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4日星期三

加拿大的最高级军官

现在的加拿大最高级军官是参谋总长里克·西里尔将军。在2005年前自由党总理马田任命西里尔的时候,并没有很多人能预料到他将给军队甚至国家带来的巨大改变。

当时加拿大军队的状况不佳,其实这还得追溯到90年代在马田担任联邦财政部长的时候,为了平衡预算,减少财政赤字,他大刀阔斧的削减开支,其中就包括了不少军队的预算。多年下来,军队的设备陈旧,常年得不到更新,士气低下,人们甚至于对军队存在的本身也漠不关心了。但西里尔一上任,便做了一件影响深远的事:说服了马田改变加军在阿富汗的任务,在坎大哈展开以战斗为主的行动。

原先加军在阿富汗主要是以建设为主,风险不大,五年中也不过是有8名士兵牺牲,其中4名还是因为中了美军的炮火而身亡。但从20062月起新的任务全面展开以来,两年的时间里已经有七十多名军人阵亡,新任务的艰巨性和风险可见一斑。前线将士不断伤亡的新闻充斥着报道,也成为国会争论的焦点。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才终于明白,在和平时期也有军人在流血牺牲。也终于明白了西里尔不断发出的呼吁:军队需要更新设备,也需要人们的支持。于是从官方到民间,开始了一场相当成功的支持军队的宣传运动,军人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大为提高。哈珀保守党政府也不失时机的增加了军队的预算,使得加军能顺利执行现在的任务。

对于这场使得加拿大军队深深陷入的阿富汗任务来说,西里尔无疑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的。旷日持久的军事行动,也使得人们有些失去耐性。因为支持军队和支持任务,毕竟是两件事,何况西里尔本人也承认,如果最终目的是要建设一个稳定的阿富汗国家的话,可能要花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对此加拿大到底能贡献和牺牲多少,仍是个未知数。所以西里尔的功过也难以说得清楚。

四月十五日西里尔将军宣布他将于七月一日辞去参谋总长的职位。虽然只有短短三年的时间,西里尔的确从根本上改造了加拿大军队,也重新塑造了加拿大军队的形象,无疑在加拿大的现代军史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也为他的继任者们设下了一个很难逾越的高度。


08-04-19(04-25)

围绕奥运火炬接力的做秀闹剧

近来的西方媒体总是以奥运火炬接力的风波为新闻报道的头版,其实不过是些大大小小的做秀闹剧而已。北美的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会“Show And Tell”,也就是要会做秀。这对提高表达能力自然有好处,但如果是成人将此应用于政治话题上,未免就有些不妥了。

曾几何时,不遵守法律甚至是暴力行为成了表达政治意图的流行手段,因为这样可以吸引眼球。比如世界各国首脑峰会时屡屡出现的反全球化的示威,总是会升级成暴乱并以被镇压为结束,还出现了人员伤亡。本该和政治无缘的奥运盛会也难以幸免,就算是在加拿大也不例外。早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时,当地的原住民就因土地归属问题示威并干扰了火炬接力。温哥华将于2010年举办第21届冬奥会,但风波早已开始。先是有抗议修路破坏环境,又有认为政府应该把钱花在解决贫困问题上的。特别是后者,喜欢采用极端手段,在庆祝会上泼漆,破坏奥运倒数计时钟,甚至闯入组委会办公室并威胁暴露委员们家庭地址信息的,引起人们的极大反感。

这些支持藏独的团体们对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的干扰手法也同出一辙,暴力抢夺,违法攀桥,无所不为,唯一不同的是西方媒体的反应。对以前那些事件的报道还算是客观,指出大多数人不赞成暴力示威,认为暴力行为对解决实际问题毫无帮助,示威者不过是些想出风头爱做秀的人物,对声称要关注的族群其实并不在意。

