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0日星期四

吾家有犬IV

斯芬克斯


蓦然回首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吾家有犬III

赤日炎炎似火烧

绿荫点点睡大觉

我也有郁闷时

两年前冬天,在赌城的小卖部,那位墨西哥老太店员冲着我问:你是日本人,还是韩国人?这下让我有点措手不及。因为英文水平的局限,我对于想象之外的问题总 是茫然不知所措。于是想了一会儿,很慎重的回答:Neither。这下轮到那老太迷茫了,她小声问她的同事,另一个墨西哥老太:Neither是哪里?那 老太倒是明白了,说:俺早奏知道你是中国人。我只有苦笑,不过也挺郁闷的:我们全家哪里长得像韩国人或日本人了?身材矮?正好相反;眼睛小?没有这事!

回到加拿大,天气渐渐变暖,我在户外散步溜狗的时间也多了,又发现一件奇事。我们村里韩国人还是很多的,但这两年更多,有人说是因为河对面原来韩国居民较 多,最近房价上涨,他们开始着眼于相对便宜的素里,所以纷纷搬过来了。在我的印象中,韩国人一般比较含蓄,不太愿意主动打招呼。出于意外的是,主动和我打 招呼的韩国人不少。

这一天,遇到一个戴帽子的韩国老汉,对我说:阿尼哈塞哟。这句话我倒是知道,那是你好的意思,于是出于礼貌,也回答了一句阿尼哈塞哟。 不料,他接下来冒出一大堆韩文,这下我只有老实说不懂韩文然后落荒而逃了。此后类似的事还是不断出现,跟我打招呼的老少都有,有的甚至直接冲着我说韩国 话。我不禁心想:不会吧,韩国人的个性不该是这样的。看来只有一个可能:我长得象韩国人!对着镜子,我真的觉得有些郁闷。

时间长了,听了各种韩文也多了,就发现有一个词常常出现,好像是“京多克恩”, 而且大多数时间是指着我的狗说的。这下我把怀疑对象转到狗身上了:难道他是条韩国狗不成?不会吧,他不是韩国狗,可是有血统证明书的。好在现在网上有古 狗,怎么光凭模糊的发音就猜到韩文的意思呢?我决定选另一种方式,键入Korea,Dog的关键字,果然找到了他们以为的韩国狗的名字:珍岛犬。看珍岛犬的照片,这尾巴部分也的确长得有点像,难怪韩国人会觉得亲切呢。

不过,如果一一对人说明:我不是韩国人,这狗也不是韩国狗,也未免太过麻烦。其实,让别人对你多些亲切感,也不是坏事。这不,夏令时开始了,待在户外遛狗时间也长了,我已经做好准备,听到更多的阿尼哈塞哟京多克恩的招呼。

吾家有犬II

躺着思考



吾家有犬I

夏天


冬天

欧巴桑--一个日裔加人的视点(附英文书评作业)

《欧巴桑》是一部著名的加拿大文学作品,经常是本地学校的必读书籍之一。欧巴桑是日语发音,即阿姨的意思。作者Joy Kogawa是个诗人,欧巴桑几乎可算是她唯一的小说。这部作品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它揭露了加拿大现代史上黑暗的一面:日裔加人被关入集中营的事件

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后,在北美的日裔的处境越来越艰难。尽管有调查表明大多数日本移民对新的国家是忠诚的,但出于两面的原因:一是战争的警惕,害怕日军从西 海岸登陆;二则是种族歧视了,这和19世纪末开始的黄祸论和针对中国人的人头税倒是一脉相承的。在1942年2月19日,罗斯福总统签署了9066号总统 令,认定军部有权基于国防安全的考虑可以将外国人隔离起来。虽说这是对所有敌对国出身的居民而言,但被紧急收容的一半以上是日本裔,特别是在西海岸,对于 第一代日本移民以及含1/16以上血统的,都被关入了集中营。美国的确有德裔和意大利裔的居民有和纳粹相关的破坏行动的发生,但这些人即使被临时居留,很 快就被释放。只有日裔,无辜的被长期的关押。在美国影响力极大的中南美国家,不少日裔移民更是被交到美国海军的手中,强行送往美国,却因非法进入美国而被 逮捕关押。

加拿大也不例外,而且做得比美国还要过分:将日裔按男女分开关押,将家庭拆散。和美国一样,将日裔的财产以保全为名拍卖,实际上和掠夺毫无两样。如小说中 说的,主人公的祖父的凯迪拉克的汽车拍卖了32元,其中的30元作为手续费被扣除,到手仅2元。加拿大做得更糟的是,二战结束,集中营关闭后,以怕日裔闹 事为由(影响和谐?),仍然禁止他们回到原来的居住地,将他们强制迁移到更偏僻的地区居住。

《欧巴桑》正是反映了这一段经历对作者幼小心灵的创伤。她的对童年的美好回忆仅限于一张发黄的旧相片,那是一张全家福,包含了两个日裔移民的大家庭。他们 应该是成功的移民,有医生,音乐家和造船的。此后不久,战争的乌云开始笼罩着他们,她母亲因家庭原因不得不回日本一段时间,结果这成了永别。随着战争气氛 越来越浓,她的家人纷纷失去了工作,开始不得不到政府指定的地点报到,财产也被拍卖一空。作者以她擅长的诗人的手法,描述了这一段黑暗的时间。我读的时候 的确感受到了这种绝望,灰暗的心情。以致于他们全家被分离(她病弱的父亲被送到一处,她、弟弟以及叔叔一家则被送到内地一个小村子里)的一刻到来之时,反 而有些平静了,好像觉得这些打击早晚会到来似的。

在内地生活的时间里,唯一的明亮点是她和父亲的短暂重逢,她用了大段文字表示心情愉快。可惜这并不持久,她父亲在二战后仍被发配到异地,临终都不能和她见 上一面。而叔叔一家则收养了她和弟弟,从此生活在更荒凉的内地。从文中感受到的是,这一次的打击远远重于最初的发配。因为原先他们还有梦,希望战争结束后 一切回到从前,但严酷的现实无疑打破了这最后的一丝希望。她叔叔原来是造木船的匠人,喜欢海上的生活,一直想,总有一天,可以再次回到海上。第二次迁移 后,他变得沉默,绝口不提此事了,只是偶尔看着草原,会说:这就像海一样

Joy Kogawa是诗人,这部小说的构成并不严谨,多余和杂乱的情节不少。不时出现的日语对话对读者而言也是一种挑战,即使有英文译文,但很难表达清楚日语中 真正的含义。但她成功的表达了她对遭到政府社会迫害时的迷茫,困惑,伤感甚至愤怒的心情。就揭露事实和展露心情而言,应该是成功的。书中出现了两个欧巴桑 (阿姨),一个是一直照顾她的阿雅欧巴桑,典型的日本人,谦恭善良,和她叔叔一样,沉默寡言;另一个是艾米莉欧巴桑,在北美长大,一直要和命运抗争,也是 她一再为要求给日裔平反而奔波。我认为这二人都是作者杜撰的人物,其实代表了作者的两种性格,也体现了两种文化背景的冲突。生活中的作者应该是更像艾米莉 一些吧。

书中说她父亲病死异乡,生活中她父亲似乎仍然健在,而且在内地的生活并不是如小说中所说,事实上她一直和父母在一起。既然声称是她半自传性的小说,这些情 节的改动未免减少了真实性。最重要的,她花费了整整一个章节去描述母亲回日本后在长崎被原子弹炸伤后病死的情景,却完全是出于杜撰。小说中提到了这么多的 历史事实,她却偏偏略去了当年日军所犯的罪行,我觉得这不是无意的,事实上她也把对日裔的迫害和纳粹的罪行相提并论,却绝口不提当时和纳粹站在一条战线上 的日本。这些都应该是重要的情节,否则怎么让读者理解整篇小说要表达的意思?片面强调受害者的一面,一是有损于小说的真实性,二来也显示出作者并没有摆脱 日裔身份的局限性。

(注:我12年级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写一篇书评。我选择了OBASAN即欧巴桑,英文作业附录如下。)

A Touching Story by a Japanese-Canadian

Obasan is a famous Canadian novel. It revealed a dark page in modern Canadian history: the internment of Japanese-Canadian.

The novel’s narrator is Naomi who is a Sansei, which means the 3rd Generation of Japanese-Canadian in Japanese. The story started from her uncle’s death in 1972 when Naomi was 36. Obasan means aunt in Japanese. Here it refers to her uncle’s wife Aya. During the time when Naomi returned to Obasan’s home and participated her uncle’s funeral, there were lots of flash back to her childhood.

Her childhood memory started from age 5, 1941. At that time, Naomi lived in a very successful middle class immigrants’ family. But everything was changed since the WWII started. Her mother went to Japan for family emergencies and never returned back. Then under the infamous War Measures Act, 20 thousands Japanese-Canadian were sent to internment camp. Naomi’s family was among those people. Naomi was forced to live with her uncle and aunt (Obasan) and was separated from her father and her grandparents. Her family’s property was also confiscated by the government. They almost lost everything. After several years living in BC interior, the WWII ended. However, their miserable life was not over yet. They were forced to move to Alberta’s rural area and were forbidden to return back to their home in British Columbia. Life became even harder. The hardship was so severe that Naomi’s family became more and more silent.

The unfair treatment to a specific group of ethic origin people can only be considered as racism. And it was done by a civilized democratic country. This was indeed a sad story.

The author used her poet skills to tell the whole story. The words were rich and powerful. They expressed her feeling perfectly and struck reader’s heart.

The author used the poem like paragraph expressed her happiness when Naomi reunited with her father: I am Minnie and Winnie in a sea shell, resting on a calm sea-shore. I am Goldilocks, I am Momotaro returning. I am leaf in the wind restored to its branch, child of my father come home. The world is safe once more and Chicken Little is wrong. The sky is not falling down after all.

The author used almost one chapter to describe Naomi’s anger on how unfairly they were treated in such a long time. Here is one paragraph: It’s hard, Aunt Emily, with my hoe, the blade getting dull and mud-caked as I slash out the Canada thistle, dandelions, crab grass, and other nameless non-beet plants, then on my knees, pulling out the extra beets from the cluster, leaving just one to mature, then three hand spans to the next plant, whack whack, and down on my knees again, pull, flick flick, and on to the end of the long long row and the next and the next and it will never be done thinning and weeding and weeding and weeding. It’s so hard and so hot that my tear glands burn out.

I could feel the color theme that the author wanted to express. From the beginning of her childhood memory, it was faded yellow, but still bright; then it turned to darker and darker color, there was one moment of brightness when Naomi’s father returned for several days; after the WWII, it was the darkest moment; until her uncle died in 1972, it was still greyish color although there were occasionally lighting of anger.

This story is very toughing. I learnt that although Canadian government and the society had done such horrible things to Japanese-Canadian, they still kept the faith and considered themselves as Canadian. I could feel their sadness, slience and anger. We should never let those things happen again.

The author was very successful in telling this story. But she was still limited in a Japanese-Canadian point of view. In the whole book, the author mentioned several times about the terrible crimes Nazis had committed and compared the internment to Naziism by using some historical document. She even used the fictional story about how Naomi’s mother was suffered in Nagasaki’s Atomic Bombing. But throughout the book, there was no single word about how Nazis ally, Japanese Empire and its army, had done to Asian people and their role in the WWII. This made reader pay more attention to Japan as a victim rather than a criminal. I believe that the author’s background limited her ability to make this book even greater.

Ernest Renan said, “Man does not belong to his language or to his race, he belongs to himself alone, for he is a free being, a moral being.” It sounds great, but it would really hard for anyone to achieve this.

However, I still think this book is worth reading. It provides a distinctive view for Canadian modern history and makes us more appreciate to current multi-cultural society.

圣经的真相大白又如何?



《达芬奇密码》是一部畅销全球的小说书。畅销书一般总有阴谋论为背景,比如外星人阴谋,政府或大企业的阴谋,再有就是如本书的天主教阴谋了。因为天主教有 悠久的历史背景,严密而广大的组织,被拿来做阴谋论的后台也是常有的事情,虽然信徒们不太乐意。略去故事情节不提,本书主要背景是谈及在《圣经•新约》的 四部福音书: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之外,还有被认为是耶稣妻子的玛利亚•抹大拉的福音书,可以几乎颠覆基督教教义,而此类史料的存在对教廷构成了极大的 威胁,所以才有本书中的种种惊险情节,云云。本书作者更是挑战性的在开头处写了如此一句声明:本 书中所有关于艺术品、建筑、文献和秘密仪式的描述均准确无误。(All descriptions of artwork, architecture, documents, and secret rituals in this novel are accurate)。才引起更大的争议。


如果严格的考证历史,的确会如本书中所描述的,基督教很多内容带有更古老的宗教的烙印:

基督教的标记中可以找到许多异教的痕迹。埃及的太阳圆盘变成了天主教圣人头 上的光环。古埃及生育女神伊希斯怀抱儿子光明之神荷露丝的壁画为圣母玛丽娅抱着小耶稣的画像提供了蓝本。几乎所有天主教的仪式——如主教加戴法冠、圣坛、 礼拜式上唱荣光赞歌以及领圣餐等等——都直接来自那些早期的神秘异教。……本来基督教遵奉的是犹太人的礼拜六安息日,但康斯坦丁却把它改成了异教徒们敬奉 太阳的那一天。大部分人都会在星期天早上去教堂做礼拜。但他们都不知道,那是异教徒们每周一次供奉太阳神的日子,也就是“太阳日”。

问题是,书中最重要的情节:所谓抹大拉福音书是否存在?据作者称,此福音书中记载:耶稣因怀疑他将会被捕并被钉上十字架,就告诉抹大拉应该在他死后继续掌管他的教堂。而早年罗马教会的那些人感到这个事实的威胁,所以就长期大肆宣扬,说她是个娼妓,并销毁隐瞒耶稣和她结婚的证据,从而压制消除耶稣是凡人并且有后代的说法。但本书作者对抹大拉福音书的存在并无有说服力的证据,因此他那句引起争议的声明,并不能适用。

退一步说,如果福音书真的存在,又会如何?是不是如小说中所说,天下就会大乱?那倒也未必。现在已经不是中世纪的黑暗时期,教廷虽然影响力还很大,但对 《哈利波特》的出版,最多也就是表示不安而已,要想如以前那般的呼风唤雨,已是不能。而信徒的信仰,并未因此而遭到削弱。教廷更多的是要以开明的姿态出 现,才能迎合更多年轻的信徒,前教皇保罗二世甚至承认了进化论和基督教义并无冲突。这种情况下,各种古文献的出现,又怎么会有影响呢?

举个真实的例子:《犹大福音》的出现。最近公开的《犹大福音》,提到只有加略人犹大明了耶稣教诲的真正重要性与意义;他实行了耶稣的意旨,将耶稣交给当权者处置。借由协助耶稣脱离其肉体,犹大将解放耶稣的精神自我,或内在的神性。这又是完全和现有的《圣经》截然不同的说法,虽然不会得到教廷的正式承认,但作为一种古文献参考,还是允许其存在的。

所谓的《圣经》真相的公布会对怎样的人有打击?我想,应该是那些原教旨主义者或者别有用心的人吧。比如,对于把基督教义当作反犹的红宝书,将圣经中众人都回答说,他的血归到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这段理解为“他的血债将由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偿还”的人,才会将如方舟子那样考证基督的存在: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或者如以上提到的抹大拉,犹大的福音等的这些当作致命的威胁吧,因为这会使得他们少了一样传播仇恨的根据。而对于普通虔诚的教徒来说,这种影响微乎其微。

回到《达芬奇密码》的话题上,可以看出,本书的阴谋论实在是不太能站得住脚,不过将它当作消遣书来读,已经是足够了。

张纪中这厮

我曾经想象过,如果有轮回,那么张纪中和金庸的前世应该是这样的:上一代金庸散步时无意中踩死了一条鼻涕虫,于是这条虫投胎为张大制片,粪土金庸的每一部 作品,也算是金庸的报应。不过后来看到金庸好像也不以为意,大概他已经习惯了这类商业炒作的行为,所以并不觉得有何问题吧。看来是我想错了。

以前看港版的金庸作品,大多只有明星演员,没有如诗如画的大好山水,往往是一个小棚子就是桃花岛,戴个头套就是和尚,国语配音的就这么几个,听来听去好像 是一个人。2000年时看到央视版《笑傲江湖》出现,因为先有金庸的肯定和《小花》导演的实力,颇为期待。不过身在海外,并不容易看到实际作品,只能通过 网上评论来得到信息。可是,电视一开播,就看到了骂声一片,真是奇怪。

原来,问题出在那些名人的傲慢上。号称没读过武侠小说的编剧导演们,指责原著不适合拍电视剧,要改成主要人物都在第一集登场,等等。他们好像不知道当年王 朔挑骂金庸差点被网民的唾沫淹死的情形了,居然不知道中国有多少人能对金庸小说倒背如流,胡乱改编,如同侮辱广大金迷们的智慧。于是,从开场任盈盈杀鸭子 开始引来"记念任盈盈君"等的妙文,随后出现的众多名人如和菜头等,从第一集骂到最后一集。一时间,制片张纪中,男主角李亚鹏,导演黄健中,这三人取代了 中国男足的挨骂地位,成为众矢之的。我当然庆幸:还好没有看这部电视剧。

正在骂声未止的时候,又传来了消息:张和李再次合作,拍摄《射雕》。这次好歹找了个读过武侠小说的导演,但却叫周迅演黄蓉。我自然不会看好此剧,在此后看到网友评论李的弱智嘴脸,周的公鸭嗓子时,又一次的为自己选择不看而庆幸。

此后,李亚鹏志向远大,已经不局限于恶心金迷们了,而是屡屡发起新的冲刺:为NEO配音,搭上王菲,现在好像要演张国荣了。在我看来,他完全可以和William Hwang一拼啊。

