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7日星期四

节选翻译--有关“日中摩擦”和媒体报道的讨论(下)

东京大学研究生祁景滢:在开始讨论正在恶化的中日关系,以及互联网等新的媒体形式是怎样在起作用之前,有3点想声明一下。

一,有关网上匿名发言的问题,并不是说如果具名就一定可信。在中国的特殊情况下,有时候匿名的反而是说出了事实。

二,可以看到不少日本人无法忍受的表达,但同时,对中国的嘲讽和辱骂也随处可见。比如在日本的2Channel网站,就充满了这样的言论。由此可见,与其说中国的特色是煽动情绪的表现,还不如说是各国共有的现象。

三,辱骂诅咒不能解决问题。我也不会将这些单纯的脏话作为研究对象。虽然如此,还是想挑选一些网上的言论,将其情绪化的言语剔除,看是否有其逻辑道理,这不是要美化鱼目混杂的网络言论。

现在我想从两个视点出发看网络言论。一是信息传递,即作为媒体的网络言论是怎样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查发现,网络使用者最多的目的是浏览新闻。特别是在 年轻人中,已经渐渐脱离报纸,而是主要从网络上获取信息。此外,中国的网络上,对言论的批判和政策的介入,也是比欧美等国更积极的展开。同样社科院的调查 表明,60.8%的网络用户和60.1%的非网络用户,期待能够通过网络增加批评政府的集会。71.8%的用户和69.7%的非用户也认为通过网络能增加 表达政治意见的机会。

现在就网络媒体和网络言论,聚焦于对日关系进行进一步的考察。

首先,网络被认为是信息的集散地。原因之一是表现的多样性。现在已经不局限于文字,照片音乐动漫录相等多媒体特有的性质被充分利用。然后是登载的方法也各种各样。从海外的网页上直接张贴原文,或者使用软件来翻译日文或英文的报道。

其次,多样化的信息源也得到充分利用。在信息浪潮中,一般的中国人也可以不通过现有的媒体报道而得到关于日本的信息。比如,看到新编历史教科书的网站,就 将其赞助企业和个人的名单在网上公开。再比如,11月28日在日本经济新闻上登载的有关东亚共同体展望的文章,也已经被张贴到中日论坛上去了。

我还在网上发现了今年4月,田中先生还是外交官时在日本记者俱乐部作的“日本要顾全大局冷静的为将来考虑”的讲话。朝日新闻的报道也受到同样的关注,稍微 检索以下,就看到63件。我们还应该看到发言者的各种各样的因素。日本常说这类发言者不过是愤青而已,其实愤怒的中国人不止年轻人,还有老人,党员,日本 研究学者,还有日资企业的社员哦。

有关时间性的问题。网络言论总是站在中日关系的第一线,报道最新消息。今年4月22日12点,日本NHK报道了80多国会议员去靖国神社参拜,9分钟后这个新闻就出现在中日论坛里了。

同时,网络也填补了物理空间的障碍,发言者们因共同的关心而联系起来,进行信息的提供和收集。最近,海外的中国人或华人,往国内论坛里发言的例子也多了起 来。比如,6月8日,有人写道:今天早上,靖国神社附近的车站有很多警察出现,看来小泉今天要来参拜了。这明显就是在日本的中国人写的。还有,有人在8月 19日拍摄了很多靖国神社的照片,当晚上传。

考虑网络言论的双方向性。有以下3种手法。发言者相互之间会交流谈话。比如,一个人问石原莞尔是不是石原慎太郎的父亲,30分钟后就有人回答了他。如果不是对日本相当熟悉的人,是回答不出的。

第二种手法是管理者找来中日问题的专家,就热门话题召开座谈会。发言者和管理者不单是管和被管的关系,通过长期的网上交流,会产生如朋友般的感情。像人民网上常可以看到想见面的帖子。

现在考察网络和其他媒体的关系。信息技术的发达导致国境的障碍渐渐消除,海外的信息和传统媒体发布的信息充溢着网上。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也有采用网络信息的倾向。当然,网络论坛也把传统媒体当作重要的消息来源,转贴新闻及评论。但网络并不是简单的全面接受传统媒体的主张。

比如,反日示威时,中央电视台转播了外交学院的吴建民院长批判性的评论。对此,人民网上加以了评论。这看上去是媒体的言论状况,但实际上也是一种政治性的构想。

最近,网络上变得非常复杂。可以举出网警,网特,网谍三个关键词。中国据说有3万网警来监视言论。更积极的方法是网特,以一般市民身份发言,诱导言论。网谍自然是日本人或者日本人雇佣的中国人在发言。简单的说,是开始了将网络当作战场的试验。