但这次做秀的不仅仅是那些团体们,还有西方的媒体和政客们。媒体一开始已经给西藏事件定了性:中国政府总是错的,闹事的藏人们总是正义的。他们做秀的手法不可不谓充分,将印度尼泊尔警察殴打示威者的照片栽赃成中国警察的张冠李戴,故意忽略众多华人欢迎火炬的五星红旗而强调一小部分藏独示威者的以偏概全。政客们也不甘落后,上至总统总理,下至市长议员,表态要抵制奥运开幕式的有之,提案声称要为中国人民争取民主权利的有之,其实不过又是一场做秀,只是一定要表面文章做足,生怕被反对党批判不重视人权。

虽然不知道这一场风波是否会一直持续到奥运结束,还是希望媒体和政客们不要持双重标准,连同那些示威团体一起,真正做些有益于藏族人民的事情,而不是迎合闹剧,为做秀而做秀。


08-04-11(04-18)

皇家骑警干预了上届大选

2006年初哈帕的保守党少数政府上台,迄今已有两年多了。其实大选前人们并不对哈帕看好,支持率也是当时的执政党自由党小幅领先,预测结果仍是一个由自由党组成的少数政府。但为何最终却是哈帕上台呢?最近的调查表明,皇家骑警在此期间对信托基金事件的处理方式影响了选举结果。

20051123日夜里,自由党马田政府的财政部长拉尔夫·古代尔宣布政府不会对信托基金征税。这对投资者来说自然是好事,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正式宣布前有关的信托基金的买卖突然变得非常活跃,使人不得不怀疑是否有人泄漏了内幕消息以从中得利。

1128日马田政府倒台,两个月的竞选活动开始了。起初自由党仗着支持率上的优势,准备养精蓄锐,在圣诞节后才全面展开竞选;而保守党则一开始就频频主动出击,哈帕甚至是一天一个选举承诺,如把销售税降到百分之五,每月100元托儿补助等,占了报纸头条,逐渐的赶了上来。

1228日,正是选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的关键时刻,突然冒出了皇家骑警调查信托基金泄密事件的新闻,而且点明了古代尔就是调查对象之一。这下自由党措手不及,没来得及充分宣传选举纲领就陷入了不得不为自己澄清的境地,连马田都不例外。而选民们则终于对自由党连续不断的丑闻感到厌烦,导致保守党支持率不断领先直到赢得了这场选举。

20072月皇家骑警起诉了一名在财政部工作的官僚,并证实了古代尔没有任何问题,从而结束了这场调查。但为时已晚,损害已经造成,不少自由党人认为这才是他们选举落败的关键原因。

今年3月底公布的调查里,人们发现是当时的皇家骑警总监扎克德利选择在选举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刻宣布调查,并且是他决定将古代尔的名字加入报告公诸于众的。他为何要这么做,不得而知,因为他本人拒绝合作,不回答有关问题。其实严格的说来,皇家骑警没有做错什么事,因为没有规定说不得干涉选举。但皇家骑警应该以此为鉴,建立起相应的规则,才能保持中立的立场,重新赢得人们的信任。

08-04-04(04-11)

“像狗一样勤奋”的市议员

罗布·福特是多伦多的市议员。他在月初市政厅里讨论是否允许商店在法定假日内营业问题时发表的有关亚裔“像狗一样的工作”的言论引起了众人的极大不满。市长苗大为带头要他道歉,但是被拒绝了,因为他认为这样的描述不是带有侮辱性的。

诚然,英文里说谁像狗一样的工作的意思是说此人工作很勤奋,并没有贬义。但他的原话是:这些东方人像狗一样工作。为了工作,他们呕心沥血,不停的工作,连睡觉都在机器旁边。这就是他们成功的原因。我去过韩国的首尔,台湾的台北,日本的东京。这就是为什么这些人如此卖力工作的原因。我现在告诉你们,这些东方人,他们会慢慢地取代(我们)。在这段话里,福特议员清晰的指出了“我们”和“他们”(亚裔),一方面是以偏概全的描述一个特定的族裔,另一方面又有宣扬亚裔威胁并煽动族群对立的含义在内。这绝不是以英文理解为借口可以逃脱责任的。同时,如果他真的理解多元文化社会的话,应该明白亚裔并不喜欢被人比作狗的道理。

