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4日星期一

美国有病

迈克摩尔的新作是针对美国的医疗制度的。收集素材想必不是很难,因为他在网站发出呼吁要求人们提供自己的故事之后,一周内就收到数万的回应。光把这些故事串在一起就已经足够构成一部令人震撼的记录片了。

影片一开始,就是一个没有保险的人在自己用针线缝合自己的伤口,接下来是又一个没有保险的在一场事故中两个手指被切掉后,医院给他列出价格:接上无名指, 12000美元;接上中指,6万。他选择了前者。这是在美国5千万没有医疗保险的人们中的故事。而另外2亿5千万有保险的人们也不能就此放心。一对老夫 妇,在辛苦工作一辈子,分别得了心脏病和癌症后,因保险不能支付医疗开销后只得宣布破产,然后住到女儿的储藏室里,他妻子现在每天得吃9种不同的药,谈起 不得不卖掉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房子就忍不住流泪。

片中也有小小的喜剧:当一个父亲得知保险公司只同意为他女儿治疗一个耳朵,而把治疗两个耳朵当作试验性的方案而拒绝时,他威胁保险公司说他要上迈克摩尔的电影去告状,结果保险公司马上同意给他女儿治疗两个耳朵。

那些保险公司,其实只关心赚钱盈利。在否决病人的治疗计划信上签字导致病人的病症延误并最终去世的保险公司的医疗顾问们,连否决信的内容都没有看过。他们 只知道,签一封这样的信,保险公司可以省下一大笔钱,而顾问们的近百万的年薪又有了保障。终于,有一个这样的顾问受不了良心的谴责,去美国国会作证,揭露 这样的现象。

但去了国会又怎样呢?影片用了强烈的讽刺手法,在通过让医药公司可以收更多的钱的法案时出席的每个国会议员头顶都有一块价目表,是他们接受医疗保险公司的 捐款数额,自然最多的是最大的头:布什总统。而那个提出此案,并一再号称自己如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共和党议员,则不久后乐呵呵的拿了某医药公司的200 万美元的年薪退出政坛了。

难道没有政治家想改变这情况吗?有,希拉里克林顿在做第一夫人期间曾想过,但被既得利益方的宣传攻势打垮了:他们把她的设想抹红成社会主义甚至共C主义,把全民医疗和公有制挂钩。到现在,希拉里也被他们买下,接受了他们的捐款。

全民医疗真的有这些宣传中所宣扬的那么可怕吗?迈克摩尔去了加拿大,英国和法国进行了调查。加拿大的被接回5个手指的患者和主刀的医生,都对在美国患者不 得不作出的决定表示惊奇,如同听到天方夜谭一样;在英国,医院里没有收费处,唯一和钱有关的部门是在病人不得不转院的情况下给病人报销车费的,而且药房里 的处方药不论数量和种类,都是6.99英镑;法国还可以叫医生上门服务,生了孩子政府还会派钟点工帮忙做家务。

回到美国,在目睹了医院将付不起医疗费的病人赶出去的情形后,迈克想到:看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是看它如何对待穷人的,还是看它如何对待英雄们的。说到美国 英雄,自然是911的英雄们。那些去抢救的自愿者们,却因为不符合政府补助的种种严格条件限制,现在困苦潦倒在家。此时却看到电视上有关关塔那摩虐俘的新 闻,当局为自己辩护说他们给囚犯们最好的医疗服务。迈克恍然大悟:原来美国唯一的公费医疗是在那里啊。于是他租了一条船,把众人带到那里,希望得到治疗, 当然不可能如愿。无奈之下,他们干脆到了美国的敌人:古巴。

古巴倒是接待了他们。可能也是想给布什点难堪吧,他们给这些病人最好的治疗。告诉那个不得不卖掉房子的妇女:她每天吃的9种药里其实有6种是没有用的。 911中呼吸系统出了问题的护士发现,她在美国需要120美元才能买到的呼吸喷雾器,古巴的药房里只有5美分不到时,马上泪如雨下。

看了这样一部片子,自然会争议不少。美国的医疗制度有问题,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但不是每个人都同意迈克摩尔的拍摄手法,所谓以偏概全和煽情的手法,议论 会不少。话说回来,这种手法在宣扬中国的黑暗面和落后面的时候,不也常被用到吗?所以只要他在按游戏规则办事,遵从一样的标准,大家不妨就欣赏一下这部影 片吧。

A Good Year

美好的一年(A Good Year)是角斗士的导,演搭档Ridley Scott和Russell Crowe的又一次合作品。这次的结果却有些牛刀杀鸡的感觉。因为两者擅长的是战争片史诗片又或者是惊险片,而不是这类小资片。Russell的演技只能 说是中规中矩,却没有出彩。故事情节也颇为老套:男主角面临的是回到冰冷无情的英国伦敦证券交易公司工作还是充满阳光的法国南部普罗旺斯酿酒农场开始新的 生活的选择,何况在后者那里还有他心爱的女人。至此已经不难猜测他的选择以及故事的结局了。

不过我还是对影片中的酿酒农场的风光十分喜欢。虽然我没有去过那里,但与之类似的BC省内陆,奥卡纳根湖一带的葡萄酒厂,是已经拜访过多次的了。奥卡纳根 湖十分宽阔,有300多平方公里,夏天是阳光灿烂,盛产樱桃葡萄杏子桃子等水果,冬天则是严寒,有冰冻葡萄可以酿制冰酒。

沿着高速一路开去,路旁的各个出口处常有酒厂的标示。拐下高速,沿着乡间小道开去,就会有惊喜的发现。有卖当地农产品的,也有让你去爬树摘樱桃的,当然还 有酿酒厂。酿酒厂一般都有品酒室,免费供你喝一小杯,各种品种都有。价格也不贵,其实大家赶到那里基本上都愿意买上一两瓶的以示不枉此行。曾经想象过是否 到每个酒厂去一次,不过估计自己也没有喝得酩酊大醉的勇气,就此作罢。走到阳台上,不远处的奥卡纳根湖在阳光下鳞波荡漾,令人神往。

奥卡纳根湖边可以露营,也可以去湖里游泳和驾艇,甚至还有冲浪跳伞的。我去了湖边租船的地方,问:这游艇多少钱?那里晒得黝黑的小伙子说:也就和一般的车 差不多价吧。然后学习怎样驾艇,我又问:怎么停下来?小伙子有些疑惑,大概是别的客人只关心怎么加速吧,答曰:只要放到N档水的阻力自然会使它停下来的。 过了一会儿忍不住问:你是做什么的?我老实回答:写程序的。他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

驾船的最初一小时感觉真不错,有以后在此养老,弄舟荡漾于湖的冲动。不过时间长了,渐渐有些无聊起来。看租船那些的姑娘小伙们乐乐呵呵打打闹闹,心里却不 愿自己的孩子就这么过一辈子。再想下去,连自己将来买个酿酒农场的宏伟计划都显得不那么诱人了。这里夏天游玩可以,冬天却是极其寒冷,要不怎么能做冰酒 呢?实在不适合于养老。看来理想和现实之间还是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由此又想到了移民到此,已有多年。到素里这个不大不小的城市之前都是在大城市里度过,现在已经很喜欢这里的环境和气氛。时间长了,也不愿去人口拥挤的地方,即使是同在大温地区的温哥华市和烈至文市。不过真的要去内陆更小的城市,看来也不能习惯。

这也可能只是我生性疏懒不愿多动,安于现状的关系,才这样的找借口不挪窝吧。写下此文,也是希望今年一切顺利,迎接A Good Year。

大旗英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硫磺岛战役是二战中的著名战役,从1945年2月19日开始到3月26日为止(居然有2个日本兵不知道战争结束,在地道里躲到1949年)。这场战争中防 守的20,933人的日军死亡20,129人,而进攻美军则是阵亡6,821人,21,865人受伤。美军伤亡总数超过了日军,这是二战中唯一的一次。

2月23日,海军陆战队在硫磺岛主峰上升起了一面星条旗,告知海军他们已经占领了高地。但这面旗帜太小,远离海岸的军舰上看不到,于是又换了一面更大的旗 帜。摄影师将拍摄的升这第二面旗帜的照片发回美国,编辑部立刻意识到这张照片的宣传作用,马上在头版报道,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人心的作用。事实上,升旗和硫 磺岛战役的胜负关系并不大,因为在此后的激烈战斗中,6名升旗的战士只幸存下来一半,而且日军也把血染成的太阳旗插到那里去过,可见战斗的惨烈。



这张照片中的6名战士是:红色Ira Hayes紫色Franklin Sousley绿色John Bradley黄色Harlon Block土色Michael Strank青色Rene Gagnon。这6人中,Strank在6天后被美国海军炮火误炸身亡;Block在Strank牺牲后数小时被迫击炮炸死;Sousley则在3月21日被阻击手打死,离占领全岛仅剩数天。

不过硫磺岛升旗的照片的政治意义早已大于原来的战略意义,罗斯福总统决定将幸存的3名士兵召回国内,让他们作为战争英雄,为推销国债作宣传工作。找出照片 上的人物是不容易的,因为就连当事人也记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升旗一事实在不是重要的事件。Gagnon是最早被找到的士兵,因为第二面旗帜是他奉命带上 山的。不过他不敢提Hayes的名字,因为这个印第安人外号酋长的Hayes看不起他,威胁他不许透露他的名字。但是后来Gagnon的上级以军法来吓唬 他,无奈下Hayes的名字终于被报了上去。Gagnon同时也把Harlon Block记错成另一个阵亡的士兵Henry Hanson了,后者确实参与了升第一面旗帜。

榜样的力量就是大,整个推销工作大获成功,销售量达到了原计划的2倍。不过这突如其来的英雄荣耀并不是光给三名士兵带来了好运。

酋长心理上忍受不这一切变化,慢慢的开始崩溃。他记起了是他的好友Block而不是Hanson参与的升旗,却因为整个故事宣传已经定局而被命令不许说出 去。酋长开始酗酒,同时战后士兵常见的PTSD(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也缠上了他。他在退役后曾搭车跋涉1000英里为的是告诉Block父母真相,使 得Block终于获得承认。此后酋长便陷入酗酒斗殴入狱的恶循环。他于1955年死去,死因不明,刚过完32岁生日不久。不少人感喟于他的一生,因此为他 写了一首歌:The Ballad of Ira Hayes。著名歌手Johnny Cash(电影Walk The Line里描写的人物)因此歌获排行榜第3名。歌中是这样描写酋长战后的生活的:

Then Ira started drinkin' hard
Jail was often his home
They'd let him raise the flag and lower it
Like you'd throw a dog a bone!
He died drunk early one mornin'
Alone in the land he fought to save
Two inches of water in a lonely ditch
Was a grave for Ira Hayes.

和酋长被英雄的名声彻底压垮截然不同的是Gagnon,此后他曾在中国青岛服役5个月。在退役后他琢磨着用英雄的名声赚钱,也在几部影片中露过小脸,但都 不怎么成功。英雄的光环慢慢的褪色了。Gagnon也陷入了酗酒之中,经常被解雇。1979年在54岁时因心脏病发作而去世,当时他是公寓的清洁工。

Bradley参军时才19岁,他是主动报名加入海军(前2位是海军陆战队的),因为他以为这样可以避免地面战斗,没想到还是被他赶上了。他很快成为救护 兵,还在硫磺岛上受了伤。他似乎是这三人中受英雄影响最小的,没有迷失了自己。战后他和青梅竹马的女友结婚,生了8个孩子,买下了一家殡仪馆作为生意,直 到94年去世为止,享年70。Bradley也受到PTSD的折磨,总是有噩梦,因为他的好友在硫磺岛上被日军绑架残酷折磨致死,惨象始终在他心头无法消 失。Bradley生前很少谈到升旗,几乎从不出席有关的仪式。他儿子James直到他去世都对他的二战经历几乎一无所知。因此他花4年多的时间采访有关 家庭,写了《父辈们的旗帜》一书,更于2006年被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拍成同名的电影。

这三名英雄的际遇各不相同,虽说他们成为英雄是偶然,而且他们并不太认可这个称号,但我认为,英雄是成千上万的战士中被挑选出来的,能被选中且幸存下来,都不容易。他们成为我们心中的英雄,是当之无愧的。

多少人生可以重来?

人生只有一次,这对谁都一样,也算是公平的吧。但绝大多数的人生总有起伏,有高潮,也有低潮;有成功,也有失败,即使只是小小的成功或者失败。对此自然而 然的想法便是: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一定可以避免这些失败,变得更加成功;或者是让苦难的日子快些过去,只享受快乐的时光就行了;要是人生可以重复就好 了。等等。这些念头,在我的脑海里也不只出现过一次,虽然心里明白,这是不可能的。把这种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只有好莱坞的影片。

《土拨鼠日》就是这样的一部影片。北美不少地方有看着土拨鼠出洞来预测当年春天到来并且大肆庆祝的习惯。主人公是大城市的电视台气象预报员,自视极高,对 人傲慢,但为了工作,不得不到一个小镇上报道土拨鼠日。他在那里耍尽了大牌脾气,却被暴风雪阻路,被迫在这小镇上再过一夜。不料第二天醒来,他发现他又回 到了前一天的早上,从此他天天活在这一天里,住在这偏僻的小镇上,一次次报道着同一个土拨鼠日。

《蝴蝶效应》是近年来的另一部同类影片。主人公过着平凡的日子,和普通人无异,除了一点:他在经历人生重大事件时往往会失去记忆,一点也不记得发生过什 么。他母亲和医生要他把失忆前后的经过作为日记写下来,作为治疗。他长大后才发现,如果他读那些日记,他就能回到那些关键时刻,知道发生了什么,甚至能够 改变他自己,朋友和亲人们的人生。

《神奇遥控器》则是最新的一部。主人公是某建筑设计公司的骨干,梦想着有一天成为公司合伙人,所以拼命干活,连家庭也顾不上了。这一天他得到了一个神奇的遥控器,可以暂停,快进他的人生,也可以重放过去的经历。

以上三部影片,主人公在经历了最初发现自己的超级能力的迷茫后,都开始尽量发挥这种能力的作用。

《土拨鼠》以此来胡作非为,他对小镇上每一个人都了如指掌,泡起妞来无往而不胜,可以随意犯法,反正第二天又可以重来,乐趣无穷;《蝴蝶》则是要努力改变 过去一些不愉快的事件,想让每个人的生活更加完美;《遥控器》充分使用快进功能,使得他对生活的感觉一下子好了许多,因为他生病时可以快进到病愈,熬夜干 活也可以快进到升职的那一刻。

但好景不长,他们又很快发现这种能力带来的只有烦恼,生活只有变得更加糟糕。

《土拨鼠》厌倦了每天过着同样的日子,这是没有明天的日子,连死也不能摆脱;《蝴蝶》则是发现无论他如何努力改变过去,现实总会像蝴蝶效应一般,出现意想 不到的变化,他只好不停的改下去;《遥控器》才明白,在快进人生的过程中,他进入了自动导航模式,遥控器甚至根据他以往的行为来替他判断如何举动,比如在 工作和家庭中总是选择工作,在和妻子争吵中选择逃避无视,等等,他的事业可以变得越来越成功,但家庭生活却是越来越糟,其实这并不是他希望的。

电影模式大抵是:设套,入套,解套。这些主人公是如何解套的呢?《土拨鼠》明白了如果他不能摆脱这样的命运,他至少能把每一天过得更好,于是他开始为小镇 上每一个人做好事,追求心灵美好的女性,学会冰雕,钢琴等艺术,相信他总会迎来明天的;不能确定《蝴蝶》最终解了套没有,因为导演自己也不明白,所以才会 有剧场版和导演剪辑版的两个结尾,到底哪一个好,我也说不上来,或许,不改变才是最好的吧;《遥控器》无法为自己解套,因为规则是只能快进,不能快退,只 能看过去发生了些什么,不能改变过去,因此要有皆大欢喜的结局,只能靠天使帮忙了。

电影中的人生当然是经过了夸张和戏剧化了的人生,我们的人生不能重来,好好的过每一天,少去后悔过去,善待家人,已经很满足了。

狗的电影

制作了《午夜凶铃》等著名恐怖片的濑隆重这次的作品是:狗的电影。这只是一部简简单单描述人和狗感情的电影,内含11个相对独立,有的略有关联,有的毫无 关系的小片断,由6名导演合作完成。实在是一部温馨的影片。这里将其中占了不少篇章的有关柴犬POCHI的故事转述如下:

日本某乡村里,体弱多病的少年山田坐在工地的一堆水泥管子上,拿着才从马路对面的面包店买来的豆沙面包准备吃(看店的是和他年纪相仿的小姑娘),发现一条无家可归的小柴犬正看着他手中的面包。于是山田就把手上的面包给了它,从此开始了一人一狗的友谊。

小柴犬爱和山田玩一个旧的棒球,山田就给小狗起名POCHI,并写在球上,往往是他将球扔出,让POCHI捡回来。时间长了,面包店的小姑娘看他每次都省 下面包给POCHI吃,担心他的健康,于是就多给他一个面包。为了表示感谢,山田建议小姑娘做以狗脸为模样的面包,小姑娘则画了山田和POCHI的图画为 答。

可惜好景不长,一次山田扔球太远,POCHI花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而在等POCHI回来的时候又下了大雨,引起山田哮喘发作,倒在地上,POCHI和 小姑娘陪伴着他直到救护车来。医生诊断:山田只有送到东京都治疗。于是救护车向东京驶去,后面紧紧追着终于找到那棒球的POCHI。POCHI追得辛苦, 也追得迷茫。于是POCHI也失踪了。

POCHI一路流浪的寻找山田,遇到一对争吵的夫妇,妻子不满意丈夫没有出息,于是将POCHI抱回家,而将丈夫拒之门外。她买了新的球想跟POCHI 玩,但POCHI毫无兴趣,只知道咬着那个又脏又旧的。妻子在夜深人静之时,想起了丈夫,忍不住流泪,这时POCHI倒是善解人意的咬起新的球让她开心 了。丈夫终于在剧团演出时取得成功,和妻子重归于好,POCHI也就离开了他们,继续寻找山田。

POCHI终于到了东京,却被车撞伤,送到了医院。它咬着那球,一瘸一拐的找到一张病床不肯离去,其实那就是山田少年出院前的病床。POCHI从此就守在医院,等着山田的到来。护士们也接受了它的存在,照顾它吃喝,它也成为病人们的心爱,给大家带来了慰籍。

这一天大雪,已经衰老的POCHI朦胧中终于看到一辆出租车载来了山田少年,他们相遇了,它是如此的开心……第二天,护士们伤感的埋葬了POCHI。

多年之后,山田已经成了某广告制作公司的职员,在很不顺心的制作了一个狗食广告后的一天晚上,突然心有所感,想起了自从到了东京后再也没有见过的 POCHI,于是在冲动之下又回到了乡下。当年的小女孩,现在已是面包店的主人,认出了他,并告诉他:狗脸面包是她店里颇受欢迎的商品。

这天晚上,山田在小旅馆里,喝着啤酒,吃着狗脸面包。迷糊中,他走到门外,地上是那只破烂的棒球,他捡起来,到了工地,那里POCHI在等着他,他抱紧了POCHI,POCHI和他亲热依旧。山田扔出球,POCHI冲出去捡回来,如此重复,又回到了往日……



这影片让我深深触动的真正原因是:这POCHI长得和我家的狗一模一样,开心伤心时发出的声音,行走奔跑时的样子,坐爬卧立时的姿势,无时不让我联想起我 家的狗。难怪我家领导在看后说:从明天起,每天要给狗狗喝杯牛奶,他要吃蛋糕的话就给一整块,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的让他舔奶油,要对他再好一点。

古典名著的快餐包装

现在已不是能静下心来读大部头著作的时代,老实说连读大篇的网络文章都希望是断开成一段段的,便于在短短的时间内读完,如同习惯了快餐文化一般。

好莱坞著名导演伍迪埃伦第一次以英国为背景拍摄了《最后一分》,也不是他通常的絮絮叨叨的风格,只是想强调运气。体育比赛和人生一样,有时候的确需要运 气,当球打到网上时,落在哪一边,纯粹就是运气了,如果是决胜的最后一分,那更是会使人感到:那些辛苦努力都是白费的,未免有些沮丧。影片结尾时也强调了 这个运气,男主角企图扔出戒指销毁罪证,没想到被河岸围栏弹了回来,改变了一切,有些不可思议,也算是呼应了开头。

通篇看下来,总觉得有些别扭。别扭处在于:时代的错位。虽说现代社会中的等级社会依然存在,但已不再是如一世纪前那么的分明,而处理婚外情等的麻烦,已经 不需要采取如此的极端措施。用现在的眼光看,总是觉得格格不入。唯一的解释是:影片是从过去的什么名著改编的。于是我上网作了些调查,果然,虽说伍迪是编 剧,但故事却来自两部我只闻其名却从未读过的名著: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和美国西奥多•德莱塞的《美国悲剧》。

电影也是一门艺术,我通过这门艺术,已经“阅读”了不少名著了。虽然有人会说原著是如何的好,但我已经不会去特意补课了。而在伍迪这样的手笔下,我等于是在2小时内享受了2部名著的视觉快餐,已经足够。对我而言,化那么多时间读这些名著,太过奢侈了。

这里为那些没有读过这两部名作的提供一下小型的快餐:故事摘要,有兴趣者也可以以此对比电影内容作参照。

罪与罚 陀思妥耶夫斯基

在彼得堡贫民区一家公寓的五层楼斗室里,住着一个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 他正在经历着一场痛苦而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要确定自己是属于可以为所欲为的不 平凡的人,还是只配做不平凡的人的工具的普通人。他原在法律系就学,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现在靠母亲和妹妹从拮据的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钱维持生活。他 已经很久没有交房租了。近来,房东太太不仅停止供给他伙食,而且催租甚紧。这时他遇见了小公务员马尔美拉陀夫。马尔美拉陀夫因失业而陷入绝境,长女索尼娅 被迫当了街头妓女。拉斯柯尔尼科夫不愿像马尔美拉陀夫那样任人宰割,他打算用“实验”来证明自己是一个“不平凡的人”。

离他住处不远有家当铺,老板娘是个高利贷者,心狠手辣。一天晚上,拉斯柯尔 尼科夫乘她一人在家,闯入室内,把她杀死。此时老板娘的异母妹妹 外出返回,拉斯柯尔尼科夫在慌乱中又杀死了她。次日清晨,他收到警察局的传票,惊恐万分,后知是为追交欠款时才松了口气。他在离开时无意中听到警官谈论昨 晚凶杀案,紧张得昏厥过去,引起一警官注意。他清醒后回到家里就卧床不起,几天不省人事,后来病情有所好转,但内心却处于更痛苦的矛盾冲突中。

几天后,拉斯柯尔尼科夫偶然见到因车祸而生命垂危的马尔美拉陀夫。他要求警 察将伤者送回家中,马尔美拉陀夫到家后就死去。拉斯柯尔尼科夫同 情孤儿寡母的不幸,拿出母亲刚寄来的25卢布接济她们。律师卢仁想用欺骗手段娶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妹妹杜尼娅,由于遭到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极力反对而告吹。卢 仁怀恨在心,企图以诬陷索尼娅偷他的钱来证明拉斯柯尔尼科夫行为不端——将母亲的血汗钱送给坏女人。拉斯柯尔尼科夫当众揭穿了卢仁的无耻行为,索尼姬十分 感激他。

拉斯柯尔尼科夫杀人后,尽管没露痕迹,但是却无法摆脱内心的恐惧,他感到自 己原先的一切美好的感情都随之泯灭了,这是比法律惩罚更严厉的良 心惩罚。他意识到自己的“实验”失败了。他怀着痛苦的心情来到索尼娅处“教育”、“体育”中的“柏拉图”。,受到索尼娅宗教思想的感召,向她说出了犯罪的 真相与动机。在索尼娅的劝说下,他向警方投案自首。

拉斯柯尔尼科夫被判处8年苦役,来到了西伯利亚。不久,索尼娅也来到了那里。一天清晨,两人在河边相遇。他们决心虔信上帝,以忏悔的心情承受一切苦难,获取精神上的新生。

美国悲剧 西奥多•德莱塞

描写了主人公克莱德•格里菲思受到社会上邪恶影响,逐渐蜕变、堕落为 凶杀犯、最后自我毁灭的全过程。小说共分三卷。第一卷描写克莱德这个天真幼稚的青年人怎样受到外部世界腐蚀与毒害,逐渐演变成为一个玩世不恭、怙恶不悛的 人,一直到汽车碾死女孩,逃离堪萨斯城为止,这是小说故事的准备阶段;第二卷描写克莱德与富商伯父萨缪尔•格里菲思邂逅后,以穷亲戚的关系来到莱柯格斯厂 内充当工头助手,随后陷入与穷女工罗伯达、阔小姐桑德拉的三角恋情。为了高攀桑德拉,克莱德甘愿违悖自幼接受的基本道德准则,牺牲罗伯达,于是,他就通过 翻船阴谋干掉了这个被他诱奸而怀孕的年轻的女工。事后,克莱德却落荒出逃,逍遥法外;第三卷主要描写案发之后,克莱德如何被捕入狱,受审和定罪,其间还穿 插着美国两党和司法机构利用克莱德一案大搞政治投机的丑闻。最后经过终审判决,克莱德被送上了电椅。小说结尾处,还描写牧师出场,为临终之前克莱德寻求灵 魂拯救的故事。

《美国悲剧》的主人公克莱德,是正如德莱塞所说的“欲望强烈,但是资 质可怜”那一类人,根本不是一个英雄人物。他从小就反对父母的宗教狂热,当上侍应生,大饭店的富有和豪华使他眼花缭乱。在他比大多数人敏感而极易受外界影 响的头脑里,似乎觉得人生在世就是追求金钱和美女。无奈他个人所作所为,却表现得极其软弱无力,竟被称为“思想上和道德上的懦夫”。他陷入了究竟是忠于罗 伯达、还是追求桑德拉的极大矛盾之中。小说问世的二十年代,美国社会崇尚伪善的侈谈,并没有好好地去培养青年一代。美国的实利主义,使青年人认为,有了金 钱便能占有一切,包括美色在内;因此,《美国悲剧》就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个严厉的控诉。

三次埋葬中的人生和救赎

现在美国的第二大语言已经是墨西哥裔用的西班牙语了吧。随着墨裔人口增多,他们的文化也逐渐开始影响美国的电影市场。墨西哥人大多是虔诚的教徒,对生命对 宗教的思考也体现在艺术作品中。Guillermo Arriaga作为一个剧作家,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的《21克》,淋漓尽致的扣问了生命的意义和宗教信仰,就是一部典型的作品。而他2005年的作品 《艾斯卡达的三次埋葬》,也延续了这样的风格。他和老戏骨汤米李琼斯(他在本片里首次执导)因此片分获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剧本和男主演奖。

艾斯卡达只是个普通的非法在美国德州一个小镇牧场打工的墨西哥人,连英语也不会说,只知道默默的干活,他的雇主皮则是个老牛仔,两人通过日常生活工作,已是如老朋友一样。愣头青小伙子迈克带着他年轻的妻子,才来到这小镇上,做边境巡逻员的工作。

这是个典型的德州小镇,荒凉,人少,落后但还是有非法移民前赴后继的涌入。毫无疑问,非法的墨西哥移民在美国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本片正视了这个问题, 写了这些墨西哥人的善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一开始描写的那段迈克截住一群移民并殴打逃跑者的那段,想到编剧本人的墨西哥背景,真实的感受到有点心痛。小 镇上的居民们相互之间非常熟悉但不亲密,关系错综复杂,彼此心中有数对方是怎样的人而心照不宣。

本片如同《21克》一般的风格,通过倒叙,平行,线索的交叉来讲述故事,虽然看起来累些,但如果遵循题目:三次葬礼为线索的话,就容易理解得多。整个故事 的开始是艾斯卡达在山上放羊,看到野狼出没,于是拿起步枪想打狼,不料远处巡逻的迈克因经验不足,以为自己遭到了攻击,于是误杀了艾斯卡达。这才引出了艾 斯卡达的三次埋葬的故事。

第一次埋葬应该是迈克事发后匆忙的埋葬。此后尸体被发现,但因没有人在意这样一个非法移民的生死,所以又被警察草草的埋葬,这是第二次了。

老牛仔皮不这么看待艾斯卡达,他把他当作知心朋友,并答应过他,如果除了意外,皮要将艾斯卡达的尸体带回他的墨西哥故乡。皮同时也得知了是迈克干的,当局并没有追究的意思,因此皮上门绑架了迈克,逼迫他挖出尸体,二人带着尸体,踏上了让艾斯卡达回到故乡的旅途。