相比之下,张纪中就专一得多,生命不息,毁金不倦。他这次是大手笔,使用两岸三地的明星们,制作了《天龙八部》。而我,很不幸的,却要观看全剧了。原因很 简单,家里领导下令:为了让孩子保持中文语感,必须陪着看完40集天龙。没有办法,为了自己Family Man的形象,只好怀着悲壮的心情准备牺牲了。

出乎意料的是,看了几集,还不算太差。虽然有人指责里面化妆糟糕的如同“乌龙山剿匪记”,但不得不承认:MM都很养眼,以至于居然忽略了不少弱智的改动。同时,真实的山水风光也不是以前那些港剧可以相比的。因此,当有人说张纪中这厮开始打翻身仗的时候,我几乎就要同意了。

不过,看完之后,我更倾向于同意另一种说法:如果是忠于原著的再现的部分,都是很好的;自作聪明加以改动的部分却大都很拙劣。金庸的小说其实应该很适合于电视剧,因为在报纸上连载的原因,每个章节都要吸引读者,有丰富的情节发展,不必靠这些所谓的编导添上令人恶心发笑的神来之 笔。我当然也不是唯原著论的原教旨主义者,但至少做的改动要让我觉得有道理。比如:可以将灵鹫宫四胞胎改成双胞胎,将姑苏慕容的四个家臣改为二臣,但不改 口的称呼他们包三哥风四哥,就可笑了。将慕容复写成杀了风波恶王夫人,也是非常没有道理的。至于萧峰向大辽皇帝耶律洪基介绍抓他的是大理皇帝段誉,更是笑 话了:唯恐天下不乱?

两年多过去,张纪中依然很勤奋的耕耘着。他了解到广大网友喜欢养眼的习性,于是将《天龙》里最PL的刘MM请来,在《神雕》里演小龙女。自然,我还是得捏 着鼻子陪孩子看这48集。这一次,开头实在太过恶心!张纪中找来的小杨过简直就是猪头小队长,几乎每次出场都有大哭大嚎,装疯卖傻,差点让我呕吐的是:哪 个弱智居然写出小杨过将练武的麻雀烤了吃的情节,再加一脸傻笑。还有不止一次的往人被窝里撒尿,这真的就是趣味低下了。以后的大杨过一旦傻笑,就让我想到 那小猪头。

看到十集以后,居然也慢慢的有点可以接受里面的演员形象了,不知道是真的变好了,还是我已经被折磨得麻木了,已经不太有厌恶和抗拒感了。感觉到这种变化,真让我有点哭笑不得,难道说我前世欠了这厮些什么不成?

以色列报了黑色九月的仇没有?

人们常说,以色列是奉行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政策。那些打以色列主意的恐怖分子们都没有好下场。

比如,1972年震惊世界的慕尼黑奥运会,8名巴勒斯坦恐怖分子闯入以色列选手驻地,打死一名教练和一名运动员,并绑架了9名运动员和2名教练,要求释放 被以色列关押的234名巴勒斯坦犯人。以色列政府拒绝这个要求,但愿意进行谈判。当时的西德警方想趁恐怖分子换机之时动手,但狙击失败,恐怖分子用手榴弹 炸毁了9名人质(在这之前另外2人已经死亡)乘坐的直升飞机,导致人质全部死亡。恐怖分子中5人被杀,3名被捕。(此后由另一次劫机事件而被换回)

以色列政府发誓要报仇,摩萨德派出暗杀小组,连前以色列总理巴拉克都曾经参与过杀死黑色九月组织成员的行动。但实际上以色列更多注重的是防止潜在的恐怖分 子,而不是追杀那些已知的目标。事实上那些行动小组的成员也承认,那时候是有目标就杀,而不是仔细确认,因而还发生了误杀无辜的事件。

比如,慕尼黑事件6周后Wael Zwaiter被当作黑九月在罗马的头头而射杀,实际上这是个错误。最后结果到底如何?有看法认为可能只有1992年在巴黎被杀的Atef Bseiso才是和黑色九月有直接联系的。而该组织真正的头头,Abu Iyad却是在1991年被其同伙杀死。最具讽刺意味的是:直接指挥慕尼黑屠杀的Abu Daoud,却于1996年被允许进入以色列到加沙地带去参加巴解组织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巴解组织废除了消灭以色列的纲领。

至于那3个活下来的恐怖分子,一个于70年代死于心脏病;另一个是Jamal al Gashey,于2000年出现在纪录片:九月的一天里;2004年夏天,巴解组织的老干部Tawfiq Tirawi接受采访时说,他的朋友,也就是第三个恐怖分子,Mohammed Safady,还活得好好的。

2005年12月,斯皮尔伯格以此为背景的电影《慕尼黑》即将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