谈到网络上作为对日言论的舆论,大家自然会想到今年春天的反日游行。但组织者到底是谁,尚无定论。我个人的看法认为,不太会是中国政府及其他对日关联的团体来组织反日示威游行。这些团体中虽然有反对入常的署名和抵制的计划,但没有要求游行的。

但,奇妙的是,在没有组织者的情况下,民众如雪崩一般大量参加。可以说,组织者不是特定的人物,而是网络和手机这样的新媒体。反日游行,是反日的感情加上 对无所作为的政府的不满,急速的增大,已经成为一部分中国人之间共通的感情。因此,将整个华人社会都卷入的反日网络,与其说是组织化的结果,不如说是中国 人共有的感情和认识上的产物。

网上舆论对日言论的第二个特征是,不但反对日本,也反对中国政府的态度。最初的阶段,中国政府没有干涉,而是表示了一定的理解。但,通过这种新媒体的运动,增大了社会的不安。政府就是等着这个时刻的到来,开始了管制示威的方针转换。

这样,反日的目标成了一味强调中日关系重要性的中国政府。中日间外交上的种种问题,中国和日本如何相处,如何表达爱国热情,国内的舆论也在不断的变化。在参加中日问题的讨论者也就是为政府代言的精英们和愤青之间,有着无法填补的鸿沟。

对于网上大量的反日和反政府的言论,中国政府开始了舆论管制。将有关示威的发言一律删除,也包括辱骂日本的发言。但中国一向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还是有 大量逃避了管制的发言信息。比如,字和字之间加入符号和数字,逃避过滤。其二是,用同音字。还有就是用打比方等绕弯子的说法来讽刺表现。结果就是,露骨的 批判政府的言论一样能够堂堂正正的出现在网络上。

近年来中日关系的恶化,有人说是媒体有偏向性的报道的原因。但结合示威的实情和网络发言者的立场来看,回答可能正好相反。即,通过互联网等新的媒体,迄今 为止由中国政府制造出来的日本形象被打破,人们可以更快的看到日本的实际形象,才引起了对日感情的变化。也由此可见,反日运动的扩大决不是反日教育的结 果。

和日本社会直接对峙的,与其说是中国政府,不如说是一般的中国人,以及通过互联网联系起来的全球华人社会。这决不是夸大,希望大家能认真考虑这个说法。反 日运动最初就是由美国西海岸的华人和朝鲜人团体发起的。4月下旬后,国内已经禁止游行了,但伦敦纽约等的华人和留学生却又开始了示威。

被称作反日的网络言论到底指向什么,媒体报道当然认定了这是反日。但网络用户们并不这样认为。他们主张是在分析了日本社会后,批判右翼及其支持的势力。同 时,在以日本为批判目标的同时,也指向了没有一贯性政策的政府。不过,网络民意和政府的争议出,不是在批判或者是赞美,而是在如何和日本相处的方法上不一 致。也因为如此,我想再次指出,反日等的一系列行动中,不仅是中日间的问题,也提示了中国内部分裂和紧张的感觉。

最后有四点总结。一,网络言论作为媒体,作为舆论的网络言论,对应了信息的输入输出。从现实生活中输入到网络空间的信息,又作为舆论被输出,也以某种形式直接影响了现实,成为现实中的事件。这两个过程,同时进行,一直在循环,显示了网络言论的生命力。

二,中国政府在与日本政府及日本国民对话的同时,和自己国民的交流也是很重要的。应该从以前的说服转换到对话的策略。如果不这样,就无法用政策收集这些民 意,也使得这些民意无处接受,从而形成运动,甚至是暴力。对民意视而不见,任意的设置禁忌,短期内有安定统治的效果,但从长期来说,这是自己制造了破坏体 制的病源。

三,是对日本的希望。就网络言论和中国政府的对立而言,日本总是支持网络一方,批评中国政府限制言论。但网络言论的矛头对准靖国神社和历史问题时,日本马上开始批判愤青,过激的民族主义煽动等等。这也是不对的。

四,现在全球化的潮流中,仅靠政府间的交涉是不能解决中日摩擦的问题的。民间层次的多发性的摩擦也显示了有必要在官,民两个层次间开展对话的必要性。

最后,作为个人感想,对于21世纪日本如何和中国打交道,首先希望日本能冷静的理解在中国生活的普通人对日本的感情。即使对复杂的网络对日言论,也不一定就是反日大合唱。而且,反日示威,为反日而反日的中国人很少。大家一起建造和平和繁荣的中国人是很多的。

但要实现这个目的,前途还很艰难。不仅中国,连同日本政府的努力也远远不够。需要的是,连同今天到场的诸位,在两国之间每个人贡献力量,基于良识的行动。今天的课题,如果能够为促进两国关系起一点作用,也是好的。

05-12-29

没有评论: