民极多。素里全体人口中有近30%的是印巴裔,20%左右是锡克教徒,但大多数是集中在这里及Whalley地区,这些地方估计比例估计翻倍都不止,他们心很齐,所以才会连年选出印巴裔的议员吧。
最后说一下吃。我在几年内还没有找到象样点的中餐馆, 日餐馆倒有几个还不错,希望进驻素里华人多了,会有所改变吧。还记得才来素里的时候,大统华里的肉菜都不够新鲜,价格也偏贵,所以常去高贵林去买菜。但近 年来变化颇大,货物质量都有了极大提高,看来是华人居民增多的结果吧。我已经近两年没去过高贵林了,还听说高贵林大统华的员工也纷纷被调到素里来,这下还 开了第二家大统华,可见素里还是有发展前途的。
以上是我所知道的素里市大概情况。
06-04-11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