这是一段充斥着荒凉的黄土地的险途。这是一段让迈克完成赎罪,让皮完成对友人的承诺的旅途。旅途上遇到的那位盲老人,出场虽不多,但在使观众思考生命和信 仰问题上是点睛之笔。途中不断遇到各式墨西哥人,也让迈克从蔑视歧视到不得不正视甚至有些仰视的程度,也为他日后的忏悔铺平了道路。

当皮和迈克按照艾斯卡达草草写就的小纸片找到他的故乡,看到他照片中的妻子时,才使得观众明白艾斯卡达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的人生梦想是什么。于是,通过 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埋葬,艾斯卡达终于安息了。而迈克通过在他坟上的忏悔,也终于改变了自己,不再是以前那个无知的青年了。皮明白这一切的变化,才会将艾 斯卡达最爱的马送给他。

看这部影片,如同跟随剧中人物一起完成了这次旅行,也很好的感受到影片力图对人生,生命,信仰的思索,不是说教,只是让你有一点触动,这也是本片的目的之一吧。

前尘往事

大萧条时代的洛杉矶是怎样的?记忆已经泛黄,那时一杯咖啡5美分,一支古巴雪茄25美分,人们纷纷挤到那里,追寻各自的梦想,洛杉矶也逐渐显示出大城市的雏形。根据John Fante的同名自传体小说改编的本片就发生在1933年3月10日长滩大地震的前后。

意大利移民阿图罗·本蒂尼从科罗拉多来到洛杉矶,他自命不凡,要在这里打下一片天地,要获得作家的名声;卡米拉·洛佩兹则是墨西哥移民,在酒吧里做女招 待,没有文化,梦想着加入美国国籍和成功的婚姻。他们在那小酒馆里一见钟情,是什么填补了他们之间的差异?是他的文人幻想,认为她是被现代文明侵蚀下高雅 的墨西哥公主;是她对他的倾慕,感受到他的才华横溢。但他们之间的感情发展并不理想,因为他们相爱得越深,相互伤害得也越深。往往都是一语见血:他嘲笑她 以前的男友,她的墨西哥背景;她嘲笑他的傲慢,他那看不到成功的作家梦。这样的感情纠葛,贯穿了全片。

科林·法瑞尔很成功的演绎了男主角,让你从一开始讨厌他的自以为是,到慢慢接受他的个性,欣赏他的才华;同样的,赛尔玛·海耶克也成功的演绎了女主角,可以感受到她倔强的个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是一部只靠两个演员支撑起来的电影,欣赏他们的演技是一种享受。

虽说一切终归尘土,但阿图罗和卡米拉,他们爱过,活过,这已足够。

被美国派恶搞的美国梦

美国梦是一直为很多人津津乐道的口号,这些人相信,只要通过努力,就能在美国实现自己的梦想。但以青春恶搞片《美国派》为班底制作的影片 《American Dreamz》却将这个美好的口号恶搞了一把,将梦(Dream)多加了个“Z”。这部影片的宣传词是这样的:想象一下在某个国家,它的总统从来不读报 纸,政府以所有错误的理由发动战争,选通俗偶像的比选总统的人还多……




先说一些背景:

1)《美国偶像》非常受欢迎的美国电视选星节目系列,每次播出都有数千万的收视率,投票率也有数千万,自然比选举总统的投票还多。
2)《美国偶像》的一个异数是William Hung(孔庆祥),他以拙劣的表演反而赢得了大众的喜欢,大红特红。
3)《美国偶像》的评委之一Paula Abdul在节目上表现失常,后来她承认她正在接受治疗。但后来又有参赛者Corey Clark指出他们之间发生了关系。那些评委们也常因对选手们做出尖刻的评论被批评。
4)美国总统布什从来不读报纸,只读幕僚给他的每周简报。
5)布什出身德州,他和妻子劳拉满口德州口音。
6)布什最出色的幕僚就是罗夫,他秃头,戴眼镜,对布什的政治对手心狠手辣,无所不为。
7)布什和凯利进行辩论时,常出现茫然若失的样子,更有好事者指出他西装背后鼓起的一小块是罗夫遥控他的无线接收器可以控制他的言行举止。
8)基地恐怖组织曾经公开过一段训练恐怖分子的录像带。

再看看《美国派》的班底在这部影片中的贡献:

编导是Paul Weiz,《美国派》是他导演的第一部影片,他并不是个多产的编导,但每一部影片都颇受好评。比如由休格兰特主演的《About A Boy》,丹尼斯奎德主演的《In Good Company》,本片也是由休和丹尼斯主演。韩国出身的演员John Cho自美国派三部曲后继续出场,演休的助手。Jennifer Coolidge在演那位对男孩特感兴趣的Stiffer的母亲后,这次出演女主角Sally的母亲。《美国派》中的Oz演员Chris Klein也出演了重要角色:Sally的男友。其他还有不少出演却没有留名的,我注意到了《美国派》中尿裤子的男孩这次也出演了一个参赛者。

《美国派》如何恶搞了《美国梦》的呢?以以上的背景,《美国梦Z》编造了如下情节:大受欢迎的选星节目“美国梦Z”,这次要别出心裁,选些另类选手,有野 心勃勃的女郎Sally,也有呆头呆脑的Omer,这位Omer却偏偏是因为太笨被基地恐怖组织淘汰下来的成员,那段恶搞基地训练录像也真是搞笑,因为他 的笨拙反而受到了观众的欢迎,这次的冠军将在他俩之间产生;满口德州口音,竞选连任的总统,破天荒地做了一件事:读报。这下不得了,他才发现伊拉克有什叶 派和逊尼派,还有库尔德人势力;世界不再是黑与白,而是有些灰色在中间,所以他幕僚们以卡通人物打比方的简报已经不能满足他了。这下他的那位秃头眼镜的幕 僚急了,忙给他灌药,安装遥控,指挥他的言行,为了提高受欢迎度,还让他作为嘉宾出席《美国梦Z》的最终评选。这下基地组织可乐坏了,没想到呆头鹅 Omer会走运如此,正好派他做人肉炸弹(Omer的热爱美国音乐的母亲被美军炸死),在他和美国总统握手时引爆……

故事情节结局如何,这里就不多说了。可以看到的是电影中对所谓美国梦的强烈讽刺,穷困的白人社区成长的小镇女孩,电视现场的求婚,美国大兵的英勇,都不过是美国梦宣传中经过仔细算计的一环,精心编造的故事,用以赚取收视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中的这些演员都表现出色,大多数将自己演得面目可憎。休格兰特一反英俊中年的形象,演了一个自私自利傲慢无礼的节目主持人 Tweed;曼迪摩尔则演了野心勃勃想往上爬的Sally,几乎是Tweed的翻版;丹尼斯那满口南方口音和呆傻的形象马上可以让你想到布什; Willem Dafoe则不再是将蜘蛛侠打得满地找牙的精悍形象,而是将自己变成秃子加眼镜,演起了总统的首席幕僚。唯一正面描述且有些可爱的,大概也只有那糟糕的前 恐怖分子Omer及他的亲属还有那些恐怖分子了。

这是一部颇为大胆勇敢的影片,嘲笑了美国的政治和娱乐生活的每一方面,也嘲笑了美国社会的各色人等,可以评选它为本年度最佳讽刺片了吧。

泛黄的回忆,昔日的好时光

《三丁目的夕阳》是今年日本电影学院奖(所谓日本奥斯卡)的最大赢家,获得12项奖,直追《Shall We Dance?》的13项纪录。一部在票房和评论上都获成功的影片,必然有它的独到之处。如果说《Shall We Dance?》的独到之处是引起了中年人的共鸣的话,《三丁目》的独到之处就是引起了更多层次人的共鸣:怀旧。



《三丁目》改编自同名漫画,该漫画以夕日町三丁目为背景,因此得名。这是个颇受欢迎的漫画系列,从74年连载至今。电影版将故事情节集中在一段特定的时间 里,开始是收音机转播长岛茂雄第一次参加职业棒球比赛,那是1958年4月5日;结束是东京电视台竣工,那是1958年12月24日。日本为了淡化二战战 败投降的心理阴影,大家倾向于称二战之后的时期是战后。自从结束了美军占领的时期,获得独立后,日本开始埋头经济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所以称为战后高度成长期。电影发生的时期也正是高度成长期的开始阶段。而故事舞台则是典型的东京下町(旧式的小街道),那里的人们也经历着这段经济发展的变化。

从影片里,可以看到当时的日本人,将电视机,冰箱,洗衣机当作梦想的三大件, 东北乡下来的少女拼命的打工寻找立足之地,新的事物如可口可乐等不断涌入,大家过着虽不富裕但还是相互照应,充满了希望和向往,其乐融融的日子。这些情 形,除却那些不能接受的强调日本人是战争受害者的情节之外,很多还是能够引起我的共鸣的,因为怀旧,因为中国也同样经历了经历着这些变化。

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楼建起,也就是把都市变成了无个性的钢筋丛林,将人与人隔开,而现代化又带来了更多消磨时间的玩物,电视,游戏,计算机,上网,曾 几何时,已经不习惯于和人面对面的交往。于是不由得想起过去,想起弄堂,三层阁,灶坯间,煤饼炉,乘风凉,也想到第一次去居委会看电视,第一次自己家里有 了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的情形。因为下意识将这些回忆加了些泛黄的深褐色,于是邻里间的吵架也变成了热闹和交流的一部分而淡化了不愉快,都成了昔日的好时 光。每次看到这种怀旧电影,都会引起感慨,但一回头,还是沉浸在网上的虚拟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