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日星期四

托利为何失利?

安省的省选结果令托利们大失所望。托利是英联邦国家对保守党的传统称呼,约翰·托利则是这次安省托利(保守党)的领袖,也算是个巧合吧。省选前人们普遍对道顿·麦金第领导的现自由党政府不满,因为他们一再违背诸如绝不增税等的一系列竞选诺言,所以一般预测是自由党最多只能获得少数政府。但为何结果是出乎意料呢?

托利出身世家,其家族和加拿大通讯巨头罗杰斯是世交,他本人也曾任罗杰斯总裁。托利早在90年代初就涉足政坛,为联邦保守党的布莱恩·马鲁尼及后任金·坎贝尔主持过竞选活动。特别是后者,选举中拿自由党领袖克里靖的歪脸做攻击性广告,引起了不少争议,那次保守党大败,只拿到两个席位。但不论成败,托利还是有相当的知名度。

这次托利的失败处在于他拿省政府对宗教学校的资助作为政论的话题之一。天主教学校因为历史原因,享受和公立学校一样的资助待遇;而其他宗教诸如犹太教,伊斯兰教以及再生基督教等的学校则只能得到部分补贴。事实上托利要求所有宗教学校得到一律公平待遇的主张没有错误,连加拿大最高法院和联合国人权委员会都指出了这种差异是一种歧视。但为何人们并不欢迎他的主张呢?

加拿大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但还是要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多元文化的矫枉过正,只能会进一步的分化社会,激化矛盾。自由党看准了这一点对托利进行攻击,说他要改变现行的教育系统,并因增加对学校的资助而加重教育经费的负担。麦金第更是以教育系统的捍卫者自居,改善了他在选民中的形象。

托利也看到了人们对此的疑虑,改口说如果当选,允许保守党的议员们进行自由投票。同时他又一时失口说应该允许神创论在公费资助的宗教学校中作为课程的内容之一,不久又改口说神创论只可以限制在宗教课程的范畴之中。如此的反覆,给人一种立场含糊,政策不坚定的感受,从而失去了大多数人的支持。

选举结果揭晓,自由党获得107席中的71席而连任,保守党则大败,托利连自己的席位都没有保住。由此看来,宗教和文化真是个敏感的话题,一不小心,可能导致完全无法预料的结果。


07-10-13(10-19)

现代发明和原住民传统的矛盾

不久前5个美国籍的印第安原住民在美加交界的海面上使用高性能的来福枪向一条灰鲸射击。灰鲸受伤挣扎近10个小时后沉入海底死去。这些所谓的猎人自称是对政府迟迟不批准他们猎鲸的执照表示不满,还说这是维护部落的传统。

在北美政府对维护原住民的传统的确是很重视的。他们有自己的保留地,政府给与大量的经济补贴。部落甚至可以有自己的法庭惩治犯罪。不过,对原住民传统的尊重和维护传统的善意,已经达到了矫枉过正的程度,有被恶用的可能。

卑诗省高等法院曾裁定,原住民有夜间狩猎的权利。这个夜间狩猎指的是在漆黑的夜里突然打开明亮的车灯照射猎物,它们会因为突如其来的光线而变得不知所措,呆在原地不动,因而猎人可以很轻松的屠杀。

还有屠杀白头鹰事件。白头鹰的羽毛是原住民表现男子汉气概的一种象征。但现在带羽毛的,多半是从别处走私买来的。往往有那么几个人,为了赚钱,屠杀了大量的白头鹰,然后贩卖给其他的原住民作装饰。警方虽然知道嫌疑犯是谁,但面对维护原住民传统的政治正确,似乎也颇为忌惮。

可是这些号称维护传统的原住民们其实也是自相矛盾的。用来猎杀灰鲸的来福枪本来就是现代的发明,火力如此强劲以至于一些目击者以为他们在使用机关枪呢。再加上汽车和走私用的交通工具等,这些人倒是来者不拒,一点也不担心因此而丧失了用弓箭鱼叉狩猎的传统。为什么有这种双重标准的行径?归根结底,还是利益在起作用,都是为了钱而已。

所谓的原住民传统的主张,被这些人利用得多了,只会引起人们的反感以至于最终祸及对原住民的保护政策。这想必他们也是愿意看到的吧。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希望这些人如同接受这些用于打猎的现代发明一般的接受现代的法律和习惯吧。


07-10-05(10-12)

一场宗教和世俗交锋的世纪审判

摩门教即基督教后期圣徒教会的基本教义派(简称FLDS)领袖,又被称为先知的沃伦杰弗斯于今年925日在美国犹他州被陪审团判定有罪,从而结束了一场宗教和世俗交锋的世纪审判。

摩门教早期提倡多妻制度,主张:唯一变成神的人,甚至是神的儿子们,都是那些进入多妻制度的。也就是说,所以有权势者都在追求娶多个妻子,以求登天之路。但在十九世纪末期为了让摩门教的基地犹他州加入美利坚合众国,教会不得不放弃了一夫多妻制。而FLDS作为原教旨主义者不愿放弃多妻制,则被驱逐出正统教会。不过FLDS的势力依然很大,不仅在作为摩门教的发祥地犹他州,经过多年努力发展,已经扩展到加拿大的卑诗省邦替弗地区。

对于主张多妻制,公然违背美加两国的婚姻法的宗教,两国政府居然对他们无可奈何,是有其特殊原因的。一是涉及宗教,怕被对方反告侵害信仰自由或者迫害什么的;二是信徒的妻子们大多选择沉默,无法立证。长期以来,FLDS的有权势者一个人拥有50多个妻子和100多个孩子的也不罕见,妇女很早就被安排婚姻和生育,为了男女失衡的问题,男子很多被赶出了社区。

不过政府并不是因此无所作为的。而FLDS的先知杰弗斯长期以来名列FBI的通缉名单的前茅,和本拉登作伴,是因为FBI指控他从各地转送年轻的甚至未成年的女子到FLDS基地,涉及人身买卖。

20068月,杰弗斯被逮捕并起诉。这次的罪名是唆使并胁迫未成年少女和成人发生关系。受害者当年才14岁,就被迫嫁给她的表亲。起诉是有一定的冒险性的,因为发生关系的另一方并没有受到起诉,而杰弗斯在其中的作用更是容易被辩方争议并扯到宗教迫害上去。四个月的审判下来,杰弗斯在FLDS中的行径被完全揭露出来,他的权势达到了遮天的程度,他可以剥夺别人的资产包括妻子然后转判给他的亲信。陪审团也终于相信,他在FLDS教会的地位足以迫使一个少女去做她不愿做的事。

审判暂告一个段落。但意义是深远的,没有哪一个宗教团体可以躲在信仰自由的庇护下侵犯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又一次得到了验证,贵为先知的也不得不面临入狱的惩罚。卑诗省一直在咨询法律专家看能否有可能制止FLDS的发展。这次的审判想必对邦替弗地区的妇女儿童们也有帮助吧。

07-09-28(10-05)

书生如何斗蛮牛

联邦两大政党的领袖:最大反对党自由党的迪安和执政的保守党总理哈珀和除了名字都是斯蒂芬之外,其它的方面如政见主张个人经历和性格等,都是格格不入的截然不同。

哈珀有过从大学退学,在石油公司做过计算机系统的经历,拥有经济学硕士学位,也是历届总理中比较少见的没有法律背景的。他很早便对政治生活感兴趣,但常因为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所属的党的领袖们闹得不愉快并不被他们看好。迪安则走的是学者之路,大学毕业后留学然后是教书,专攻社会学。他涉足政坛是因为当时的自由党总理克里靖看中了他的明星学者的效果。

哈珀趁自由党长期执政导致失去人民支持的机会掌握了少数政府,而迪安则是临危受命又出人意料的当上了自由党的领袖。这二人在长期的政治生活中改变并不多。哈珀继续他如同蛮牛一般直来直去的风格,如不顾外交习惯和中国政府谈论人权,在国会里指责某自由党议员反对反恐法案是为了保护他的岳父(原锡克教激进组织成员),对迪安也是开始了不少攻击性的负面广告来打击他的形象。相比之下,迪安就安静得多了。他还是如书生一般保证自由党不做类似的行为,尽量多做内部工作而不爱出头露面。他对党组织的控制也远不如哈珀那样的严厉,后者连内阁部长的发言都要管制。

哈珀虽然横冲直撞,但在位时间越长,越能让人们感受到他的领导能力。相反的,低调的迪安无法在人们心中树立能接替总理位子的形象。自由党在最近补选中的失利给迪安敲响了警钟,他的书生风格可能在面对蛮牛时行不通了,到了寻求改变的时候了,否则他将成为近140年来第二个没有当上总理的自由党领袖了。

且看迪安是否像他接任自由党党领时说的那样:我是一路被人小瞧又出乎他们的意料的走到这个位置来的。




07-09-20(09-28)

2008年4月23日星期三

蒙面投票的风波

加拿大选举办公室主任马克·梅兰德前些天谈到穆斯林妇女的投票问题,表示可以接受戴着面巾的投票方式。他的发言遭到了朝野各党一致的批评。连哈珀总理都不顾远在澳大利亚,也放下繁忙的外交工作,专门就此发表了讲话表示不满,认为议会在去年6月通过的有关选举的修正法案没有得到贯彻执行。

但这个法案规定的是选民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之一才可以投票:一、提供由政府颁发的带有照片,名字和住址的身份证明;二、提供两个含有选民名字的身份证明,至少有一个含有投票者的地址;三、在另一个已经登记的选民陪伴下宣誓保证自己的身份无误。从以上内容可以知道,其实马克并没有违背法案的规定,相反的,他对法案的理解是正确无误的。这三个条件中只有第一条是可以核对投票者的面目的,因此无论蒙面还是戴个万圣节的鬼脸,甚至画个京剧的大花脸,只要满足其余两条中的一个条件,就可以合法的投票了。

政客们如果觉得必须按照片核对投票者的话,就应该弥补这个法案上的漏洞,而不是大谈什么爱国和融入主流之类的,这样不负责任的发言只会进一步激化穆斯林社区和外界的矛盾。事实上,除了穆斯林妇女会选择蒙面之外,阿尔伯达省的胡特尔教徒们也拒绝拍照,因此他们的驾驶执照上都是没有照片的,更有甚者,上次选举中有八万选民是通过邮寄投票的,为什么没有政客对此表示意见呢?

这一场风波实在是不应该发生的。

07-09-13(09-21)

当人权遭遇宗教

加拿大是个人权先进国家,自然会关注种种人权受到侵害的情况。信仰自由也是人权的一种,需要得到尊重。但如果基本的人权和信仰自由发生冲突时,如何取舍呢?温哥华发生的一件小事显现了这个矛盾

200611月的一天,布鲁斯先生叫了一辆出租车,但司机贝扎德拒绝让他上车,因为布鲁斯先生有一条狗伴随。布鲁斯有足够的理由要求和狗同车:他是个盲人,他的金毛牧羊犬阿登是条导盲犬。残疾人的权益必须得到保障。另一方面,贝扎德也有足够理由拒绝:他是个虔诚的穆斯林教徒,教义中说狗是不洁的东西,所以不能上车。宗教信仰的自由也不能受到侵害。

布鲁斯向卑诗省人权法庭提出控告,并于今年8月,离法庭开庭的3天前和出租车公司达成了和解:1,获得赔偿2500元;2,公司必须引入新的规定,所有司机不得拒载有导盲犬的客人,除非司机有过敏或者是和其宗教信仰抵触,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司机也必须负责召唤替换司机并陪伴客人直到下一辆车到来为止。

但这个解决方案并不完美。有人问:如果有些宗教信徒的司机认为妇女没有蒙面就是不洁,是否也有权因此拒绝搭客?

北美讲求政治正确,有关方面对于很多矛盾冲突都是采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这次的和解避免了引发宗教和人权之类的敏感话题。但冲突总会有的,当宗教信仰和基本人权发生了矛盾,甚至要在两者之中择一的话,结果会是怎样呢?

07-09-07(09-14)

警察和暴徒—无间道的哪一出?

曾几何时,各国首脑峰会总会伴随着示威群众。有的是反贫困,有的是反战,理由虽然各自不同,但常常会发展成暴力冲突。而这些情形被电视新闻播出后,大多数人也不由的要和这些激进分子保持距离。这个结果应该不是游行者们希望看到的,而是政府所希望的吧。

最近在魁北克的蒙特贝罗城举行了加美墨所谓北美三国首脑会谈。毫无例外的,也吸引了大批的示威者们。电视上照常上映着那一幕幕的肢体冲突镜头。可是这次与众不同的是,游行组织者提出了暴力是政府阴谋论的观点。

加拿大通信能源和纸张工人公会的主席戴夫•科尔斯就描述了以下的情形:他看到三个年轻人,都用黑手帕遮脸,其中至少有一个人手里有石头。科尔斯对他们表明这里的示威群众主要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不欢迎他们,要求他们离开并放下手中的石头。示威人群曾想扯下他们的面巾,但没有成功。人们还看到这三个人居然走到警察的纠察线里和警察商量着什么。这三个人最终被警察按倒在地逮捕了起来。不过在警方最后公布的4名逮捕者名单(2男2女)中,并没有这三个人。

从他们的被捕照片看,他们居然和防暴警察穿的靴子是一样的,这成为人们怀疑他们是警察化装的重要证据。当这段场景的录像被公布在Youtube上后,当局受到越来越多的质问,魁北克警方终于不情愿的承认他们的确派警察化装成示威者混入人群,但拒绝澄清那三人是否来自于警方的问题。

此事引起的议论不少,因为人们会自然而然的想到:派遣任务由谁负责下令?这三个人是负有挑起事端,抹黑群众的重任?这类行为是否是警方的常用手段?再联想下去,人们会怀疑有没有哈帕总理,甚至布什总统的参与?

不过官方看来是不会对以上的诸多疑问给出进一步合理的解释了。






07-08-28(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