其实这位自诩为新保守派的福特议员,自2000年当选以来一直风波不断。先是以种族蔑称辱骂一名意大利裔议员,导致议会化了三万元调查这一事件。其后在2006年观看多伦多枫叶冰球队时和其他球迷发生冲突以至于被保安赶出球场,起初他还否认此事,最后不得不承认自己在公共场合酩酊大醉的事实。本月底,福特议员再次出现在新闻头条上,这次是因家庭纠纷被逮捕,并将以暴力袭击和死亡威胁为由被起诉。


从福特议员的种种奇特的言行来看,虽然不明白他到底为多伦多市做出了多少贡献,但有一点应该是明确的:八年来作为市议员的他的确是“像狗一样勤奋”的惹是生非,吸引眼球。

08-03-28(04-04)

2008年5月13日星期二

西藏事件和抵制奥运

今年是中国的奥运年,围绕这一大盛事,国际上各方政治势力都在明里暗里的进行角逐,企图施加影响,为自己捞分。因此开年以来也是风波不断,先有美国大导演斯皮尔伯格以中国在达福尔的贩卖军火问题为由而辞退开幕式的艺术指导,接着又有对英国查尔斯王子不出席奥运背景的种种猜测,最近便是因西藏事件而引发的抵制奥运的风波了。

西藏事件发生后,法国外长表示对不出席奥运开幕式的方案值得考虑,虽说是作为对日益高涨的抵制奥运呼声的折中,但也证明了西藏事件发起者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他们的目的。抵制奥运到底对促进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改善藏族人民的地位是否有益?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中国自从七十年代后期放弃了极左的路线,开始了对外开放,专注于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虽然在政治上仍未开放,但和改革前相比,已经是进步了很多。多数西方国家却对于中国所取得的进步视而不见,没有摆脱冷战心理,根据“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一定要拥护”的方针,支持了种种和中国做对的势力。媒体也毫不例外的进行了有偏颇的报道,进行推波助澜。拿这次的事件为例,有将暴徒扔石头袭击军车的部分剪除只强调中国军人出现的,也有干脆将印度以及尼泊尔警察殴打藏族示威者的照片张冠李戴成中国警方的。以至于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些新闻报道的公正和中立性。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不断的高涨,会到危险的程度。其实民族主义正是在九十年代面对西方政府及媒体的打压中产生的,一系列的事件诸如银河号事件,2000年北京申奥的失败和南斯拉夫使馆被炸等,才有了诸如“妖魔化中国”“中国可以说不”等的民族主义思潮。中国政府也想利用这一思潮,使之成为新的凝聚中国的力量。但这也是一种极为危险的双刃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族主义要是失控的话,后果不堪想象。西方政府迄今所作的表态,都有火上加油的效果。过分站在藏独一边,只对境外少数组织有利,对于国内的大多数藏民来说,只会加深族裔矛盾,有百害而无一利。

各国应该通过参与奥运,让中国留在国际大家庭中,施加正面影响,而不是抵制从而孤立中国激化矛盾。决策者们应该考虑这些因素,作出正确的选择,而不是随着风波起舞,只知道迎合大众。


08-03-21(03-28)

围绕着教育储蓄计划的风波

注册教育储蓄计划(RESP)是加拿大政府的一项税务优惠政策,允许父母为子女的教育费用而储蓄,在进入大学或者大专时可以提取供他们使用。政府还会根据储蓄金额每年给予一定数额的补助,在储蓄期间产生的利息增益也要到取出使用时才开始征税,因为那时子女只是低收入的学生,税率必然很低。因此大家很欢迎这个政策,只要是关心子女教育的家长,就会尽量利用这个优惠进行储蓄。

财政部长费海提在今年的预算案中宣布废除原先每年四千加元的储蓄限度,并将储蓄总额的限度从四万二千提高到五万。这也正是保守党少数政府希望籍此获得选民的好感。却不料节外生枝,多伦多地区的自由党议员麦提格提出了一项私人法案,要求把家长投入储蓄的金额作为减税额,上限每年五千,相对于保守党的预算,是锦上添花。这项议案悄无声息的通过了一读二读,并在众议院表决时被反对党籍着人数上的优势通过,就等参议院的批准而成为正式法案了。

保守党却对此非常不满。他们一贯注重的是自己作为执政党的形象,不能容忍由反对党提出此类受欢迎的法案。同时也因为在今年的预算案里已经大幅消减了财政盈余的预报,若有新的减税内容势必导致盈余的减少甚至有出现赤字的危险,对于塑造善于管理财政的形象也不利。出于党派斗争的理由,也要废除这个法案。所以保守党先是希望参议院基于“常识”来否决,但没有谁会对此抱太大的希望。因为总理哈珀是现行参议院制度的强烈反对者,指责大多数参议员都是自由党在过去十多年执政时委派的,屡次发生冲突。

最后保守党想出的办法是仍由费海提出面,对今年的预算案提出修正,从而使得麦提格的私人法案失效。由于财政预算绑定了信任投票,自由党不敢现在就推倒政府进行大选,只好选择让步,让保守党如愿了。

一场风波下来,狄安又一次让人看到他的自由党没有做好赢得大选的准备,甚至不得不让执政党推翻他的党团成员的法案,输了不少;保守党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这项议案毕竟是很受选民欢迎的,费海提也缺了当年满脸笑容的大派优惠政策时的轻松。但是,面临美国经济不景气,油价高企不下,物价纷纷上涨,一直被高税收压的无法喘气的老百姓来说,他们才是真正的输家。

08-03-14(03-21)

加拿大的“泄漏门”干涉了美国的政局

34日的美国民主党总统预选揭晓,希拉里·克林顿获得了三胜一败的成绩,抑止了对手奥巴马十二连胜的气势,才能将这场旷日持久选战进行下去。但这次胜利的背后,却有加拿大政府干预的嫌疑。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是1994年由希拉里丈夫前总统克林顿主持签署的涉及加拿大、美国、墨西哥三国的贸易协定,主要内容是三个国家之间免除关税,鼓励贸易。但这对美国的制造业是个打击,因为他们不得不面临相对便宜的外国人工以及产品的冲击。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人们更容易对此感到不满,这在俄亥俄州特别典型,是选民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也因为如此,民主党的两个候选人在当地竞选时都表示一旦当选,要重新审核贸易协定。

无巧不巧,在决战前夕,加拿大电视台报道了奥巴马的经济顾问和加拿大驻芝加哥领事馆外交官会面,并告知不必担心奥巴马在此问题上对加拿大的强硬立场,这不过是政治性的表态罢了。消息一传出,引起轩然大波。奥巴马的对手们纷纷指责他两面派,不值得信赖。选民们也因此顾虑重重,这无疑影响了选举的结果。

其实泄漏事件不止一件,在电视台报道之前,哈帕总理的首席幕僚伊安·布罗迪和记者们吹风,说克林顿阵营的人员和他通过风,说克林顿的发言也是表态性的,不必当真。但不知为何,等到电视台报道时,名字却换成了奥巴马,还有泄漏的备忘录为证。

克林顿从“泄漏门”中获益,奥巴马因此受损,都是显然的。克林顿承认这备忘录是她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无论两人中谁能入主白宫,即使内心不想对此小题大做,但为了打消人们的疑虑,他们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立场势必更加强硬,甚至可能导致取消协定,给加拿大经济带来重大打击。

美加关系因此受到了严重损害。这一事件在美国人眼中如同美国驻加拿大大使所说的,是加拿大政府干预了美国的政治。用奥巴马阵营里的意见来说:加拿大政府的做法很愚蠢。民主党的元老们也纷纷对加拿大政府表示不满,说哈帕的右翼政府不过是想帮共和党的忙罢了。

泄漏门”自然成为加拿大国会朝野的又一个热点。哈帕总理向奥巴马表示歉意并要对泄漏事件追查到底。但哈帕有多少诚意调查他的首席幕僚,此事能否水落石出,大家还是怀有疑虑。


08-03-06(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